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164
想要在古代開店鋪
謝秋芝溜進儲藏室,反手輕輕帶上門。
心念一動,進入了空間。
隻見李月蘭已經將那兩筐竹編放在了寬敞的餐廳桌上,一邊擺弄一邊檢查毛刺。
“娘,”
謝秋芝湊過去,好奇地問,“你等下要怎麼上架啊?像之前那樣,意念一動,東西就‘嗖’一下消失,然後就直接送到買家手裡了嗎?”
李月蘭聞言,苦笑了一下,搖搖頭:
“哎,可不能再那麼簡單粗暴了,我上回試水賣出去的那幾個小玩意兒,雖然成交了,但後來有買家留言抱怨,說收到貨沒有任何包裝,東西就直接裸著送到快遞驛站,幸虧物品沒損壞,不然高低得給我個差評!”
她指著電腦螢幕上那個奇特的“小黃車”後台界麵,繼續說道:“我後來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時空速遞’的規則。它給了我兩個選擇:要麼,我自己網購包裝紙箱、氣泡膜什麼的,自己打包好,貼上電子麵單,那樣客人收到就是我打包好的狀態。要麼,就是選擇他們的‘一站式托管服務’,係統會自動收取商品最終售價的百分之二作為打包費,不管東西賣多少錢,都按這個比例收,東西會直接從我們這裡……嗯,‘消失’,然後由他們負責後續的所有包裝和投遞,具體是人是鬼送貨到家,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能聯係我的買家,隻能看到他們的評論。”
李月蘭攤攤手:“我尋思著,咱們以後要是真想把這生意做大做強,品類多了,量大了,哪還有那麼多精力自己一件件打包?而且那些現代的膠帶、紙箱,也沒法讓古代的夥計來幫忙啊,根本解釋不清。所以,還不如就多花這百分之二,省心省力,全都交給這個‘時空速遞’去搞定。”
謝秋芝聽完,讚同地點點頭:“娘你說得對!現在量少還能自己折騰,以後東西多了,光打包就能累死人,還容易暴露。這百分之二的花費,很值!”
“就是這麼個理兒。”李月蘭說完,深吸一口氣,開始準備上架。隻見她伸出手,拿起一個編織成蓮花形狀的果盤,手指輕輕觸控著光滑的篾條,同時低聲唸叨:“這個……蓮花盤子,做工這麼細,定價三十塊吧。”
話音剛落,她手中的蓮花果盤瞬間消失不見!而小黃車後台,對應的商品連結狀態變成了“已上架”,甚至還自動配上了六七張高清商品圖。
接著,她又拿起那個栩栩如生的蟈蟈籠:“這個蟈蟈有點小,定價二十五。”
蟈蟈籠也消失了。
“這個花籃又大又漂亮,能插花也能裝東西,定價五十!”
花籃消失。
………
謝秋芝撐著下巴,坐在旁邊,看著她一件件地觸控、定價,然後那些精美的竹編就一樣樣從餐桌上消失,彷彿被無形的力量傳送到了某個等待發貨的虛擬倉庫。
她心裡的小算盤也開始劈啪作響,忍不住小聲嘀咕:
“十個銅板進貨,賣二三十人民幣……古代一兩銀子大概能換兩千二百文銅錢?而現代的一兩銀子價值三百七左右,嗯……粗略換算下來,相當於是兩塊錢人民幣的成本,賣出二十塊以上!每一件至少能掙十八塊!就算扣掉售價百分之二的‘打包物流費’,那也淨賺十七塊多啊!這生意……暴利啊!簡直可以當成咱們家的長期飯票了!”
想著想著,她忽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臉上的興奮稍稍收斂,蹙起了眉頭:
“娘,這生意好是好,但有個大漏洞。咱們一直在‘進貨’,秋笙哥和圖圖姐那邊也知道東西是咱們家買走了這些東西。可咱家既沒人經常拿著大批竹編進城去賣,也沒見有貨郎上門來取貨……時間長了,次數多了,難免會引起彆人懷疑吧?要是稍微有心人留意一下,就能發覺咱們家這‘進貨’和‘銷售’根本對不上,太不對勁了!”
李月蘭剛好把最後一個小巧的兔子定價四十元並成功上架,聽到女兒的話,動作頓了一下,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芝芝你說得對!這事我還真沒細想過。光顧著高興能賺錢了,這確實是個大隱患!咱們必須得有個合情合理的由頭來掩飾這些東西的去向。”
母女倆對著空蕩蕩的餐桌,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李月蘭眼睛一亮,拍板道:“有了!咱們得在縣城,或者乾脆去京城,盤下一間小鋪麵!開個雜貨鋪或者文具店、工藝品店都行!到時候,就雇一個靠譜的老掌櫃常駐在店裡照看。咱們就對外說,這些竹編啊,還有其他東西,都是送到店裡去賣的。讓掌櫃的每隔幾天,就自己趕著車來家裡‘取貨’,這樣不就天衣無縫了?”
謝秋芝一聽,立刻興奮地拍手:“這個主意好!娘,你太聰明瞭!而且!”
她又一個點子冒了出來,“咱們既然要開店,那光賣秋笙哥他們的竹編豈不是浪費了鋪麵?咱們還能從網上……嘿嘿,批發出售一些這個時代沒有、但又不太紮眼的好東西啊!比如那些特彆鋒利的剪刀、小巧玲瓏的銅鎖、甚至是一些奇怪的種子什麼的,放在咱們雜貨店裡一起賣!到時候,不就是線上線下,古代現代,雙向收入了嘛!”
李月蘭被女兒的想法逗樂了,伸出手指親昵地點了點她的腦門:“就你鬼主意多!不過……這想法確實好!還是我女兒腦子活絡!行,就這麼辦!等忙過這陣子,咱們就去雲槐縣和京城轉轉,看看鋪麵!”
她接著吩咐道:“芝芝,你要是有空,就和小文一起,幫娘多上網看看,研究研究有什麼東西是既新奇好用、又適合放在古代店裡賣的咱們這跨時空的雜貨鋪,可得有點特色才行!”
“保證完成任務!”
謝秋芝笑嘻嘻地應下,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家店鋪門庭若市、財源廣進的繁榮景象。
一條融合了古今、線上線下、充滿想象力的生財之道,逐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