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竅攘諳儀mm8V渙倉 > 16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竅攘諳儀mm8V渙倉 16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謝老太悔恨交加夜難眠

謝老太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耳邊嗡嗡作響。

她以為掉進了福窩,結果是在火坑裡煎熬!

她以為甩掉了累贅,結果人家過得風生水起!

她以為京城是天堂,結果鄉下變成了桃源!

無儘的悔恨像毒蛇一樣噬咬著她的心。

謝老太失魂落魄地回到鴿子巷的小院,連去大哥家蹭吃的事都忘了。

院子裡,王翠翠和趙蘋正在為一點剩飯吵得不可開交,謝金寶和謝遠在旁邊幫腔。

謝招娣躲在角落裡默默洗著一大家子的衣服,冰冷的井水把手凍得通紅,謝老漢蹲在門口,咳嗽得撕心裂肺。

烏煙瘴氣,雞犬不寧。

這和謝無賴口中那個安寧富足、人人羨慕的桃源村,形成了多麼可怕的對比!

謝老太猛地衝進自己那間陰暗潮濕的小屋,砰地關上門,撲到硬邦邦的炕上,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我的兒啊……我的廣福啊……娘錯了……娘真的錯了啊……”

她想起謝廣福出生的時候,也曾是個白淨可人的孩子,因為那個批命,她一次次偏心大房二房,欺負三房,更因為她心裡的怨,她從未給過他好臉色。

分家時,她把他一家淨身出戶趕去廢墟老宅,永定門外,她為了討好大哥拚命訴苦,更是把所有的臟水都潑到了廣福身上……

如今報應來了!

她寄予厚望的大哥,把她當成了討好上司的工具,要把她的孫女們一個個推出去做妾填房衝喜!

她疼愛的大兒子二兒子,懦弱無能,隻知道啃老啃親戚!

她喜歡的孫子,偷雞摸狗,毫無出息!

而她最厭惡、最苛待的三兒子,卻在她看不見的地方,帶著她最看不起的三兒媳和孫子孫女,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成了人人稱讚的能人,住上了她都沒見過的竹樓!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悔恨,讓謝老太一夜之間彷彿老了十歲。

晚上,她把謝老漢拉進屋裡,把遇到謝無賴的事和聽來的話,哭著說了一遍。

謝老漢聽完,久久不語,隻是煙袋鍋子熄了又點,點了又熄。

最後,他重重歎了口氣,渾濁的老眼裡也流下淚來:“報應啊……都是報應……咱們當初,確實對不住老三……”

“當家的,你說……你說我們現在去找廣福道歉,他……他能原諒我們嗎?”

謝老太抓著謝老漢的胳膊,像是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到底是親爹親娘啊!他總不能看著爹孃餓死,看著親侄女被推入火坑吧?桃源村……聽著就好……我們回去,回去給他認錯,給他當牛做馬……”

謝老漢有些遲疑:“可是……戶籍都遷出來了……而且當初罵得那麼絕……”

“那怎麼辦?難道真看著招娣她們被賣下去做妾?看著我們餓死在這京城裡?”

謝老太激動地說,“我們是他的爹孃!生養之恩大過天!他要是敢不認,我就去衙門告他忤逆不孝!”

深切的悔恨很快又變成了習慣性的道德綁架和算計。

他們後悔的,不僅僅是錯過了好日子,更是後悔自己押錯了寶,如今落得這般境地。

他們想回頭,不是因為真心愧疚,而是因為發現拋棄的兒子更有利用價值。

謝老太和謝老漢私下商量了一夜,決定先穩住範建這邊,不能讓他知道他們想回桃源村,同時想辦法打聽清楚桃源村的具體情況,再找機會偷跑回去找謝裡正求情。

然而,還沒等他們行動,範建那邊又出幺蛾子了。

王媒婆興衝衝地跑來,說有個極大的“好機緣”!

“吏部陳主事家的老夫人病了,想找個八字極陰的姑娘去廟裡祈福侍疾一年!點名要姓謝的!要是伺候好了,陳主事手指縫裡漏點好處,都夠範大人再升一級了!我看招娣那丫頭八字就合適!雖然年紀稍大了點,但看著老實本分,老夫人肯定喜歡!”

說是祈福侍疾,誰知道裡麵有什麼齷齪?一年後還能不能全須全尾地回來?這簡直跟賣身沒區彆!

謝招娣嚇得當場跪下哭求:“奶!爺!我不去!我不去啊!那是火坑啊!”

謝老太這次終於硬氣了一回,畢竟這是她打算帶回桃源村的孫女之一,她攔住王媒婆,對聞訊趕來的張氏說:

“大嫂,這……這不行!招娣不能去!那是伺候人,跟丫鬟似的,我們老謝家的臉往哪擱?”

張氏頓時柳眉倒豎:“臉?你們還有什麼臉?吃我範家的,住我範家的,現在讓你們出點力就不行了?要不是你們姓謝,這好事輪得到你們?範巧雲,你彆給臉不要臉!”

謝老太也豁出去了,積壓了許久的怨氣爆發出來:“什麼好事?分明就是拿我孫女去換大哥的前程!你們把我們接過來就沒安好心!就是打著這醃臢主意!我告訴你,我們不了!我們不乾了!”

“反了你了!”張氏氣得渾身發抖,指著謝老太的鼻子罵,“你們這群喂不熟的白眼狼!窮酸破落戶!要不是我們,你們早餓死在外麵了!現在想造反?行!不想待就給我滾!立刻滾出我的院子!把吃了我的米麵都給我吐出來!”

“滾就滾!這破地方我早待夠了!”謝老太梗著脖子,“你把我們戶籍還給我們!我們回老家去!”

“想得美!”張氏冷笑,“戶籍是你們想遷就遷,想走就走的?告訴你們,入了京城的籍,就彆想輕易挪出去!尤其是你們這種逃荒來的!既然不肯聽話,那就彆怪我不客氣!來人啊!把他們給我趕出去!東西扔出去!”

範建家的幾個粗使仆婦立刻衝進來,開始粗暴地往外扔他們的破包袱爛被褥。

王翠翠、趙蘋哭天搶地,謝廣金、謝廣貴想攔又不敢,謝金寶、謝遠嚇得往後退。

一片混亂中,謝老漢被推倒在地,咳嗽得更厲害了。

謝招娣、謝迎娣、謝來娣哭作一團。

謝老太看著這徹底撕破臉皮的場麵,看著被扔出門的可憐家當,再想想謝無賴口中桃源村的富足安寧,隻覺得眼前一黑,徹底暈了過去。

範建剛下值,就聽說鴿子巷鬨了起來,趕緊跑過來瞧,就看到謝老太一家子被趕了出來的畫麵。

雖然存了利用的心思,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妹,範建也不會真把人弄得流落街頭,不過鑒於他們如此不明事理,讓張氏羞辱一二,也未嘗不可。


229章
寬肩、細腰、翹臀、螳螂腿

謝鋒最近的生活節奏變得極有規律,甚至可以說有些苛刻。

他必須儘快將這具身體錘煉到接近魂穿前的巔峰狀態。

那次潛入任務雖有空間相助,但幾次險些暴露的驚險,讓他意識到自身力量、速度、耐力和反應能力的不足。

他的鍛煉計劃簡單、粗暴,卻極其高效。

早起在空間內的跑步機上變速跑,使用啞鈴和杠鈴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然後又在空曠的客廳進行長達20分鐘的拉伸和基礎格鬥技法的空擊練習。

出了空間,他還特意去竹林裡麵的那條溪流逆水奔跑,以鍛煉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最後還找了一片樹林進行障礙穿越和攀爬訓練,有時候也會在樹林裡練習匕首的握持、隱藏、突刺和格擋技巧,偶爾也會找根順手的木棍練習長兵器的基本發力。

他上午的時間基本都在做各種訓練。

下午,他就去磚廠幫忙。

磚廠的建設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搬運沉重的青磚、石料,攪拌石灰砂漿,挖掘地基,夯實地麵……這些重體力活在他這裡,都變成了錘煉力量的“專項訓練”。

其實他去磚廠幫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謝廣福一個人要抓砌窯、搭棚、建倉庫等多個專案,即便謝裡正找來了二十個肯賣力氣的漢子,但缺乏一個能高效帶頭、清晰指揮的核心人物,進度依然會受到製約,而謝鋒的存在,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有了謝鋒的加入,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他乾活時那種全神貫注、追求效率、且力大無窮的架勢,彷彿給整個工地打了一針強心劑。

尤其是當他擼起袖子,露出那線條分明、賁張著力量的肱二頭肌時,簡直成了工地上一道移動的風景線,把在場所有乾活的漢子們都羨慕得眼睛發直,不自覺間,自己也跟著多賣了幾分力氣。

謝鋒身高一米八三,在這個時代已是鶴立雞群。

經過這段時間的刻意訓練和充足營養,麵板曬成了健康的古銅色,寬肩、細腰、翹臀、螳螂腿的倒三角體型已然成型。

就這副身板和氣度,若是進了玄策衛,絕對是人中龍鳳,足以讓那些教頭們羨慕死,更彆提這些淳樸的莊稼漢了。

謝永強忍不住走到正揮著鐵鍬、一鍬就能鏟起彆人兩倍泥土的謝鋒身邊,看著他手臂上隨著動作一股一股的肱二頭肌和鼓起的青筋,咂舌問道:

“鋒子,你……你這大塊頭……這腱子肉,到底是咋練出來的?我記得你半年前和我去挑水時候,雖然個子高,可沒這麼……這麼壯實啊?”

謝鋒停下動作,擦了把汗,氣息依舊平穩。

他不好說空間和現代健身理論,便用最樸實的話回答道:“沒啥訣竅,就是多乾活。重活、累活搶著乾,把自己往死裡操練,吃的跟上,自然就長了。”

他指了指工地上那些材料,“你看,這搬磚、和泥、挖土,都是練力氣的法子。你試試每次比彆人多搬幾塊,多挖幾鍬,日子久了,力氣自然就大了。”

這話雖簡單,卻蘊含著最基礎的“超量恢複”原理。謝永強將信將疑,但看著謝鋒那身極具說服力的肌肉,也暗暗決定以後乾活得更賣力些。

磚廠這邊忙得熱火朝天,窯區那邊也沒閒著。

第三窯青磚眼看就要燒製完成,開窯後,村裡建暖房所需的磚塊也就勉強能湊夠了。

燒製木炭的活計雖然暫時停了,但姚大也沒閒著,他帶著專門負責燒炭的幾個漢子,每天上山尋找合適的木材,砍伐,再運回來。

如今他們有了謝廣福“讚助”的神器——一把現代工藝的大木鋸,用起來削木如泥,效率比之前快了何止一倍!

他們用這把鋸將木材切割成合適的長度,再劈成大小均勻的柴薪備用,為後續燒炭做準備。

這把鋸子自然也引起了老木匠張林木的注意,他跑來看了好幾次,摸著那光滑的鋸條和無比鋒利的鋸齒,稀罕得不行,心裡琢磨著哪天謝廣福得空了,他高低也得去求一把來,這對他做木工活幫助太大了。

而村裡的另一個技術核心人才——謝鐵匠,如今也是今非昔比。

他新收了兩個機靈肯乾的小徒弟,現在蟹殼窯這邊加上他共有五個人,每天爐火不熄,輪班作業,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從早響到晚。

他們現在每天大約能打出五到六把質量上乘的鋤頭或鐵鍬,或者十來把鐮刀、柴刀等小件農具。

之前庫存的“鐵疙瘩”確實消耗很快,但謝廣福早就提醒過他們,鐵疙瘩用完了可以去之前軍器監廢棄的那個半成品鐵礦洞蒐集殘留的鐵礦石回來自己熔煉。

所以,桃溪村田大力他們所擔心的“鐵料用完”問題,在桃源村這邊基本不存在,謝鐵匠已經有了穩定的原料補充渠道。

謝鐵匠現在的收入方式沒變,還是計件製,隻不過每把農具的單價從原來的三十文降到了二十文。

這是因為他的兩個新徒弟的工錢是從村裡公賬出的,降低單價也合情合理。

謝鐵匠本人壓根不會去計較工錢是三十文還是二十文,他一門心思全都撲在了鍛造技術的提升上。

如今,他親手鍛造出的農具,品質已經能達到謝廣福給他的那幾件“樣品”的七八分水準了!

無論是硬度、韌性還是手感,都遠非市麵上普通貨色能比。

他甚至開始嘗試鍛造一些不常見的工具,比如不同用途的鋸子、更加精巧鋒利的匕首等,雖然火候和細節處理上還差點意思,但這份鑽研勁頭就值得肯定。

至於村裡嬸子們定製的鍋具,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現在基本都交給徒弟們去練手了,他主要負責技術含量更高的農具和刀具的鍛造與質量把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