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竅攘諳儀mm8V渙倉 > 44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竅攘諳儀mm8V渙倉 44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謝文的聖旨:格物童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桃源村李大宸、李三煜,匠心獨運,巧思妙手,研製新式‘脫穀機’,解農人勞作之苦,增秋收效率之功,鑄器利民,實乃匠人之楷模。

特賜封爾等為
‘匠作丞’
,從八品銜,專司新式器械之研發、改良與監造,並賜終身免稅之優。

另,賞銀五千兩,用於建造‘脫穀機’工坊,並特頒
‘工部特準營造書’一份,準爾等依規製興建工坊,招募工匠,廣傳其器,以利天下。欽此!”

這道旨意更是引起了巨大轟動!

“又……又是兩個官身?匠作丞!”

“我的娘唉,謝家這是要一門三官嗎?”

“五千兩銀子!還有工部特準的文書!這工坊想不建大都難啊!”

“這脫穀機竟然驚動了工部?還要廣傳天下?”

李大宸和李三煜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狂喜和難以置信。

上次村宴結束,父皇說過,想要官身頭銜,那就必須做出點成績才能去討,這時候給他們封賞,就說明父皇對他們兩人的所作所為是認可的,沒想到這才短短十幾天,竟然直接得了官身和如此巨大的鼓勵!

最重要的,這是他們自己掙來的。

兩人激動地叩首:“臣李大宸/李三煜,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心中已然下定決心,定要將這大工坊辦好,不辜負父皇的信任。

福順公公展開第三道聖旨,目光掃過院內,沒見到傳說中那十歲的小天才,便和聲問道:“謝文小公子可在?”

李月蘭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回話:“回公公的話,犬子謝文如今正在崇實學院進學,今日未曾歸家。”

福順公公聞言微微頷首,臉上露出理解的笑容,隨即神色一正,朗聲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桃源村謝文,聰慧敏捷,精於格物,所獻‘多功能水車’、‘脫穀機’等圖紙,構思精巧,巧奪天工,於水利灌溉、農事增效,功莫大焉。”

聽到這裡,謝廣福和李月蘭不約而同地直起了身子,眼中滿是驚喜與自豪。

院外圍觀的村民也紛紛豎起耳朵,好奇皇上會給這個才十歲的少年什麼賞賜。

“特賜
“格物童生”
功名,禦筆親題
“格物致知”
匾額一方,賜懸家宅。另賜工部見習資格,許其每年寒暑假期自由訪‘將作監’觀摩見習,賞禦製文房四寶一套,白銀千兩,以資鼓勵。望爾進學不倦,將來為國效力。欽此!”

當福順公公念出“特賜
‘格物童生’
功名”時,院外圍觀的村民中便起了一陣騷動。

待又聽到“禦筆親題‘格物致知’匾額”時,驚呼聲更是壓抑不住。

“格物童生?這可是頭回聽說!”

“文哥兒這是要出息了啊!”

“禦筆親題?老天爺,那是皇上寫的字要掛到文哥兒家?”

“這……這比中了秀才還風光啊!”

“工部?那是管天下工匠的地方吧?文哥兒能隨便進去看?”

“每年都能去宮裡見世麵!這造化……”

“瞧瞧!還是讀書有用啊!琢磨那些機巧玩意兒,竟能得皇上這般看重!”

“謝文這小子,真是給咱們村露了大臉了!”

“以後咱家娃兒,不光要認字,也得學學這格......格物!”

謝裡正激動得鬍子都在抖:“了不得,了不得!謝文這孩子,路子走寬了!這‘格物童生’可是正經功名,還能直通工部!往後咱們桃源村出的,可就不隻是種地好手,還能出官麵上的人物了!這‘格物致知’的匾額一掛,咱們村在整個雲槐縣……不,在整個州府,都得是這個!”他暗暗豎了下大拇指。

齊安站在一旁,麵上不顯,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皇上此舉,用意深遠啊!聽這聖旨的內容,這哪是童生啊?這分明是陛下親手給這謝文小子開了條通天捷徑!尋常童生算什麼?不過是個考秀才的敲門磚,秀才見了我還得作揖,還得跪。可這謝文呢?有了這‘格物童生’的名頭,他以後見了我說不定還能有個座位。嘖嘖,皇上這是明擺著告訴天下人:甭死磕四書五經了!看見沒?把這奇巧淫……啊不,把這利國利民的家夥事兒造出來,一樣能簡在帝心,平步青雲!高,實在是高!皇上這步棋,既酬了功,又育了人,還指明瞭方向。看來我這雲槐縣,不僅要出百日收這種神稻,還得出一位了不得的‘匠官’了!上次‘百日收’的摺子遞上去,吏部老王還暗示說這政績夠我挪挪窩了……呸!肯定是哪個眼紅的想撿現成的吃?升官?外調?呸!呸!呸!這時候調我走?除非把我打暈了抬出雲槐縣!”

謝秋芝聽著聖旨內容,心裡的小人兒也在瘋狂吐槽:“這格物童生?這匾額?這見習資格......不就是‘關於謝文跳過高考保送清華並獲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直通車票這件事’。救命!這哪裡是賞賜?這分明是給小文開了科技樹外掛啊!哼,這下可夠他臭屁一輩子了!”

不過吐槽歸吐槽,一股與有榮焉的驕傲感油然而生,嘴角忍不住高高揚起。

謝廣福和李月蘭心中欣慰,麵上有光,兩人齊齊叩首接旨。

“臣謝廣福/民婦李月蘭,代犬子謝文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定當督促犬子勤學上進,不負聖恩!”

福順公公將聖旨鄭重交到謝廣福手中,笑道:“謝先生,謝夫人,恭喜了。謝文小公子年紀輕輕便得聖上如此賞識,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這些賞賜,”

他指著身後太監捧著的禦製文房四寶和銀箱,“便請二位代為收下,轉交小公子。”

看著那精緻的文房四寶和沉甸甸的銀箱,村民們議論得更熱烈了:

“看看!禦賜的筆墨紙硯!”

“文哥兒這是給咱們村爭光了!”

“以後誰還敢說琢磨機巧是不務正業?”

這份獨特的恩賞,不僅讓謝家蓬蓽生輝,更在村民們心中種下了一個念頭——原來,讀書科舉之外,專精一藝同樣能得朝廷重用,能光耀門楣。

最後一道聖旨,福順公公麵向了謝裡正和所有村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