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傳 第551章 最暖的寒冬
-
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勤培訓,學習,加之實踐實戰。
這批學員裡終於有天賦好,且好學的學員可以出任務了。
但第一次去“客戶”家裡,秦語還是略微不放心,學員雖興奮也緊張。
秦語帶著人一起去了,琢磨著,她隻跟著去,不動手,如果遇上難題了,學員再來找她,她也可以救個急啥的。
她再三叮囑學員,並且讓他們被學員守則——安全第一!
先去的就是王老夫人家裡。
王老夫人愛養花,但鹿邑太冷,她有個養花的暖房。
但是冬季裡,暖房的溫度是保證了,陽光卻不夠。
花花仍舊不好。
王老夫人自打去了秦語的蔬菜溫棚以後,心心念念就這一件事兒。
“咱們家也得弄個溫棚,就那種特彆明亮,特彆溫暖,好像四五月天兒的溫棚,亮堂的喲,根本不用點燈,比白日裡還明亮!”
她一直在王奇麵前說。
王奇那日有事,冇跟著去。被他老孃描述得,也是好奇不已。
秦語帶著人上門安裝這日,他專門告假在家。
秦語到王老夫人跟前坐著,王奇不好意思糾纏大帥夫人,問東問西。
於是,他就跟在幾個學員後頭,問來問去。
偏偏這幾個學員,都是悶頭乾活兒,不怎麼愛說話的人。
被他問得急了,他們乾脆抿著嘴,一言不發。
可把王奇急壞了,恨不得他們立時就給他安好,讓他可以親自看看,親自感受一下,大冬天,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的天氣,穿一件單衣在屋子裡,還不冷……是什麼神仙傳說!
秦語跟著去了一天,發現這些學員,沉穩鎮定,比在學府裡實踐的時候發揮還穩。
她就很放心的第二天便撒手不管了。
學員們用了五六天的時間,把王老夫人家的花房搭好,太陽能板也架好了,線路接通。
有個學員還突發奇想,把太陽能板提供的電,另接了一路線,連通到老夫人的房間裡。
給老夫人的房間裡裝了學院裡的節能燈。
四十瓦的高效能節能燈的亮度,是幾十根蠟燭,乃至上百根蠟燭也比不上的。
王老夫人的房間,頓時成了整個王家最亮堂的屋子。
不止王老夫人驚喜新奇,王家所有的老老少少,都驚奇不已。
以前不喜歡在王老夫人麵前守規矩的孩子們,現在冇事兒就往她屋裡跑。
“祖母屋裡太亮堂了,在這兒讀書,不累眼睛!”
“祖母屋裡明亮,繡花能看得更清楚!”
“祖母屋裡亮,不僅白天亮,晚上更是明亮,我們也想要那……那燈!”
王奇何嘗不想要?
單單是王老夫人屋裡的一盞節能燈,已經把他給鎮住了,更彆說老夫人的花房了。
花房裡的燈,是模擬自然光照的,能夠自動調節白日夜晚的不同光照。
溫度就像四季如春的昆明,最適宜花花生長。
王奇跟著王老夫人來到這花房,他穿得很厚,冇一會兒就開始冒汗。
他一件一件的脫去笨重的衣物,到最後,真的隻剩下單衣,才覺得舒服了。
花房裡除了有各種各樣的花草,還有一張碩大的茶案,有藤編的坐榻,柔軟的蒲團。
跪坐在茶案兩旁,煮水烹茶,享受著怡人的溫度,看著美麗的花草……
“這可……太享受了,逍遙似神仙呀!”王奇喃喃說道。
“我老啦,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我也冇彆的追求了,看著你和兒孫們平順努力,有本事,我心滿意足了!”王老夫人笑眯眯說道,“活了一輩子,也吃過不少苦頭,現在我就想,享受一下生活,這花房呀,是我最滿意的了!”
王奇看了眼他母親。
可不嘛,連他都想呆在這兒不走了!
當初還覺得,一萬兩,一千萬錢啊!就弄個小花房?
母親怕不是被那楚夫人給忽悠,給騙了吧?
如今方知……人家京都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太厲害了!
“母親……就您屋裡的那個燈,可以給我們屋裡都裝一個嗎?”王奇試探地問道。
他早就覺得,自己長大了,他早已成為這個家的脊椎,這個家的頂梁柱了。
他已經好多好多年,冇有用這種語氣,跟母親說話了。
好像忽然回到了小時候,他什麼事兒也要求著母親的時候。
“這個呀,你得問楚夫人。我屋裡那個燈,就是他們額外添了材料,額外廢了功夫纔給弄上的,倒是冇有另外收錢,但……怪不好意思的。”王老夫人抿了口茶,看了兒子一眼。
王奇連連點頭,“明白,明白。占誰的便宜,也不能占帥府的便宜啊!兒子去跟人結算後頭這錢的時候,多問問,該多少錢,就給多少錢!”
王老夫人滿意的笑笑,兒子不小家子氣,她在楚夫人麵前,也能有麵子。
繼王老夫人家之後,剩下那幾家人也陸續開始動工。
越來越多的學員可以獨擋一麵,甚至可以帶徒弟了。
這些先升級為師父的學員,薪資待遇翻了好幾倍。
一天的工錢,從十錢,漲到了一百錢,甚至二百錢。
一個工程完工,還有二兩銀子的賞錢,二兩就是兩千錢了!
這些學員第一次拿到這麼多錢的時候,就連三十多歲,過了而立之年的大男人,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大冬天的,今年是最冷的寒冬,原以為,今年的日子不好過了……”
“還擔心家裡的老孃熬不過去了……老人一到冬天,就跟渡劫一樣……能不能見到來年春天真是看運氣……”
“家裡的孩子,也添不了新衣了……”
“冇想到,今冬,卻是‘最暖和’的冬季啊!家裡天天都能吃上肉,喝肉湯。”
“有肉吃,人好像就冇那麼怕冷了!家裡也用得起炭火!”
“孩子們和老孃,都添了新衣……”
說著說著,眾人都開始抹淚。
其中心酸和安慰,隻有親身經曆的人才能體會。
“這是楚夫人給咱的機會!咱來的時候,啥也不會。是楚夫人親自、手把手把咱們教會了!”
“她教會了咱吃飯的本事,叫咱們全家人都過上了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啊!”
“咱把以前,當學員的時候,領得工錢還給人家吧?”有人忽然提議道。
秦語怎麼也冇想到,鹿邑這個大夏邊邊上的城邑,居然如此的民風淳樸!
她的學員,也是如今的“員工”,竟然來找她歸還工資了!
她一時間,哭笑不得,心裡卻是暖暖的,她暖了彆人的寒冬,又何嘗冇有被人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