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的蘭花 第26章 :漢中之地
-
吳珠家搬了好幾次,最初的家,是住在一個名叫“刺兒柿”的山坡上,那地方的柿子樹長得很好,結出來的柿子又大又紅,就是柿子樹的皮粗帶刺,人要是爬上去摘柿叫爸爸的話,非被柿子樹的樹皮,紮得渾身不舒服。
輕則皮膚又刺又癢,重則麵板髮紅,像是被什麼有毒的蚊蟲叮咬過似的。
後來說刺兒柿的山坡不安全,就搬了好幾次家,吳珠記得,那時候,秦嶺的天氣就有點兒反常,以往七月份雨最大,到了那幾年,九月份也有暴雨。有時候,還會從北方飄來不散的烏雲,那叫做霧霾。
最後,搬到了距離華陽鎮大約五個山頭外的一座小山坡上。秦嶺的農家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一種是以村落組聚在一起,這樣的村落,在秦嶺的深處比較多一些,這些村落一般都沿著河而建,但是這些村子的曆史,倒不算太長久。
這一點,是吳珠的爺爺跟她說過的。
“珠娃,以前秦嶺是有土匪的,就是東北人嘴裡的鬍子。秦嶺的土匪,比東北人的鬍子要狠。鬍子求的是財,土匪在這裡是要立威的,一立威,就要見血,一見血,就要有人死的。”
爺爺說到這裡,眼睛看著前方,他似乎回憶起他在兒時聽過的故事,那時候,土匪甚至會闖入官府,他們乾過血洗官邸的事。
你會想,秦嶺深處的人家,要想躲土匪,是不是就要住在深山裡,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在山頂上建個石寨,這樣就能安居下來。
但是秦嶺又與其他的地方不一樣,不一樣就在於,這裡不是農耕的經濟。
這一點說出來可能很複雜,就是你可以在山裡種點東西,玉米是其中最好的一種作物。
另外,能種的作物大概還有兩種,馬鈴薯和蕎麥。
馬鈴薯原本產在南美洲,一個使用克丘亞語的部落,依靠著馬鈴薯的豐產,使部落的人口,得以爆發性的增漲,漸漸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可見,馬鈴薯真是的一種好食物,它的豐收竟然幫助一個部落獲得了稱霸地區的機會。
另外就是蕎麥,秦嶺的某些坡地裡,蕎麥是最適合種的植物。
但是這些食物,即使種植了也冇有辦法讓人吃上一年,那麼怎麼辦,就要打獵,打來的獵物,是用來補充蛋白質的。
這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在秦嶺深處居住,種植食物無法滿足一年的食用,同時還是缺少蛋白質,蛋白質的補充物是山中的動物。也就是說,山寨裡的人,不能把自己困守在山寨裡,地必須出去打獵,來獲得一些食物。
打獵是男人們的事,如果男人們出去打獵,那麼山寨裡隻剩下老幼婦孺,基本上冇有任何戰鬥力,土匪一旦出現,山寨是守不住的。
在這種情況下,秦嶺中很少見到山寨。即使山寨裡有足夠的男丁,看起來易守難攻,但隻要圍住山寨,就不怕寨子有被打破的那一天,因為山寨裡的守兵,在冇有食物的情況下,也隻能選擇投降。也就是說,秦嶺中的山寨是不安全的。
如果山寨是不安全的,那麼村落應該更危險吧。
古道之中,有人居住的村落,一般都是商埠。
冇錯,以儻駱古道為例,這條道路其實是從關中穿越到漢中的最短距離,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上來看,這也是最實惠的一條道路。
雖然道路艱險,但是路程短。
所以,在儻駱古道上,行走都是一些輕便卻又珍貴的貨物。
比如,在很久以前,從長安城運往蜀地的絲綢、某些珍貴到極點的瓷器,走的就是儻駱道。
在更多的時候,是蜀地向長安輸血。
到了一百多年前,蜀地依然向西安城輸送了各種各樣的物資,其中最珍貴的是藥材,包括天麻和茯苓,在西藥並不流行的時候,天麻是針對痛風和心血管病頗為重要的獨立藥材,至於茯苓,這種保健食物能夠刺激某種男性最需要的功能。
還有茶葉,蜀地的茶葉,就是通過儻駱道運往西安。
有時候,從西安城歸來的商隊,他們也會運輸一些其他的貨物,這些貨物之中,要不就是沉重的鐵器,為了不空載回去,為了讓商隊把人和驢馬的力量發揮到極限,有時候,這幫商隊們還會在回去的時候拉些煤炭。
煤炭是直接送到漢中城的。漢中就是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的,盆地中的城市,漸漸成為關中平原與蜀地之間、秦嶺之中的商業樞紐,加上漢中本身就有適合耕種農田,就形成了一個即能在生活資料上自給自足、又必不可缺的商業樞紐。
所以,有人說漢中是漢王朝的龍興之地,是因為擁有了豐富的可耕種資源,提供了糧食的種植基地;也有人說,漢中南通蜀地,在冷兵器時代,蜀地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摩天嶺上的山寨”,這個摩天嶺,恰恰就是從關中至漢中,又從漢中至蜀地的七條古道。
話說回來,我們要談的是村落。
秦嶺中的一些村落,更準確地說,是商人們的客棧。
在秦嶺深處某些河灘邊,商人們會建立起可以供商隊休息的客棧。南來北返的商隊們,也就會進入這些村落裡休息,這些村落有自己的武裝,甚至裝了小炮樓,隨時等著土匪們上門進攻。
最後要說的是,秦嶺的土匪,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做流寇。
幾人就是一隊土匪,十幾人是一批,上百人的就是大部隊,大部隊是十幾支小隊組織在一起的。
他們冇有武器優勢,土匪們的武器是木棒和鋼叉,如果要進入商人們武裝起來的村落,就必須組成上百人的部隊,這樣至少有威懾力。
吳珠的爺爺就回憶起過一件事情。
“秦嶺中的人,能夠散住在山嶺之中,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爺爺說道,“因為以前,可冇有人敢一家人住在山嶺中。”
“你問我土匪有多凶,我告訴你,我小的時候,知道這些土匪們去攻過駱河邊的一個村落。那場戰鬥,可是真凶啊。”
“土匪大概糾結了一百多人,那客棧位於河邊,地勢平坦。是不是城堡,不,不,不是城堡。就是普普通通的村子,那個村子現在還在,好像叫做瀋河村。”
“村子位於河的西邊,河上架著石板搭成的橋。河的東邊,有一些零星的耕田,儻駱道從河東穿過。”
準確地說,瀋河村是儻駱道中的、一個位於山區盆裡的小型村落,村子附近有一些可供耕種的田,但主要是有商業功能。
“是的,如果你從北側駱穀進入儻駱道,商隊行走兩至三天後,就會來到瀋河村;如果你從南側的儻河口進入古道,你也需要走上兩三天後,就能進入瀋河村。”
吳珠點了點頭,她聽明白了。
這是一個商業樞紐,被建成了一個村落,但是功能卻是純商業性的,提供給來往的商隊,一個可以休息安整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當然會受到土匪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