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妹妹被賣,我轉身打敗極品奶奶 273
二姐家的熱鬨與心事
一行人剛走到二姐家院門口,就聽見院裡傳來刨木的“沙沙”聲,混著二姐清亮的嗓門:
“靈兒,賬冊再核對一遍,可彆漏了鎮上布莊的回款!”
李四丫推開虛掩的木門,先瞧見二姐夫正坐在院角的木案前忙活,案上攤著她去年給畫的“榫卯書桌”圖紙,木屑堆旁還擺著半成型的兒童木床。
二姐係著青布圍裙,手裡攥著算盤,身旁三個姑娘圍著方桌——大女兒靈兒正低頭核對賬冊,二女兒菲兒在寫算學題,三女兒瑤兒抱著賬本給二姐念數字,最小的兒子小石頭則趴在木案邊,拿著小刨子學父親的樣子刨木塊。
“二姐,姐夫!”
三丫先喊出聲,把水果籃往石桌上一放,湊到木案前戳了戳新床的木料,
“姐夫,這床還是按四丫畫的圖紙做的?看著比上次那批更結實!”
二姐夫放下刨子,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可不是嘛,四丫那圖紙上的‘三角加固’法子,省料還穩當,鎮上大戶都來訂呢!”
二姐回頭見是她們,手裡的算盤珠子都停了,快步上前拉住李四丫的手,眼眶微紅:
“四丫!可算盼著你了!你知道這幾年我們有多想你嗎?”
她上下打量著,又摸了摸李四丫的胳膊,
“在外頭沒受委屈吧?靈兒下月成親,你能趕上真是太好了!爹孃在京都都好吧?聽說小弟弟考了進士,真好!咱們也是大官的親戚了,還有小寶進了駙馬府!咱們也是皇親國戚了!大姐還好吧?大姐也是苦儘甘來呀!”
靈兒也放下賬冊,走到李四丫跟前,臉上帶著羞赧:
“四姨,我還怕你趕不上我的親事呢。”她手裡的賬冊封皮,還是李四丫教她們做的“活頁夾”樣式,翻找起來格外方便。
五丫和六丫走進來,六丫懷裡的孩子伸著小手要去夠小石頭的刨子,兩個小家夥很快湊到一起,蹲在地上擺弄木塊。
李四丫笑著拍了拍二姐的手:
“我這不是回來了?靈兒的嫁妝,我也帶了些京都的綢緞,一會兒讓你瞧瞧。”
她目光掃過桌案上的賬冊,見上麵的記賬方式是她教的“複式記賬法”,忍不住點頭,
“靈兒和菲兒的賬算得越來越好了,比鎮上的賬房先生還利索。”
菲兒聽到誇讚,臉一紅:
“都是四姨請的女夫子教得好,還教我們認圖紙、算木料,現在幫爹管木匠鋪的賬,一點都不費勁。”
二姐拉著眾人往屋裡坐,又朝二姐夫喊:
“孩他爹,彆忙活了,先把四丫帶的那箱綢緞搬進來,再去把燉肉的火調大點!”
二姐夫應了聲,麻利地收拾好木案,轉身去搬箱子。
剛坐下,二姐就忍不住問:
“四丫,你這次回來能待半個月?那正好,靈兒的親事還有些細節要跟你商量。”
她話鋒一轉,又看向五丫和六丫,
“前幾天三混子來鬨,若不是靈兒從鎮上趕回來,拿賬冊跟他理論,五丫怕是還要受委屈!”
五丫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多虧了靈兒,不然我都不知道該咋跟他掰扯商鋪的賬。”
正說著,三丫突然拍了下大腿:
“對了二姐,四丫說想接咱們去京都團聚呢!靈兒去了京都,憑著這記賬的本事,肯定能進大商行!”
二姐手裡的茶杯頓了頓,眼神裡閃過一絲嚮往,看了眼身旁的靈兒:
“我咋不想去?常聽人說京都有帝王家的宮苑,還有能劃船的曲江池。可靈兒下月就要成親,婆家在鎮上;婉兒幫你姐夫管賬,離不開;瑤兒還小,小石頭剛啟蒙……”
她歎了口氣,
“再說,你姐夫這木匠鋪,靠著你給的圖紙,生意剛紅火起來,挪窩不方便。”
靈兒也輕輕點頭:
“四姨,我也想去京都看看,可我跟婆家說好,成親後要幫著管他們家的糧行賬,要是走了,怕是不好。”
李四丫看著二姐和靈兒眼中的遺憾,心裡微微發酸:
“二姐,靈兒,我都懂。這事不著急,你們啥時候想通了,我隨時派車來接。”
說話間,二姐夫端著一大盆燉肉走了進來,油汪汪的肉塊上撒著蔥花,香氣瞬間彌漫了整個屋子。
“開飯嘍!”
他把盆放在桌上,又陸續端來炒青菜、涼拌豆腐絲,還有一碟脆生生的醬黃瓜,最後拎來一壇自家釀的米酒。
幾個姐妹圍坐在八仙桌旁,倒上溫熱的米酒,一邊吃一邊聊。
三丫講著村裡的新鮮事,二姐說著靈兒親事的籌備細節,靈兒和菲兒偶爾插幾句賬上的事,李四丫則靜靜聽著,時不時給姐妹們夾塊燉得軟爛的肉,還逗了逗坐在懷裡的小石頭。
吃到一半,瑤兒突然跑到李四丫身邊,仰著小臉問:
“四姨,京都是不是有好多好看的園子呀?夫子說那裡有能看荷花的池塘,還有好多好看的花!”
李四丫摸了摸她的頭,溫柔地說:
“是呀,京都是有好多大園子,春天能看桃花,夏天能賞荷花,秋天還有滿樹的柿子。等你再長大些,四姨就帶你去逛,還帶你去吃京都最有名的糖糕。”
瑤兒高興地跳起來:
“好!我要跟四姨去看荷花!”
眾人都被孩子的天真逗笑,屋裡的氣氛愈發熱鬨。
夕陽透過窗欞灑進來,把每個人的臉龐都映得暖暖的,李四丫看著眼前的姐妹和孩子們,心裡滿是踏實——不管姐妹們是否願意去京都,隻要能這樣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看著她們憑著本事把日子過紅火,這份親情就永遠不會淡。
吃過飯,二姐和靈兒收拾碗筷,三丫和六丫幫忙,五丫則陪著幾個孩子在院裡數星星。
李四丫走到院門口,看著天邊漸漸暗下來的晚霞,心裡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或許不一定非要所有人都去京都,她下次回來,再給姐夫畫些新的傢俱圖紙,給靈兒的婆家糧行出出記賬的主意,幫姐妹們把日子過得更順,這份家的溫暖,就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