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秦漢傳奇 > 10大澤鄉起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秦漢傳奇 10大澤鄉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0大澤鄉起義

卻說陽城縣中有一農夫,姓陳名勝字涉,少時家貧,無計謀生,不得已受雇他家,做了一個耕田傭。他雖寄人籬下,充當工役,誌向卻與眾不同。一日在田內耦耕,扶犁叱牛,呼聲相應,約莫到了日昃的時候,已有些筋疲力乏,便放下犁耙,登壟坐著,望空唏噓。與他合作的傭人見他懊恨情形,還道是染了病症,禁不住疑問起來。陳勝道:“你不必問我,我若一朝得誌享受富貴,卻要汝等同去安樂,不致相忘!”傭人聽了不覺冷笑道:“你為人傭耕,與我等一樣貧賤。想甚麼富貴呢?”陳勝長歎道:“唉,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說著又歎了數聲。看看紅日西沉,乃下壟收犁牽牛歸家。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很難相信這話是從一個農民嘴裡說出來的,那簡直就是一個小學生去做高中數學題一樣。他認為那些出身高貴的人擁有的生活,底層人民照樣也可以擁有。試問一個每天種地的農民,真的知道什麼是王侯將相嗎知道他們擁有的一切是什麼嗎

曾經有一個笑話,兩個農民在一起聊天,他們覺得皇帝用的一定都是金鋤頭,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鋤頭是最尋常的物品了,由此及彼,纔有了這樣的話。但是實際上皇帝恐怕連鋤頭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因為他的生活裡是冇有這個的。所以陳勝並不知道王侯將相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朝廷下詔:“著當地官吏發遣貧民九百人充當戍卒,前往漁陽地方防備匈奴。”

地方官按名查驗,見陳勝身材長大氣宇軒昂,暗加賞識,拔充屯長。又有陽夏人吳廣軀乾與陳勝相似,也令他與陳勝併爲屯長,分領大眾同往漁陽。且發給川資,預定期限叫他們努力前去,不得在途淹留。陳、吳兩人當然應命,地方官恐他難恃,更派將尉二員監督同行。

好幾日到了大澤鄉,距漁陽城尚有數千裡,適值天雨連綿,沿途多阻。江南江北本是水鄉,大澤更為低窪,一望瀰漫如何過去?冇奈何就地駐紮,待至天色晴霽方可啟程。偏偏雨不肯停,水又增漲,惹得一班戍卒進退兩難,互生嗟怨。陳勝與吳廣原來雖不認識,現在做了同事,卻也患難與共沆瀣相投。

於是彼此密議道:“今欲往漁陽,前途遙遠,非一二月不能到達。官中期限將至,屈指計算難免逾期,秦法失期當斬,難道我等就甘心受死麼?”吳廣躍起道:“同是一死,不若逃走罷!”陳勝搖首道:“逃走也不是上策。試想你我兩人同在異地,何處可以投奔?就是有路可逃,也必遭毒手捕斬了事。走亦死,不走亦死,倒不如另圖大事,死中求生或得富貴。”吳廣矍然道:“我等無權無勢,如何可舉大事?”陳勝道:“天下苦秦已久,隻恨無力起兵。我聽說二世皇帝乃是始皇少子,例不當立。公子扶蘇年長且賢,從前屢諫始皇觸怒乃父,遂致遷調出外監領北軍。二世篡立,起意殺兄,百姓未必儘知,但聞扶蘇賢明,不聞扶蘇死狀。還有楚將項燕嘗立戰功,愛養士卒,楚人憶念勿衰,或說他已死,或說他出亡。我等如欲起事,最好托名公子扶蘇及楚將項燕,號召徒眾為天下倡。我想此地本是楚境,人人深恨秦皇,一定聞風響應前來幫助,大事便可立辦了。”

翌日上午,吳勝命部卒買魚下膳,士卒奉令往買,揀得大魚數尾,出資購歸。就中有一魚最大,腹甚膨脹,當由部卒用刀剖開,見腹中藏著帛書已是驚異。及展開一閱,書中卻有丹文,仔細審視,乃是陳勝王三字,免不得擲刀稱奇。大眾聞聲趨集,爭來看閱,果然字跡無訛,互相驚訝。當有人報知陳勝,陳勝卻喝道:“魚腹中怎得有書?汝等敢來妄言!可知朝廷**否?”部卒方纔退去,烹魚作食不消細說。但已是嘖嘖私議,疑信相參。

到了夜間,部卒雖然睡著,又談及魚腹中事,互相疑猜。忽聞有聲從外麵傳來,彷彿是狐嗥一般,大眾又覺有異,都住了口談靜悄悄地聽著。起初聲浪模糊不甚清楚,及凝神細聽,覺得一聲聲象是人語,約略可辨。告急,誰知秦廷裡麵好象冇人一般,任他如何急報,總不聞將士出援。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