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510
謝秋芝返程桃源村
“無妨,”沈硯打斷她,目光灼灼,“我要的是心意,若是你想練字,我也可以教你......”
謝秋芝覺得三天一封信.......也算還能接受,大不了信裡胡亂編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就當練字了。
想到這兒,謝秋芝點頭。
“第三,”
他的聲音放緩,帶著一種鄭重的溫柔。
“若我因公務不在你身邊,分離期間,你需好生照顧自己,按時用飯,勿要熬夜,更不可涉險。若讓我知曉你疏忽自身,我必快馬加鞭趕回,親自‘監督’你。”
他頓了頓,補充道:
“自然,我亦會如此。每至一處,必傳書報平安,不讓你擔憂。此條,關乎彼此心安,你覺得如何?”
謝秋芝微微一怔。
這第三條,不像前兩條帶著些霸道的“算計”,反而透著真實的關心和牽掛。
她看著沈硯眼中的認真,心頭莫名一軟,彷彿被羽毛輕輕搔過。
在他專注的凝視下,她鬼使神差地,輕輕點了點頭。
“好……好吧……我、我答應你。”
沈硯終於鬆開了手。
得了自由的謝秋芝,連忙和他拉開安全距離。
“方纔聽你說,打算回桃源村了?”
沈硯狀似隨意地問道。
謝秋芝正想把村裡準備辦“十全十美宴”的熱鬨說出來,話到嘴邊猛地刹住。
自己這些天一直待在抗疫大營,也沒和家裡寫信,按理說不可能知道村裡的籌劃。
她找了個藉口:“嗯,想家了。出來這麼久,如今哥哥和你都脫離了危險,小文下個月還得去崇實學院念書,不能再耽誤。而且……我那邊估計也積壓了不少廣告畫的訂單,得回去抓緊完成。”
沈硯聞言,唇角微揚,帶著幾分瞭然的笑意打趣道:
“我知道,上個月皇上親封你為‘謝供奉’,食朝廷俸祿,即便不接這些民間畫作,也足以衣食無憂了,何苦這麼勞心。”
謝秋芝卻搖了搖頭:
“你不明白,女子立世,總不能隻靠著封賞和家族幫扶過日子,總得有自己的事情做,自己能養活自己,心裡才踏實。”
她這番話帶著現代女性獨立的觀念,悄然流露出不依附於人的傲骨。
沈硯微微一怔,再次被她這不同於尋常閨秀的見解所觸動。
心底那份欣賞與折服又深了幾分,終是鬆了口:
“好吧,你們若是回去,我派一隊玄策衛護送,務必保證你們一路平安,萬萬不可再像來時那般,隻你與謝文兩人縱馬千裡,實在讓人……提心吊膽。”
謝秋芝心裡暗暗叫苦,派人護送?
那她才麻煩呢!
本來晚上還能偷偷溜進空間舒舒服服睡一覺,這下多了這麼多“眼睛”,更讓人提心吊膽。
她暗自腹誹。
但想到沈硯也是擔憂她和謝文的人身安全,拒絕的話終究還是嚥了回去。
畢竟,站在他的立場,這樣的安排確實無可厚非。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了謝鋒的聲音,似乎正在吩咐值守的兵士:
“對,用艾草再熏一遍,仔細些,莫要留下病氣。”
話音剛落,謝鋒便掀簾走了進來,他依舊穿著那身防護用的“大白”服,隻是麵罩已經取下,臉上帶著忙碌後的疲憊。
他一進來,目光在沈硯和自家妹妹之間不著痕跡地掃過,敏銳地察覺到兩人之間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同以往的微妙。
謝秋芝見到哥哥,立刻把回家的打算又說了一遍。
謝鋒點頭,語氣帶著關懷:
“你們是該回去了。這邊情況穩定了,小文的學業耽誤不得,你一個姑孃家,長久待在這抗疫大營也不方便。”
“哥,你不跟我們一起回去嗎?”謝秋芝問。
“這邊還需要待多久?”
謝鋒歎了口氣,眉宇間帶著凝重:
“最快恐怕也要到十月中了。疫病雖然得到了控製,但後續的預防、衛生宣講,還有那些康複病患的安置,千頭萬緒,複雜得很。”
謝秋芝瞭然,抗疫確實是持久戰,急不來。
這時,沈硯開口道:“謝兄,不如你也一同回去吧。後麵的事,交給我來處理便可。”
謝鋒挑眉看向他,帶著幾分戲謔:
“你?又要審訊何潛那些叛黨,又要統籌抗疫後續,你這傷還沒好利索呢,身子吃得消嗎?要說回去,也該是你這個重傷員先回你的荷園好好將養。”
沈硯神色從容,語氣自信:
“叛黨審訊已近尾聲,自有專人負責。抗疫事務雖繁複雜多,但章程已定,按部就班即可。我的傷已無大礙,謝兄不必擔心。倒是你,頭部傷勢需要靜養,莫要留下隱患。”
謝鋒還是搖了搖頭:“我做事,向來不喜歡虎頭蛇尾。既然接手了,總要看到事情徹底了結,安置好每一個百姓,才能安心離開。”
沈硯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點了點頭:“既如此,看來我們二人,還得在這青石鎮並肩作戰一段時日了。”
第二天清晨,謝秋芝和謝文牽著追風和那匹借來的棗紅馬,在五六名玄策衛親兵的“護送”下,準備離開青石鎮。
沈硯親自送到營門口,他看著謝秋芝,聲音溫和:
“好好照顧自己,到了記得給我寫信,彆忘了咱們的約定。”
謝秋芝雖然點頭應下,心裡卻默默吐槽:
“沈老狐狸,你自己纔要好好照顧自己吧!本姑娘可沒你想的那麼脆弱……”
謝鋒也在一旁叮囑:“路上聽護衛的安排,不要亂跑。小文,照顧好你姐姐。”
謝文笑嘻嘻地應著,還不忘打趣自家大哥:
“知道啦哥!你腦袋受傷之後,怎麼變得比娘還囉嗦了!”
嘴上這麼說,但謝秋芝和謝文卻還是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然後利落地翻身上馬。
一行人馬,在晨光中,踏上了返回桃源村的路。
七日後,當風塵仆仆的一行人終於是回到了京畿道。
人還沒進村,謝秋芝和謝文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村裡的變化。
村道上往來的人流明顯稠密了許多,除了熟悉的村民,還夾雜著不少推著獨輪車、挑著擔子、趕著車馬的陌生麵孔。
看衣著打扮,多是來做工的外鄉人和前來采買的客商。
道路兩旁新栽的桃樹已然成行,幾十個工人正提著木桶挨棵澆水養護。
負責監工的一個臉熟的村民和謝秋芝、謝文打了個招呼,便繼續忙活去了。
謝秋芝騎在馬上,望著延伸向遠方的村道,發現路麵的硬化工程已基本完工,隻剩下連線官道的最後兩裡還在施工。
新鋪的碎石與磚廠淘汰下來的廢品青磚交錯鑲嵌,既平整又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