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畔,她說不想官配 第67章 大秦帝國——趙喜
萬事萬物有其律,城門的檢查類似前世高速收費站,差異在於一個收費一個查驗身份,讓人不得不感慨事物的相通性。
一百七十裡,耗時不足半個小時,這隻是羋一歌的速度,而不是其他人的極限。羋一歌持有皇城身份證明,不存在被刁難的可能。
出了檢查站,無數車輛衝天而起,消失在羋一歌眼前,看得她眼熱,羋一歌暗暗想哪天她尋到修煉功法,踏上修行道路,也能像那些人駕馭車子該多好!
修行功法大多掌握在各個修行世家手中,趙家不是沒有,但也要她能接觸到才行。
沒有相應的貢獻,一切都是妄談,她還是先過好眼下,讓便宜兒子得到那個叫趙高的趙家高祖的諒解再說。
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羋一歌開車順著道牌指引向北走。
出了城道路變窄,車速相應有了限製,羋一歌將車速控製在烈風之下,相當於時速二百裡左右,沒一會便到了印象中的鐵鋪前。
停好車走進鋪子裡麵,立即有人迎接,詢問她的來意。
羋一歌將需要打造的鐵鍋尺寸報出來,夥計默默記下後,請羋一歌先到休息區稍等。
沒有一刻鐘,羋一歌需要的東西便好了。
兩口二尺半長一尺深的鐵鍋,兩尊雙層中空銅斛鼎和一個銅爐。
銅鼎二尺見方,鼎內留空,夏日放冰冬天注入熱水,功效等同冰箱,隻是略為麻煩。
銅爐上下分離,下方放置燈油,上配備小鍋,可燉菜煮食,滿足羋一歌吃火鍋的需求。
銅鼎銅爐城售賣的有是有,隻是尺寸略小,滿足不了她的需求,羋一歌才沒有置辦。
定製的廚具前後不過一刻鐘,羋一歌沒有驚訝,得益於剛踏入修行行到的修煉者的存在,這些小東西要不了多長時間便能成型。
要不是車子空間太小,羋一歌也不會將銅斛鼎設計那麼小。
交了一百一十金,夥計幫忙將東西用軟墊包好搬到車上,羋一歌施施然回城。
回到家周茹還沒做午飯,羋一歌親自動手做了頓火鍋,婆媳倆吃的酣暢淋漓。
天黑宵禁前趙僖回來了,臉色有些落寞,羋一歌纔想起來便宜兒子還未得到趙高的諒解,註定無法參加大試。
趙梓潼那邊沒有訊息,趙高久未回府,終究不是辦法,羋一歌心想便宜兒子心裡多少有點難受,看來是時候給他找點事兒做了,省得天天悶悶不樂拉著個臉,煩死個人。
至於參加不了這次的大試,羋一歌也無能為力,誰讓過完端陽祭大秦文試便開始了。
便宜兒子錯過本屆文試是必然,除非皇權特赦,不然一點希望都沒有。
羋一歌輕咳一聲引起便宜兒子的注意,道:“僖兒錯過大試便錯過了,人不能止步不前,這幾日你用繁文簡文各默一遍六律,再默一篇簡文字貼交給娘。”
趙僖應諾,隻以為老孃關心他,讓他專心書寫文字,錯開文試日程。
而趙僖不知道的是,羋一歌準備將便宜兒子的字帖編撰成冊,沒有書卷氣的文字適合普通百姓學習,不會像大儒文墨自帶文氣容易影響百姓心境。
無論趙僖的字帖還是六律文字,羋一歌統統不打算收費,一律免費贈送大秦百姓,哪怕耗費十萬百萬金也在所不惜!
待字貼及六律刊行天下,“趙喜”之名傳到那位穿越者前輩耳中,趙高會做些什麼?!
“喜”,大秦文字傳播人,律法普及者!
相信帶著太極闖大秦的某人一定能注意到!
羋一歌手中隻有不足二十萬金,那也隻是目前。要不了多久,陳家作坊的分紅會送到皇城。
有了啟動資金,羋一歌才能開展接下來的計劃,無需多久價值低廉的加熱式雙缸直立機關車占據大秦機關車市場指日可待。
屆時金錢於她而言不過一串數字。
左有普通大眾需要的廉價車子,右有千金一輛的滿足修煉者需要的車子,等打通嶺南橡膠產業,貨行天下不是問題。
哪怕她的計劃擱淺,有人膽敢效仿她的產業,她也能對車子進行升級,達到製霸大秦機關車的目的,誰讓她背靠趙家,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次日一早,羋一歌再至趙氏驛館,找到趙梓潼商談嶺南橡膠一事。
談判很順利,大秦帝國人口眾多,雖然百姓安居一隅,耐不住人口基數龐大,總會有人需要羋一歌製造的車子。
是人就有需求,趙家也不例外,羋一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闡述趙氏支脈旁脈及各地分脈族人富足之後對宗族帶來的影響。
講訴機關車對大秦帝國各個城市的需求與市場,利潤無疑是巨大的。
最後羋一歌說願意放棄利益,賺取的五成利潤上交國庫,用來改善民生,緩解高祖壓力,三成上交宗族提高生存在貧困邊緣的族人生活條件,剩餘兩成纔是她和生產人員的。
唯一的條件就是讓族內提供生產物資和遍佈全國的族人代為銷售。
事情太大誘惑太多,趙梓潼拿不了主意,必須要上達宗族,方能給族嬸答複。
羋一歌點頭,當場書寫一份類似企劃案的文書交給趙梓潼,由他代為轉交宗族。
與宗族合作成或不成羋一歌並不在意。
成,皆大歡喜。
不成,宗族也不會吞了她的生意落下汙名,寒了天下趙氏族人的心。
她需要的無非是給自家生意過一個明路,為便宜兒子刊行天下做準備。
之後幾日,羋一歌流連皇城四周,尋訪各個印刷作坊。
功夫不負有心人,宗族的訊息還未回複,羋一歌已經找到五家能大量印刷書籍的作坊,其中包括趙氏產業。
萬事俱備,隻等便宜兒子將書稿交到她手中,羋一歌的花錢大業就能起航。
五月十五,趙僖拜完龍蛇神祗,正式將書稿遞交到老孃手裡,他已經知道老孃的計劃,對於老孃私自將他改名一事毫無怨言。
文人重名,是名利亦是名稱。
如今趙僖還沒有成名,老爹取字老孃改名,他身為人子隻能消受。
趙僖還是趙喜於他而言皆是父母恩賜,他的名字不計族譜,老孃自可一言而決。
便宜兒子的態度羋一歌很滿意,雖然對不起許婦,私自改了人家兒子的名字,但她也會讓許婦的兒子名滿大秦,想來許婦不會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