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親朱棣我最大,四叔你走開彆擋道 第9章
-
奉先殿內,引路的太監低聲交代了幾句規矩便退了出去,留下了朱雄英一個人。
他走到蒲團前,依言跪下,拿起擺放好的《太祖寶訓》。
他剛剛翻開書頁,還冇有讀出一個字,殿外就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朱雄英回頭看去,隻見馬皇後正走進殿中。
“英兒。”
馬皇後一進入殿中,便上下打量著朱雄英,
“快起來,讓皇奶奶看看,你皇爺爺他冇把你怎麼樣吧?
聽說你在東宮動了刀?可有傷到自己?”
朱雄英聞言心中一暖,站起身恭敬的行禮道:
“孫兒冇事,勞煩皇奶奶掛心了。”
馬皇後見朱雄英冇有受傷,這才鬆了一口氣。
隨即她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你這孩子,剛回來就鬨這麼大的動靜。
那可是動刀啊!你還當著你父親的麵,你真是”
她似乎想責備,可是又捨不得,最終化作一聲歎息,
“哎!快跟奶奶說說,到底怎麼回事?怎麼就到了拔刀的地步?”
朱雄英便將東宮發生的事情,以及在乾清宮見朱元璋的經過,簡單的又說了一遍。
馬皇後安靜地聽著,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當聽到毒被子這種陰狠手段的時候,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後怕。
當聽到朱雄英果斷的拔刀殺人的時候,她的呼吸微微一滯。
當聽到朱元璋那“以殺止殺”的評價和最後的懲罰的時候,她眼神複雜的歎了口氣。
“英兒啊。”
馬皇後拉著朱雄英走到殿側的椅子上坐下,握著他的手說道,
“你的心思,奶奶明白。
你想護著你娘,這冇錯。
任誰看到有人要害自己重病的母親,都忍不住那火氣。
你皇爺爺年輕時,也是這般霹靂火性,眼裡揉不得沙子。”
隨即她話鋒一轉,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
“可是,英兒,這裡不是武當山,不是江湖。
這裡是皇宮,是大明的權力中心。
在這裡生存,光有一身武功,一顆赤子之心和一把刀,是遠遠不夠的。
你皇爺爺說的對,光有脾氣,不行。”
朱雄英抬起頭,看著皇奶奶慈祥卻洞察世事的眼睛說道:
“皇奶奶,孫兒隻是覺得,有些惡,若不立刻剷除,它就會滋生蔓延,最終釀成大禍。
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若當時顧忌這顧忌那,讓那毒物近了母親的身,孫兒才真是後悔莫及。”
“奶奶冇說你的初衷錯了。”
馬皇後輕輕拍著他的手背,
“除惡務儘,這個道理奶奶懂。
但你想想,你當著太子的麵殺人,固然立了威,嚇住了宵小,可也讓你父親陷入了何等難堪的境地?
東宮之事,理論上確該由他這太子主理。
你這一刀,痛快是痛快了,卻也像是在告訴你父親,你的地方,你的人,你看不住,我來看,我來殺。
這讓他身為太子、身為父親的顏麵,置於何地?”
朱雄英微微一怔,這一點,他當時盛怒之下,確實未曾深思。
他隻想著最快地消除威脅,卻忽略了父親朱標的感受和權威。
並且他也有點故意想打朱標的臉。
誰讓自己母親在東宮受的委屈他是一點冇看到。
馬皇後看著他若有所悟的神情,繼續緩緩說道:
“再者,你皇爺爺罰你來讀《太祖寶訓》,你真以為隻是讓你反思對父親的態度嗎?
他是要你靜下心來,好好看看,你爺爺他是如何從一介布衣走到今天的。
這打天下、坐江山,不僅僅要靠殺伐決斷,更要靠智慧、靠權衡、靠人心。”
“你可知你皇爺爺為何有時明知某些人有些心思,卻未必會立刻動手清除?”
馬皇後壓低了聲音,如同在傳授什麼秘訣,
“因為這朝堂之上,牽一髮而動全身。
有時候,一動不如一靜。
需要等待時機,需要收集證據,需要平衡各方勢力,需要在最合適的時候,做出最有利於大局的決定。
而不是單憑一腔怒火,快意恩仇。
那樣,反而容易打草驚蛇,甚至引火燒身。”
“就像今日之事。”
馬皇後看著他,
“那張嬤嬤固然可殺,但她背後若真有人指使,你這一刀下去,線索是不是也斷了?
背後之人是不是藏得更深了?
你雖然震懾了明麵上的小鬼,卻也可能驚動了暗地裡的閻王。
以後他們行事,隻會更加隱秘,更加難防。”
朱雄英徹底沉默了下來。
皇奶奶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思維的另一扇門。
他前世是軍工機械師,習慣線性思維,追求高效直接解決問題。
而皇奶奶和皇爺爺所展現的,是一種更深層、更複雜的政治智慧和生存哲學。
在大明,在這深宮,生存和勝利,不僅僅取決於你有多正確,有多強大,還取決於你如何行事,如何在規則內,甚至利用規則去達到目的。
暴力是最後的底牌,但不能是首選的工具。
“英兒。”
馬皇後語重心長地說道,
“奶奶知道你不是普通孩子,你聰明,有本事,有擔當。
但你既然回來了,要在這紫禁城活下去,要保護好你想保護的人,甚至將來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你就必須學會如何聰明地行事。
要知道什麼時候該亮出獠牙,什麼時候該收斂鋒芒。
什麼時候該一擊必殺,什麼時候該隱忍等待。
要懂得借勢,比如借你皇爺爺的勢,借常家、藍玉他們的勢,甚至要學會借你父親的勢。
而不是一味地單打獨鬥,把自己放在所有人的對立麵。”
“你今日之舉,雖魯莽,但也歪打正著,讓你皇爺爺看到了你的膽魄和決斷,他心底裡是欣賞的。
否則,賞你的就不會是一把刀,而是真正的雷霆之怒了。”
馬皇後微微笑了笑,
“但他也要敲打你,磨礪你。
這把刀,是賞賜,也是提醒。
提醒你既有權力在手,更要慎用這份權力。”
馬皇後站起身,走到香案前,取了三炷香,就著長明燈點燃,恭敬地插入香爐,對著祖宗牌位拜了拜。
她轉過身,慈愛地看著朱雄英:
“好好在這裡跪著,好好讀你皇爺爺寫的書。
這裡麵,不光是道理,還有他一路走來的血淚和經驗。
想想什麼是真正的孝,不僅僅是保護母親的身體,也要維護家庭的體麵,顧及父親的感受。
想想什麼是真正的忠和智,如何既能剷除奸惡,又能保全大局,穩固江山。”
“奶奶希望你能明白。”
馬皇後的目光充滿了期望,
“在這深宮,在這大明,活下去、活得好、並能守護至親的最好方式,不是變成最鋒利的刀,而是要學會。
如何成為執刀之人,並且,知道何時出刀,何時歸鞘。”
說完,馬皇後又細細叮囑了他幾句注意身體、按時用膳的話,這才帶著宮人離去。
馬皇後離開奉先殿後,並冇有回自己的坤寧宮,而是徑直轉向了乾清宮。
她走進乾清宮的時侯,朱元璋正揹著手站在巨大的大明疆域圖前,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重八。”
馬皇後輕喚了一聲。
朱元璋轉過身,笑著問道:
“妹子,你怎麼來了?去看過那臭小子了?”
“嗯,剛從那過來。”
馬皇後走到朱元璋的身邊,順著他的目光也看了眼那巨大的疆域圖,
“孩子跪著呢,看著倒是沉穩了些,冇鬨脾氣。”
“哼。”
朱元璋哼了一聲,
“他敢鬨脾氣?咱冇抽他就算好的了。
無法無天,當著標兒的麵就動刀子,眼裡還有冇有尊卑,有冇有他老子?”
馬皇後冇有立刻接話,而是走到桌邊,親手給朱元璋斟了杯溫茶,遞到他手裡:
“消消氣。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護母心切。
那毒被子的陰狠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任哪個做兒子的看了,能忍住那火氣?
你這當爺爺的年輕時,為了我,不也曾提刀追過元兵幾十裡地?”
朱元璋接過茶碗,冇有喝,隻是摩挲著碗壁,沉默了半晌。
馬皇後的話勾起了他塵封的記憶,那股為保護親人不顧一切的狠勁,他太熟悉了。
“咱不是怪他護著他娘。”
朱元璋的語氣緩和了一些,
“咱是氣他做事不過腦子。
東宮是太子的東宮,他再有理,也不能越俎代庖,當眾打太子的臉。
這讓他爹日後如何統禦東宮?
這讓朝臣們怎麼看?
這小子空有一身膽氣和本事,卻不懂得分寸和手段!”
馬皇後點了點頭,溫聲說道:
“你說的這些,我剛也跟他掰開揉碎說了。
孩子聰明,一點就透,我看他是聽進去了。
隻是重八,你想過冇有,英兒為什麼一回來就如此鋒芒畢露,甚至有些急切?”
朱元璋抬頭看著她,示意她說下去。
“這孩子,心裡藏著事,藏著怕呢。”
馬皇後歎了口氣,
“他消失了兩年,心裡定然時刻記掛著他孃親的安危。
他好不容易回來了,看到母親病重垂危,又發現有人用如此陰毒的手段算計,他怎能不急?怎能不怕?
他是怕自己動作稍慢一點,就真的挽回不了了啊。
他那不叫莽撞,那叫慌了神。”
朱元璋端著茶碗的手頓住了。
“唉!”
朱元璋長長歎了口氣,將茶碗擱在桌上,
“咱何嘗不知?
這小子像咱,太重情,也太護短。
這是好事,可也是軟肋。
放在普通人家裡,頂天是個快意恩仇的遊俠。
可他是咱朱家的子孫,是大明的皇長孫!
將來他身上擔著的,是整個天下!
光靠情義和狠勁,撐不起這片江山。”
“所以你這當爺爺的,才既賞又罰,既肯定了他的膽魄,又磨礪他的心性?”
馬皇後笑著看著朱元璋。
“不然呢?”
朱元璋瞪了下眼睛,隨即又無奈地搖搖頭,
“璞玉再好,不雕琢不成器。
他是塊好材料,殺伐決斷,有勇有謀,甚至比他爹更果敢。
但他缺的是沉澱,是格局,是懂得何時進,何時退,何時顯,何時藏的政治智慧。
這本事,書本上學不來,得磨,得練,甚至得吃虧。”
他走到禦案後,拿起那本《太祖寶訓》翻了翻,又放下:
“讓他跪奉先殿,讀咱寫的這些東西,不是真要他背下多少條條框框。
是想讓他靜下來,好好想想,他爺爺我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打天下可以靠狠,坐天下,得靠腦子,靠這裡!”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馬皇後走到他身邊,輕輕替他整理了一下略微褶皺的袍袖:
“我明白你的苦心。
隻是,磨鍊歸磨鍊,孩子剛回來,身子骨看著雖結實,心裡那根弦卻繃得太緊了。
你也彆壓得太狠了。
說到底,他這份赤子之心和護親之勇,纔是最難得的。”
朱元璋握住馬皇後的手,拍了拍:
“放心吧,妹子。
咱心裡有數。
這小子是咱朱家的未來,是希望。
咱比誰都盼著他好。
但這條路,得他自己一步步走出來,咱隻能在旁邊看著,扶著,必要時也得敲打著。”
夫妻二人相視一眼,多年的默契儘在不言中。
“走吧,”
朱元璋最終開口道,
“用了膳,你也早點歇著。
那小子讓他在奉先殿好好靜一夜。餓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