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239
喬遷宴之嬸子娘們來幫廚
喬遷宴當日,天公作美,春光明媚。
但是寒意尚未完全褪去,謝家的青磚庭院一大早就已經人聲鼎沸。
村裡的嬸子娘們熱情似火,天矇矇亮就自發前來幫工。
鐵匠媳婦王雙雙、萬寶娘等李月蘭的熟識自然在場,張圖圖以及村裡一眾與謝家交好的媳婦姑娘們也早早趕來。
隔壁桃溪村的趙老七帶著受邀請的田大力幾人前來,還特意讓大俊媳婦過來幫忙洗菜端盤子,以示親近和重視。
院牆東側臨時搭建的露天廚房區,此刻已是熱火朝天。
數口大鍋灶火熊熊,蒸籠熱氣騰騰,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肉香、油香和蒸汽混合的豐腴氣息。
李月蘭作為總指揮,遊刃有餘的穿梭在廚房區和待客區,她不是第一次主持這樣的大型宴會了,從自家竹樓的喬遷宴,到村裡那場盛大的流水席慶功宴,都是她帶著嬸子娘們忙活吃食的。
潛移默化中,隻要是觸及到廚房這一板塊,大家都自發的聽從她的排程。
廚房的工作能順利開展,還得益於李月蘭提前多日的周密準備——從定下五十五桌席麵的驚人規模,到敲定堪比城裡大酒樓的豪華選單,再到精確計算各類食材用量。
她利用空間便利,從淘寶天貓生鮮超市購入了大量乾貨、配料、調料乃至糖果。
而那些需要過明路、彰顯實力的豬肉、整雞、肥鴨、鮮魚以及時令蔬菜,則由謝鋒分批親自前往雲槐縣采買回來,堆滿了臨時搭建的食材棚。
有了四海奇珍坊背書,現在他們家就算是吃滿漢全席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了,和一開始逃荒的時候吃口飯吃口肉都要背著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排麵,讓村民們羨慕之餘,卻也生不出多少嫉妒,反而覺得理所當然,謝廣福一家腦子活絡,能耐大,能帶他們過上好日子,就該他們家日子紅火!
當然,或許也有人心裡不是滋味,比如謝彪一家。
但今天,他們一家三口還是出現在了賓客群中。
謝廣福這次宴請的是全村男女老少,若獨獨他家不來,反而顯得小家子氣,格格不入,隻怕又要成為村裡長舌婦們新的談資。
謝彪臉上擠著笑,心裡卻如同打翻了五味瓶,看著這氣派的院落和熱鬨的場景,再想想自家那已成笑談的土坯房,隻能暗暗咬牙歎氣。
謝家一家人今天都穿了網上定製的新衣裳,二月底終究還是有些冷的,他們穿的既保暖又體麵。
謝秋芝被李月蘭哄著穿了一身櫻草色繡折枝玉蘭的襦裙,外罩一件淺碧色披帛,發髻輕綰,斜插一支小巧的珍珠步搖,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搖曳。
她本就容貌清麗,這一打扮,更顯得嬌俏明媚,顧盼間又自帶一股書卷氣的端莊,讓人眼前一亮。
謝廣福和謝鋒父子二人在門口迎候賓客,謝文拉著謝吉利和張秋笙在院內引導和照應。
庭院內,二十張統一製式、結實耐用的圓桌和可疊堆木凳,巧妙地安置在庭院的活動區和水景區周邊,既不會顯得擁擠,又能讓賓客欣賞到庭院的景緻。
而剩下的三十五桌,則整齊地排列在大門外那片平坦寬闊的空地上,遠遠望去,井然有序,氣勢十足。
這些桌椅並非謝傢俬有,而是謝廣福之前建議村裡用公賬出資,找木匠張林木統一打造的“公用宴席桌椅”,專供村裡紅白喜事租用。
此舉不僅解決了自家存放難題,更惠及全村,贏得了上下一致稱讚。
將近巳時,賓客開始陸續到來。
最先登門的,自然是桃源村裡與謝家最相熟、平日裡走動最勤的那一波。
謝裡正更是紅光滿麵,他讓謝大虎帶著謝吉利和謝小花早早就來幫忙了,根本沒把自己當客人。
因為今天是謝家的喬遷宴,所以鎮上的奇珍坊也閉店休息一天,夥計們也都要趕回來吃席。
六爺和九爺也早早的來了,他們握著謝廣福的手,聲音帶著羨慕:
“廣福!恭喜恭喜!這宅子,真是給咱們桃源村長臉了!瞧瞧這氣派,這格局,方圓百裡獨一份!”
謝廣福笑著拱手回禮,態度謙和:“各位叔伯兄弟、嬸子嫂子們,快請進!都是托大家的福,沾大家的喜氣!”
按照習俗,重要的賓客和長輩首次進入新宅,需行簡單的“暖房”儀式,寓意驅邪避晦,祈求家宅安寧、人丁興旺。
謝秋芝早已準備妥當,在堂屋門口擺放了一個燒得旺旺的小炭火盆,笑吟吟地引導:
“裡正爺爺,各位爺爺、伯伯,請跨過火盆,寓意咱們新居往後的日子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好,好!跨火盆,日子越過越旺!”謝裡正笑聲爽朗,率先抬腿跨過火盆,其餘族老和重要賓客也紛紛笑著依次跨過,嘴裡說著吉祥話。
進入寬敞明亮的堂屋,正麵牆上懸掛著謝秋芝親筆繪製的一幅意境悠遠的山水畫,下方是沉穩大氣的硬木桌椅,佈置得典雅莊重。
香案上已擺好了時令果品和精緻糕點,三炷清香嫋嫋升起,平添幾分肅穆與祥和。
謝廣福請謝裡正和幾位族老在上首位置坐下,親自為他們奉上第一輪熱茶。
隨後,村裡的其他漢子們、左右鄰舍、以及得到訊息陸續趕來的村民,開始成群結隊地登門。
很快,院子裡便熱熱鬨鬨的,孩子們在桌椅間興奮地穿梭追逐,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大人們則三個一群五個一夥,互相寒暄打招呼,話題無不圍繞著謝家這令人驚歎的新院落——那半月形水池中悠然自得的錦鯉、叮咚作響的疊水景觀、剛剛綻出嫩綠新芽的各類果樹、甚至連那個色彩鮮豔、充滿童趣的鞦韆架,都成了眾人嘖嘖稱讚的焦點。
大家夥兒言語間都認為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這輩子算是值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