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畔,她說不想官配 第136章 不起眼的三連擊
雪峰隧道對應巴布坦境內出口在一處隱蔽的山穀,山穀向外連牽數個盆地。
這裡水資源匱乏,不適合人類居住,當年夏國人突然從這裡衝出壓向巴布坦境內,一舉奠定勝利是世人無法想到的。
車隊奔行在數十年前鋪設的山路上依舊穩妥,足可見當年夏國退軍前簽定的協議依然生效。
夏國工程作業車隊下了山路,麵前是一片開闊穀地,上百輛巴布坦軍方車輛和十餘架重型直升機早早等待在這裡。
“不要緊張,調出自己的報備簽證等待確認,隻是走個過場。”
一輛掃描車逆行而來,李嬌嬌放下車窗,等掃描車擦身而過後命令張水仙向前進發。
車隊沒有受到阻礙順利駛離山穀,在山穀下分成三個佇列,分彆向南西北三個方向。
鷹潭二隊跟隨北上的車隊一路急馳,沒過多久車隊速度降了下來。
李嬌嬌放飛飛球朝車隊前方飛,同時將畫麵投屏進羋一歌的通訊儀內。
前方是巴布坦北部地區邊緣二級道路,寬十二米,承重八十噸。
現在領頭的工程車開始並行,中間一輛工程車的機械臂精準落在大坑邊濺落到路麵上的大塊基石上空,一道道紅光光線自機械臂未端發出,落到基石上,基石瞬間被切成無數碎片。
兩側工程車展開機械臂打掃地麵,將濺落四周的土石掃進坑中,形成一座土包。
集中起來的土包再次經過拍打按壓一時間不可能恢複原樣,領頭車輛的目的也不是立即修複好整體路麵,隻要能保證車隊通行即可,等車隊全部通過後自然有其他工程車停下來挖掉斷裂路麵上方的渣土,路基經過數千輛重型車輛碾壓後不需要處理,切割掉大坑邊緣斷裂帶填充特殊材料,這一片路麵會比原路麵更堅硬耐用。
科技改變生活,小範圍的修補代價不大,強如夏國也做不到全部用頂端科技鋪建路麵。
整個過程很短,車隊停留不足一分鐘再次出發。
羋一歌連下車播報的時間都沒有,她僅僅看出這個彈坑並不是很大,像是發射的炮彈目的就是破壞掉主要路段,使地麵車輛失去通行能力。
可這樣威力的攻擊並不足以使巴布坦失去戰鬥力,羋一歌不相信狼心彆居的巴布坦那個時候沒有想到借機入侵。
是什麼導致巴布坦停下蠢蠢欲動的心,選擇了擁抱和平?
羋一歌將目光投向李嬌嬌。
李嬌嬌搖搖頭,沒有解答羋一歌的疑惑,指示她擷取了一段影像進行配文後,傳送到正在直播的團隊終端。
針對巴布坦全境交通修複枯燥乏味,整體分為疏通、評測和驗收三個部分。
夏國工程隊首先要做的是讓巴布坦各個首府的主乾道和郊野聚居點連線上,半個月過去解決巴布坦民眾口糧問題排在首位。
至於電力和飲用水不著急,每個城鎮或多或少都會儲備備用能源,再不濟各家各戶將自家車子連線充電樁,暫時切斷外界電路利用逆變原理還是可以保證家庭常用電器的運轉。
有了電力等於有了一切,隻要巴布坦民眾不懶,隨便找點水源過濾後再煮開,飲水還是蠻充足的。
李嬌嬌沿路拍攝素材交給羋一歌手中,羋一歌處理好發出去,用不用的上她纔不管,她隻是臨時客串主播人員,借用播報人員的名義混進斯皮格樂地區,頂多無聊的時候露露臉,讓五人小隊受到的警戒低一些。
進入斯皮格樂高原,城鎮開始密集,被切斷的道路已經填平,輕小型車輛通行不成問題。
夏國工程隊側重點也從修複路麵轉到清除田野裡的導彈碎片,恢複土壤活性,和巴布坦斯皮格樂地區人員組織人手補種農作物。
11月10日,斯皮格樂官員邀請夏國援助負責人會麵,就夏國人道主義援助表示感謝,鷹潭二隊作為播報人員進行跟蹤報道。
會議在斯皮格樂中心城市達瓦汗舉行,因為是在巴布坦北部腹地,達瓦汗城治安良好,巴布坦軍方沒有參加,全程由斯皮格樂自行安排。
夏國援助隊作為被邀方,參會人員由三名外交人員七名乾事,兩名參會記述人員和二十名安保,共計三十二人進入會達瓦汗宮。
走完會晤流程,所有人落座。
羋一歌獨立完成裝置搭建,引導攝影飛球遊走於會廳之中進行拍攝。
李嬌嬌坐在己方外交理事馮國卿身後,掏出平板調到速記軟體,充當翻譯和速記人員。
公式化的開端沒有新意,雙方共同闡述自己國家對和平的期盼和願望,戰鬥隻會帶給民眾深痛的苦難,雙方都不希望那一天到來。
巴布坦斯皮格樂督員嚴肅批評恐怖組織對巴布坦的網路入侵,期許夏國理解斯皮格樂地區軍隊始終保持克製,沒有致使局勢擴大,同斯皮格樂一道恢複斯皮格樂地區的繁榮穩定。
馮國卿表示夏國一直致力打造全球一體化,本著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努力讓全世界大家庭衣食富足。
同時強調斯皮格樂地區與夏國血脈相連,麵臨太陽風暴異常問題,人類不得不尋找出路,夏國頂著各方壓力毅然決然將巴布坦移民一半的名額落實到斯皮格樂民眾身上,足以表明對斯皮格樂地區同胞的重視程度。
未來人類走出祖星是必然趨勢,斯皮格樂地區和夏國血出同源,雙方加強合作十分有必要。
李嬌嬌一邊通解雙方因地域差異產生的生奧詞彙,一邊快速在速記平板寫下一段段文字。
雙方對達成共識表示高度讚同,馮國卿耳垂突的一動,敏銳捕捉到身後手指連擊三次螢幕的聲音,笑著對斯皮格樂督員道:“阿杜刹先生,具體合作事項稍候由商貿局的同誌與貴方進行深度交談,茶話會以及後續事宜由我的同事們與貴方磋商。”
馮國卿請夏國駐巴布坦斯皮格樂領事館程頤同誌起身,對阿杜刹道:“程頤同誌任駐地大使以來積極促進兩地同胞相互瞭解互相交流,他的理念想必阿杜刹先生看在眼裡,接下來由他代替我完成方纔的提議,雙方也方便溝通,不用像我本人還要配備講解員。”
阿杜刹微笑應首,程頤此人他瞭解,是個正直無私的人,放在巴布坦官員體製內一點上進的機會也不會有。
但在夏國,程頤是個不可多得的駐外機構管理人員。
遠的不說,單說處理夏國投資者和斯皮格樂本地資本的關係,以及逐年增長的赴斯皮格樂旅遊的夏國遊客,每一項都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更不要說上個月衝突期間,程頤展現驚人號召力,短時間內組織人手將分散在斯皮格樂地區的夏國人員集中起來,減少雙方摩擦的可能性。
因為種種曆史遺留問題,加之巴布坦內部某些人極力挑撥,斯皮格樂地區很多人雙眼被矇蔽,高原上的斯皮格樂人十分排斥一山之隔的夏國人,幾乎忘記自己的祖宗曾經是因為什麼被驅趕出來。
能夠在動蕩期間憑個人影響力護住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夏國人,這樣維護血脈親情的衛士,阿杜刹十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