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前門村的留守婦女 > 第726章 供不應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前門村的留守婦女 第726章 供不應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捐贈儀式的成功遠超預期。市縣電視台的深度報道,加上各大媒體、自媒體博主們以“古庵傳承”、“良心品質”、“年輕尼姑現身”為關鍵詞的持續發酵,明升桃膠膏幾乎一夜之間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產品。公司的諮詢電話被打爆,人們都到明升公司購買,首批試生產的幾千盒桃膠膏更是在兩三天內被搶購一空,網路平台上的試銷售也很火爆,後台的訂單像雪片一樣湧來。讓李梅的線上團隊連隊難以應付,關鍵是下單了發不出產品,連忙關了連結。

倉庫迅速被清空,生產線上雖然日夜輪班,但遵循“慢工出細活”的標準,產量提升有限,根本無法滿足驟然爆發的巨大市場需求。市場上甚至已經出現了代購和黃牛,一盒桃膠膏的價格被炒高了好幾倍還一膏難求。

這種甜蜜的煩惱讓整個公司既興奮又焦慮。現在還隻是周邊的群眾來公司購買的,曹玉娟知道,一旦周邊的市場飽和,那銷售火爆的場麵裝降溫。曹玉娟徐知微緊鑼密鼓地規劃著正式的市場推廣方案;林巧音則盯著財務報表和成本覈算,既為現金流迅速回正而欣喜,也為擴大再生產所需的巨額資金感到壓力。

就在此時,投資者們敏銳的嗅覺聞風而至。

最先找上門的是本地的一些企業家和民間資本代表,他們看中了桃膠膏的本土品牌效應和肉眼可見的市場潛力,希望通過投資分一杯羹。隨後,一些區域性的投資機構也遞來了橄欖枝。

但真正讓明月感到震動的是,國內幾家知名的風投基金也派了團隊,直接找到了公司所在地。

會議室內,明月、曹玉娟、徐知微麵對著西裝革履、言辭犀利的投資人團隊。ppt上展示著誘人的市場前景資料、爆炸式的增長曲線以及極具野心的擴張計劃——三年內佔領全國高階滋補品市場30%份額,五年內啟動上市流程。

“蕭總,曹總,”為首的投資人侃侃而談,“明升桃膠膏的故事非常棒,產品力也經過了市場驗證。但現在的問題是產能嚴重製約了發展。你們需要資金,需要快速擴大生產規模,需要強大的渠道建設和品牌營銷投入。我們基金可以一次性注入你們所需的全部資金,幫助你們迅速複製成功,橫掃市場。我們可以讓明升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行業的獨角獸!”

條件很優厚,願景也很誘人。曹玉娟聽得有些心潮澎湃,這正是她作為營銷總監所期望的強大推力。

然而,明月卻異常冷靜。她等對方說完,才緩緩開口:“感謝各位的看重。但我想明確幾點:第一,明升桃膠膏的核心價值在於‘良心’和‘匠心’,在於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快速擴張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妥協於速度而放鬆對原料、對工藝的苛刻要求?”

“第二,”她繼續道,“桃花庵贈予我們的不是一張可以無限複製的圖紙,而是一份‘匠心’與‘良心’的標準。我們必須對得起這份托付。盲目追求市場份額和上市速度,是否背離了我們的初心?”

投資人笑了笑,語氣帶著資本固有的理性:“蕭總,我理解您的情懷。俗話說在商言商,商業有商業的邏輯。有了資金,我們可以建設最先進的符合標準的工廠,引進最頂尖的生產裝置,這反而能更好地保證品控和規模化生產,這並不矛盾。至於初心,公司做大了,才能惠及更多消費者,不是嗎?”

道理似乎無懈可擊,但明月心中總有一絲不安。資本是逐利的,它們投入巨資,必然要求超額的回報和快速的退出。到那時,公司的發展節奏和戰略方向,還能完全由自己掌控嗎?會不會為了業績對賭,而不得不做出妥協?

送走投資人後,會議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曹玉娟率先開口,難掩興奮:“明月,他們的實力很強,如果能合作,我們確實能少走很多彎路,迅速做大!”

徐知微則更為謹慎:“資金確實能解決我們的大問題,新廠建設、裝置引進、市場推廣都需要錢。但是,他們的條件裡通常會有對賭協議和業績要求,壓力會非常大。”

明月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外麵忙碌但規模尚小的廠區。王縣長的話言猶在耳——“無論將來發展規模多大,一定記住自己的承諾,生產良心產品,造福人民。”

她轉過身,目光堅定:“資本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需要資金,但不能被資本裹挾,迷失方向。玉娟,知微,我們來篩選一下:第一,優先考慮那些理解並真正認同我們‘匠心’和‘良心’理唸的投資方,而不是隻看重短期回報的。第二,我們可以考慮分階段融資,不一定非要一次性引入巨量資本,控製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第三,或許……我們可以向顧盼梅發出邀請,她上次來就有投資的打算,我們可以主動的和她聯係?”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王縣長之前也說了,有困難可以找他。或許,縣政府也能在資金、政策或者協調本地資源方麵,給我們一些支援。我們不能隻圖快,更要圖穩,圖長遠。”

明月的話像一劑清醒劑,讓曹玉娟和康月嬌,徐知微都冷靜下來。的確,明升公司最大的財富不是一時的訂單,而是那份來之不易的信譽和品牌靈魂。

接下來的幾天,明月團隊開始更審慎地接觸和評估各路投資者。她們發現,並非所有資本都那麼急功近利,確實也有幾家投資機構表示願意尊重公司的發展節奏和文化,看重長期價值。

就在明月綜合權衡之際,一個意外的電話帶來了新的轉機。電話來自省裡一家知名的、有國資背景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他們的負責人表示,關注到了明升桃膠膏的報道,尤其欣賞其將傳統智慧與現代商業結合、堅守品質初心的模式。他們不僅願意提供資金支援,還可以在政策資源、專家技術、乃至高階渠道對接上提供幫助,並且明確表示不追求短期退出,希望共同培育一個能代表本省特色的健康品牌。

這個提議,與明月的想法不謀而合。

然而和這家投資基金的代表會談後,對方提出的條件是,必須由他們控股,由他們管理,甚至提出給明月一筆資金,買斷桃膠膏的秘方和生產,這是明月不可接受的,如果明月接受了這個條件。那就辜負了普濟師太的托負和自己的承諾!

明月知道,前路依然充滿挑戰,但選擇合適的同行者,無疑能讓“良心”之路走得更穩、更遠。她安排時間,準備與這家基金進行深入洽談。但對方提出的條件,讓明月徹底的對這些投資者感到失望,決定不再接待這些毫無誠意,要求過份的投資者。

窗外,桃膠膏的香氣依舊日夜飄散。供不應求的市場熱情和資本的熱捧,沒有讓明月浮躁,反而讓她更加清醒。她深知,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在這巨大的誘惑和壓力下,始終守住那盒桃膠膏裡所承載的、比黃金更珍貴的“良心”。

市場的供不應求,也讓明月產生了很大的壓力,特彆那些聞風而動的投資者,見明月不再接待他們,都非常生氣,有人甚至請高方良出麵,明月也是是毫不客氣的拒絕這些不合理的要求。

正在明月為此事十分煩惱之時,卻接到了顧盼梅的電話。

“明月,我在你們雲灌縣的縣城。”

明月感到驚喜,忙問道,“顧總,你怎麼到我們縣城?”

“怎麼了,不歡迎啊?”

“歡迎。歡迎!”

顧盼梅來桃花山,肯定是為了投資的事情,否則,她不會這麼快再來桃花山。

“明月,有時間嗎,是我去桃花山,還是你來縣城?”

明月知道,顧盼梅這次來,是決定投資的,不是來敘舊的,見麵的場合要嚴肅點莊重點,也顯得對她的尊重。

“顧總,還是我去見你吧,怎麼能讓你來桃花山見我?”

顧盼梅笑了笑,說道:“明月,我們就不必這麼客氣了。”

顧盼梅把地址發給了明月。

明月立刻帶上徐知微和曹玉娟,親自驅車前往縣城,在一家雅緻的茶室見到了風塵仆仆卻依舊神采奕奕的顧盼梅。

“顧總,您來得太是時候了,或者說,太不是時候了。”明月苦笑一聲,這些天應對各路投資者的壓力和困擾瞬間湧上心頭,“我們最近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很甜蜜,但也確實煩惱。”

顧盼梅優雅地斟上幾杯茶,推到她們麵前,笑道:“我就是看到這鋪天蓋地的新聞才立刻趕過來的。怕你被那些聞到血腥味的鯊魚圍住,失了方寸。怎麼樣,最近見的投資人不少吧?是不是個個都給你畫了一張大到能吞掉自己的餅?”

明月歎了口氣,將最近接觸的幾家投資機構,尤其是那家有國資背景卻要求控股買斷的基金的條件簡單說了一遍。“顧總,說實話,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害怕。他們說的似乎都有道理,但我總覺得,一旦接受了,明升公司生產的桃膠膏也可能會變了味,這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好東西就完全變了味。普濟師太和桃花庵的托付,我真的不能辜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