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298
李月蘭給的暖心零花錢!
村裡若說還有其他的運力,那就屬謝家的那兩匹馬了。
謝家的“追風”被謝鋒騎走了,謝文這兩次上學都是同謝吉利坐村裡的牛車去的縣裡。
現在謝家就還剩“閃電”和那個由板車改造的馬車車廂。
出發慈雲觀前一日,謝廣福就帶著李雙昊幾人在竹林後麵叮叮當當地改造車廂,試圖讓這略顯寒酸的車廂看起來更舒適體麵些。
但再怎麼改造,也比不上那些正經馬車廂氣派。
謝廣福最後叉著腰歎氣:“不行了,等這趟從慈雲觀回來,我說什麼也得去找老張哥,定製一個真正舒適的馬車車廂!這回保準做得跟個真正的小房車一樣!”
轉眼便到了四月十八。
五個“皇表弟”換上了謝秋芝特意為他們準備的“淘寶”款長衫。
麵料自然是比粗布柔軟體麵許多,顏色以素雅為主,月白、淡藍、淺粉、竹青……五人五種色調花樣,往那兒一站,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妥妥一個古風男團即視感!
配上他們骨子裡帶來的那份天家氣度,最後一絲鄉土氣息也蕩然無存。
連謝秋芝都看直了眼,她初見這五人時,他們已經被謝鋒操練了半個月了,往後的每日裡幾人也是泥點子粗布衣打扮,加上疲憊的神色和隨意綁縛的頭發,從氣勢上就“土”了一截,沒成想換上新裝、稍作打理後,竟真是翩翩貴公子的模樣!
謝秋芝圍著五人轉圈圈,馬屁跟不要錢似的從她嘴裡蹦出來:
“哇!大宸哥這身月白長衫,真是君子如玉!雙昊哥這淡藍色,襯得你越發溫潤了!三煜哥的淺粉居然也能駕馭得住,風流倜儻!四璟這竹青色,清新又穩重!五琰這雲紋素袍,書卷氣十足!絕了!真是人靠衣裝馬靠鞍!”
這通誇讚,把五人捧得暈暈乎乎,快找不著北了。
投桃報李,五人也開始對著謝秋芝今日的穿搭吹起了“彩虹屁”。
謝秋芝今日穿著一身藕荷色的寬袖襦裙,裙裾繡著細小的纏枝花紋,清新又雅緻。
“秋芝妹妹今日這身,宛如畫中仙子!”
“這顏色襯得妹妹氣色極好,眼光獨到!”
“步履翩躚,羅襪生塵,不外如是!”
謝廣福正忙著往改造後的馬車廂裡擺放墊屁股的長軟墊,李月蘭則一邊笑著看幾個年輕人互相吹捧,一邊整理竹籃裡帶去慈雲觀的“清供”。
她帶的清供都是些常見的時令水果,彆家有條件的還會親手蒸些槐花糕、綠豆糕帶著去。
這些清供在祭拜完後是可以拿回來自己吃的,桃源村的後山倒是也有幾十棵槐樹,但槐花早就被手腳更快的嬸子媳婦們打去蒸糕了,李月蘭隻好蒸了拿手的綠豆糕。
“反正都是自己吃,綠豆糕也挺好。”她心想。
看他們彩虹屁吹上了天,李月蘭忍不住笑著囉嗦叮囑:“你們幾個,去了娘娘神像前,記住規矩,不能用手指著神像,也不要把屁股對著神龕。還有......”
她拿出幾個小布袋,挨個分發:“我給你們準備了點‘零花錢’,一人一份。路上看到喜歡的、新奇的小玩意兒,自己買。但也不能大手大腳全花光了哈,身上好歹留幾文錢,到時候點完香捐點功德,彆鬨了笑話……”
這絮絮叨叨的叮囑,帶著尋常人家娘親對孩子特有的關切與不放心,像一股溫熱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湧入了五位皇子的心田。
他們貴為皇子,自小金尊玉貴,何曾缺過銀錢?
內務府按時按份例撥給,數額巨大,加上各自母妃的銀錢補貼,他們以前花銀子也沒有特彆的感覺。
貼身乳母嬤嬤們伺候得精心,卻從不敢、也不會用這種帶著煙火氣的語氣,叮囑他們“彆亂花錢”、“彆鬨了笑話”。
這種被當成尋常晚輩、自家孩子一樣“嘮叨”的感覺……好奇妙。
心裡頭甜滋滋、暖烘烘的,彷彿他們真的就是謝秋芝的親哥哥,是李月蘭的親侄子、親兒子一般。
一種從未體驗過的、屬於“家”的溫暖和歸屬感,將他們輕輕包裹。
李大宸捏著那個橘紅色的小布袋,覺得它比任何金元寶都沉甸甸的,他喉頭有些發緊,趕緊低下頭,掩飾微微泛紅的眼眶。
李雙昊心裡也是酸澀又柔軟,第一次覺得,被人管著、被人唸叨著,原來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他記得以前,他的皇後娘親似乎從沒有這般限製他和四弟花銀子,但是他喜歡這種被“嘮叨省錢”的感覺。
其他幾人也是接過零錢袋子低下了頭,那表情很奇怪,想哭,又想笑,彆扭極了。
謝秋芝拿到錢袋子開心地撲過去,給了李月蘭一個大大的擁抱,聲音甜得像蜜:“謝謝娘!你最好了!”
看著謝秋芝自然而親昵的舉動,五個皇表弟眼中都流露出羨慕。
他們也好想上前,像秋芝妹妹那樣,毫無顧忌地抱一抱這位給了他們母親般溫暖的嬸子。
可是……他們都大了,擁抱,於禮不合。
最終,他們對著李月蘭,微微躬身,齊聲道:
“多謝嬸子!”
這一聲感謝,比他們以往任何一次討賞謝恩都要來得真心實意。
在李月蘭絮絮叨叨的叮囑聲中,大家陸續上了馬車。
今天由謝廣福趕車,馬車行至謝鐵匠家門口停下,謝鐵匠正忙著給牛馬車站新到的車架打製改裝部件,脫不開身。
他老孃年事已高,爬不得山,也不去了,隻有王雙雙挎著一個蓋著藍布的竹籃子,略顯羞澀地上了謝家的馬車。
車廂裡本就坐了七個人,擠擠挨挨,再多坐一個區彆也不大。
一邊座位擠四個人,勉強也能坐下,但體型最魁梧的李大宸和不太喜歡密閉空間的李雙昊主動提出,要去外麵和趕車的謝廣福並坐。
“廣福叔,外麵空氣好,我們陪您聊天解悶!”
李雙昊也笑道:“我就想和您閒聊。”
馬車路過村口的牛馬侯車站時,隻見候車棚下已有幾十號婦人和姑娘在排隊等候。
她們身上都挎著籃子,裡麵用布蓋著的,不用猜就知道裡麵是上山點香用的清供。
謝秋芝看到這場景,和李月蘭閒聊:“娘,今天等車的人也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