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親妹妹被賣,我轉身打敗極品奶奶 > 28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親妹妹被賣,我轉身打敗極品奶奶 28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東順李家莊變成狀元鎮

謝雲峰倚在院門口,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門框上磨得光滑的木紋——這門框還是當年林氏帶著幾個丫頭,一起選木料、請木匠打的。

望著眼前生機勃勃的土地,他忽然覺得,京都的朱牆琉璃再耀眼,也抵不過這裡的一草一木:車厘子葉上的晨露、地瓜藤蔓延的紋路,連空氣裡都飄著清甜的煙火氣,吸一口,心裡就格外踏實。

這踏實,是京都繁華給不了的,因為這裡藏著他和李四丫,還有李家三房姐妹們要織進歲月裡的,最綿長的牽掛。

晨光剛漫過李家村的屋脊,露水還沾在褲腳,李四丫就往車厘子園去了。

枝椏間掛著的暗紅果子上凝著白霜,她踮腳摘了顆,指尖立刻沾了清甜的汁,塞進嘴裡,酸甜味兒順著喉嚨往下滑。

這半個多月,她幾乎天天泡在田裡:蹲在壟邊數車厘子的掛果量,用手扒開土看地瓜藤的須根長得旺不旺。

剛走到園門口,就見謝雲峰牽著安兒從鎮上回來。

到屋裡寧兒跑過來,拉過安兒手跟著爹爹一起過來了!

寧兒紮著兩個小揪,手裡舉著支糖葫蘆,紅果映得小臉發亮,一看見李四丫就撒開手跑過來,糖葫蘆的糖渣掉了一路:“娘!娘!安兒哥哥說,三姨夫說,鎮上的王木匠願意來教咱做新織布機!還說要給學堂打新課桌,說要做帶抽屜的,能裝筆墨紙硯呢!”

謝雲峰笑著追上,把手裡卷著的圖紙往石桌上一鋪,紙上用硃砂畫著鎮子的輪廓,主街兩側清清楚楚標著“門市樓”三個字。他指著圖紙,指尖在墨線上敲了敲:

“我跟鎮長張浩合計了一上午,鎮上主街兩側的樓這麼建——一層用鬆木打櫃台,挑高到丈二,方便來往客商落腳歇腳;二層砌火炕,冬天燒得暖乎乎的,正好給遠來的學子住,省得他們凍手凍腳沒法讀書。他還說,要托人請縣太爺題塊‘狀元街’的匾,到時候掛在街口,多氣派!”

李四丫俯身細看圖紙,指尖輕輕點在“女紅坊”的位置,睫毛垂下來,在眼下投出小陰影:

“這裡得挨著學堂,姑娘們學繡活累了,推開窗就能聽見先生講課,想聽兩句就去旁聽,多方便。對了,我昨兒跟二妹說定了,讓她管著車厘子的買賣,她心思細,賬算得比算盤還準,上次給夥計算工錢,一分都沒差;五妹、六妹那果園子種得好,讓她們帶著村裡媳婦們打理後山的山地,種些早熟的桃杏,趕在春闈前後學子們來的時候上市,準能賣個好價錢。”

說著又想起什麼,“等大姐從京城回來,讓她也來看看,當年她帶著小寶在這院裡撿柴禾的時候,哪能想到咱村能有今天。”

正說著,李三丫挎著藥簍子從坡上下來,簍裡的柴胡、薄荷還帶著晨露,沾了不少泥土。

她把藥簍往石凳邊一放,擦了擦額角的汗:“四妹,我剛從老院回來,二姐說娘和爹爹要回李家村了,”三丫笑得合不攏嘴。

還有那幾個外村來的娃娃,又在石榴樹下背書,凍得手都紅了,我給他們熬了點薑茶,讓他們捧著碗暖身子。”

說著蹲下身,幫安兒把嘴角的糖渣擦掉,又補充道,

“對了,前兒京都來的貨郎路過,跟我唸叨,說二弟(林氏雙胞胎兒子中的進士)托人捎了話,說楊探花在京城提了咱村的織布機,好多官太太都托他下次來的時候訂幾台,說咱這機子織的布又密又軟和——這可是咱娘當年帶著咱姐妹幾個,一起琢磨著改良的機子,如今竟傳到京城去了!”

謝雲峰眼睛一亮,手掌“啪”地拍在石桌上,圖紙都震了震:“這可是好事!正好把織布坊擴一擴,改叫‘錦繡堂’,

四丫你牽頭,帶著村裡的姑娘們繡些狀元及第、杏林春燕的紋樣,官太太們準喜歡,準能賣出好價錢。

賺來的錢,咱一分不動投進學堂,給娃娃們買最好的筆墨紙硯,再請個好先生!”

“我看行。”

李四丫拿起石桌上的炭筆,在圖紙“學堂”旁邊添了個小院落,標上“聚賢堂”三個字,“還得在學堂旁蓋間‘聚賢堂’,那些來祭拜小寶狀元郎的老秀才,學問都好,請他們來講課,管他們三頓飯,再給點車馬費,他們肯定願意來。咱李家村的文脈,得讓真有學問的人來續,不能斷了——當年娘總跟咱說,‘日子要過穩,學問得紮根’,現在總算能圓孃的念想了。”

安兒啃著糖葫蘆,忽然指著遠處的山坡,含糊不清地喊:

“爹,娘,那片空地能種好多好多書嗎?就像京都的國子監一樣,先生站在台上,好多好多娃娃聽課!”

眾人都笑了,石榴樹的葉子也跟著晃,像是在跟著笑。

謝雲峰把安兒抱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肩頭,手穩穩托著他的腿:

“不止能種‘書’,還能種讓日子變好的法子。等你再大些,爹教你算車厘子的收成,娘教你看蓋房子的圖紙,咱爺倆一起把這狀元鎮建起來,好不好?到時候讓外婆(林氏)、大姨婆(李大丫)、三姨婆(李三丫)都來看看,咱把娘當年盼的日子,都過出來!”

安兒摟著謝雲峰的脖子,用力點頭,糖葫蘆的糖汁蹭在了謝雲峰的衣領上,他也不在意。

說話間,老支書拄著柺杖,腳步匆匆地來了,手裡捏著張疊得整整齊齊的字條,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

“雲峰!四丫!好訊息!剛收到縣學的信,說要派個教諭來咱村,專門幫著規劃學堂的課程,還說要給咱村學堂撥些經書!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他把字條遞給謝雲峰,手都有點抖,

“我就說你們三房這幾個娃有出息!當年林氏帶著六個丫頭,在村裡最難的時候都沒低頭,如今好了,大丫的兒子成了狀元,倆小子一個進士一個探花,你們又回來建狀元鎮,這是要讓咱村祖墳冒青煙啊!”

李四丫接過字條,指尖輕輕展開,紙上的字跡工整有力,她看著看著,指尖竟有些發顫——想起當年娘林氏半夜在煤油燈下,給六個丫頭縫衣裳、教識字,嘴裡總唸叨“要爭口氣”,如今總算爭出了頭。

陽光穿過車厘子樹的枝葉,落在圖紙上的“狀元鎮”三個字上,像鍍了層金,連墨線都亮了起來。

遠處,織布坊的機杼聲又響了起來,混著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順著風飄得很遠——那聲音裡,藏著比江南梅香更綿長的期盼,比京都繁華更踏實的未來。

李三丫看著圖紙,也忍不住歎:“真沒想到,當年咱姐妹幾個跟著娘在院裡種的那棵石榴樹,如今都長得這麼粗了,咱村也能建狀元鎮了。等大姐和倆弟弟回來,咱一大家子聚在一塊兒,好好熱鬨熱鬨!”

“走!”謝雲峰猛地捲起圖紙,眼裡閃著光,聲音都帶著勁,“咱現在就去丈量門市樓的地基,爭取開春就動工!這狀元鎮,得一針一線,織得結結實實的,不能辜負了這片地,也不能辜負了娘和姐妹們這些年的盼頭!”

李四丫點點頭,伸手牽住安兒的手,又朝李三丫招了招手:“三妹,你也一起去,幫著記記尺寸。”李三丫笑著應了,提起藥簍跟上。三人跟著老支書,往鎮上主街走去。

腳下的泥土軟軟的,沾著晨露的潮氣,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又像揣著無數個要發芽的希望。李四丫走在最前麵,看著遠處車厘子園的綠意、織布坊的炊煙,忽然覺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縷風、每一寸土,都記著娘林氏和她們六個丫頭的日子,如今,她們要在這片記滿過往的土地上,長出比往年更繁盛、更熱鬨的光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