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竅攘諳儀mm8V渙倉 > 209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竅攘諳儀mm8V渙倉 209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送給沈硯的年禮

空間裡,謝秋芝、謝文和謝鋒正湊在電腦前,熱火朝天地在淘寶上挑選著仿古風格的春節好物。

“這個!這個紅封套套裝好看!燙金的福字,還有各種吉祥話!”

謝秋芝指著螢幕上一種設計古雅的紅包。

“年畫!得進點年畫!這種仿木版畫的‘連年有魚’、‘麒麟送子’肯定好賣!”

謝文搜尋著關鍵詞。

“還有這些仿古的零食匣子,裡麵裝上咱們進的牛軋糖、蝦酥糖,擺著就喜慶。”

謝鋒比較務實,考慮著組合銷售。

李月蘭係著圍裙,在開放式廚房裡忙著燜豬腳,鍋裡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香氣彌漫了整個客廳。

她一邊翻炒一邊隔著料理台問:“哎,我說,咱們這鋪子,過年總得歇幾天吧?定哪天關門哪天開張啊?”

謝文抬起頭,率先回答:“娘,我看就按老規矩,臘月二十八放假,正月初八開門營業!‘八’即‘發’,寓意好,圖個新年開門紅,財源廣進!”

“初八好!就這麼定了!”謝秋芝和謝鋒都表示同意。

李月蘭點點頭:“成,那就初八。對了,你們誰明天把這批年貨送到縣裡鋪子去?後天就小年了,得趕緊上架,遲了,人家就要去彆處買了。”

謝鋒開口道:“我騎馬去吧,速度快,到了直接放出倉庫,讓永強做好入庫記錄。順便,”他頓了頓,“我還得去一趟京城。”

“去京城?都快過年了還去?是又有任務了?”李月蘭有些詫異。

“不是任務,是得去找一趟沈硯,把咱們家最後的決定告訴他,他那表弟們得房子做好了才能送來。另外,上回他們來,送的開業賀禮……有點過於貴重了,咱們也得回份年禮,禮尚往來。”

李月蘭這纔想起這茬,這幾日她忙得腳不沾地,還真沒仔細看過沈家送的那些賀禮:“對了,他們送的什麼?我都沒顧上看。”

謝鋒解釋道:“沈老太君送來的是一對紫檀木雕的‘如意蟠桃’擺件,寓意吉祥長壽,木質和雕工都是上上乘。沈大人送的是一尊白玉雕的‘貔貅納福’,玉質溫潤。他們大夫人送的是一套赤金嵌寶的‘花開富貴’盆景,很是精巧奪目。每一樣都價值不菲。”

尤其是那尊白玉貔貅,他一看就知絕非尋常物件。

李月蘭聽得咋舌:“哎呦!這麼貴重!那確實得好好回禮!咱們送點啥好?總不能也送那麼金貴的,咱送不起,也顯得刻意。”

謝秋芝笑嘻嘻地湊過來:“娘,放心吧!我們早就選好啦!您看——”

她指著電腦螢幕上幾樣已經下單的商品,“這是仿古西洋參禮盒,包裝特彆高檔,說是海外仙草,滋補養生,送給老太君最合適,這是精裝的混合香料禮盒,異域風情,適合長公主。這是頂級蜂王漿和天然野蜂蜜套裝,美容養顏,給大夫人。至於沈大人,他位高權重,什麼好東西都見多了,送金銀俗氣,送尋常擺件無趣。我特意選了這套‘波斯’雪山寒玉茶具套組,精緻又素雅,都是外麵見不著的新奇玩意兒,包裝絕對體麵!”

李月蘭仔細看了看圖片和介紹,覺得確實又新奇又拿得出手,價格也在能承受的範圍內,便點頭:“行,你們年輕人眼光好,就這麼定吧。鋒哥兒,那你路上小心點。”

“知道了,娘。”謝鋒應道。

李月蘭又想起一事,吩咐道:“對了,等會兒你們去秋笙家一趟,把我定做的那些竹編製品取回來。我小黃車上的庫存都快賣完了,就指望他這批貨續上呢。”

謝文立馬搞怪地站直,模仿著不太標準的軍姿敬禮,大聲說:“保證完成任務!母親大人!”

謝鋒看他那嬉皮笑臉的樣子,輕輕踹了他屁股一腳,笑罵:“臭小子,沒個正形!要麼就好好站著,再這樣,等‘表弟’們來了,讓你跟著一起參加‘魔鬼訓練’!”

謝文立刻“哀嚎”一聲,隨即又得意地昂起頭:“哼!我纔不要!過完年我就要去縣裡參加書院入院考試了!到時候,我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哥,你可要對我好點!好吃的都得緊著我!不要動不動就踹我,有辱斯文!懂不懂?”

謝鋒挑眉,故意逗他:“喲嗬,這還沒進書院呢,就‘有辱斯文’了?等真成了書院學子,回來是不是得滿嘴‘之乎者也’,跟我們這些粗人沒話說了?”

謝秋芝立刻在一旁雙手交叉在身前,學著老學究的樣子搖頭晃腦,拿腔拿調地背起來:“‘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哥,你看這樣像不像?”。

李月蘭看著仨孩子又開始鬨騰,哭笑不得:“行了行了,彆貧了!趕緊吃飯,吃完趕緊去取貨!我這豬腳快燜好了!”

飯後,謝家三兄妹便出了空間,往張秋笙家走去。

張秋笙家的暖房外,整整齊齊地碼放著許多編好的竹製品,都用厚厚的油布蓋得嚴嚴實實,防止雪水打濕。

這些都是按李月蘭要求定製的竹編貨物,小到精巧的食盒、收納籃,大到實用的竹蓆、燈罩,種類繁多。

自從上回承包了“四海奇珍坊”的裝修工程,張家掙了不少錢,加上這幾個月在村裡乾活的收入,如今他們家也已經攢夠了買青磚的錢,隻等開春就準備動土建房了。

而且,因為謝鋒之前招了二十個漢子幫工,張秋笙果真從中發現了幾個手巧有天賦的好苗子。

張林木留下了兩個想學木工活的小夥子做學徒,張秋笙自己也收了兩個對竹篾特彆有悟性的年輕人幫忙,專門負責完成李月蘭日益增長的訂單。

產能提上去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