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妹妹被賣,我轉身打敗極品奶奶 353
孃舅上門
東順,李家村。
天剛矇矇亮,李家院子裡已響起窸窣的腳步聲。
長明燈的火苗在晨光裡泛著淡金,李四丫提著銅壺添燈油時,瞥見供桌上的倒頭飯少了一角——可能是夜裡守靈的瑞澤餓極了,偷偷掰了塊充饑。
“唉!這小子,不懂規矩!”李四心裡想著搖了搖頭。
她沒作聲,轉身往廚房走,剛拐過牆角就撞上了急匆匆的張浩。
“四丫,快些準備,”
張浩聲音壓得低卻透著急,
“舅姥爺家的人快到了,先生說‘人主’臨門得全家孝子跪接,可不能失了規矩。”
李四丫心裡一緊。
爺爺的舅家在鄰縣,當年奶奶偏心,舅爺爺家就很少來。他們看不慣那時候的奶奶!
隻是沒有想到,他們到底還是得到訊息了。
她快步去找大伯,剛進堂屋就見陰陽先生正指點族人搭靈棚,青布幔帳掛得齊整,紙紮的童男童女立在靈位兩側,倒比昨日更顯肅穆。
“大伯,舅姥爺那邊來人了,先生說要跪接。”
李四丫話音剛落,院門外已傳來馬車軲轆聲,伴著幾聲蒼老的咳嗽。
李大牛忙整了整孝衫,衝身後喊了聲“都隨我來”。
兄弟幾個領著子孫們齊刷刷跪在院門口。
李四丫扶著老太太站在門內,見為首的老者拄著柺杖,由兩個中年漢子攙扶著進來,正是爺爺的表弟周老爺子。
周老爺子掃過跪在地上的孝子們,目光落在靈堂方向,眼圈一紅,卻沒哭出聲,徑直走到靈前對著牌位作了三個揖。
待他轉身,目光突然停在壽材上,眉頭猛地皺起:
“這棺木的漆水怎麼不均?我大表哥當年走時,棺木可是刷了三遍大漆的。”
李三牛臉色一白,剛要開口解釋壽材是年前備好的,周老爺子已指向供桌:
“供品也太簡薄了,這是怠慢了我姐夫?”
院子裡瞬間靜了下來,鄉親們都停下手裡的活計。
李四丫見狀上前半步,屈膝行了個禮:
“舅姥爺,不是家裡怠慢。
爺爺走得急,這些壽材供品原是按著規矩備的,隻是昨日匆忙沒來得及細整。
您老先坐,喝碗熱茶,孫輩們這就去添補妥當。”
說著她朝李秀蘭使了個眼色,李秀蘭立刻領著幾個媳婦往廚房去加供品,瑞陽則快步去鎮上木器鋪叫人來補漆。
周老爺子看著李四丫沉著的模樣,臉色稍緩,被老太太拉著坐在炕沿上:
“他舅,是我沒安排好,不怪孩子們。你姐夫臨走前還念著你呢,留下的銀票裡,特意給你備了份念想。”
周老爺看見李老太太掏出銀票,心裡莫名的難受:“姐姐,我可不是來要銀子的,當年,我家那樣困難也沒有像你似的賣孫女。”
周老爺的話,讓李老太太心裡一驚,唉,也罷,誰讓自己當年乾出那些豬狗不如的事情。
李老太太抬頭看了周老爺一眼:
“三弟,你就彆說了,那時候我真是被豬油蒙了心,才乾出那些事情,現在我都後悔死了!”
“姐!知錯就改,你們家的三房可厲害了!你知足吧!”周老爺喘氣說道!
正說著,記賬的族人匆匆進來稟報,說外鄉的表親陸續到了,還有鎮上布莊送來了幾匹藍布作挽幛。
李四丫起身去安排,她叫小姑李秀蘭和她同去,這個小姑,自從回來後,在她的紅薯粉條廠,乾活認真,做事穩妥,就是這麼大年齡了,還孤身一人。想想,以後一定留意了,幫小姑尋找一個好人家。
剛走到靈棚邊,就見來弟和盼弟正幫著給親友遞孝巾,兩人手腳麻利,見了她便笑著點頭——昨日還紅著眼圈的姑娘,此刻已全然不見怯懦。
晌午的燒紙儀式最為隆重。
周老爺子作為“人主”先上香,孝子們跟著磕頭九次,前四次默哀,第五次敬香時,李秀鳳忍不住哭出了聲,引得女眷們都紅了眼。
李四丫跪在後排,望著靈位跳動的燭火,忽然想起來,爺爺後來醒悟的樣子,
“四丫頭,爺爺對不起你們呀!雖說是你奶奶做的事情,但如果爺爺不鬆口,她也不敢呀!”
望著靈位前跳動的燭火,爺爺對她顫悔的模樣,眼淚終於落了下來,卻死死咬著唇沒出聲。
儀式結束後,廚房已擺開了席麵。
按規矩,孃舅家的人坐了上首桌,李大牛等兄弟幾個坐陪,張浩領著年輕後生們給各桌敬酒謝飯。
李四丫正幫著分菜,就聽院門外有人喊“縣上的王先生來了”。
轉頭一看,竟是爺爺生前交好的老秀才,手裡還捧著一幅寫好的輓聯。
王先生和爺爺很早就認識,據說爺爺和奶奶的親事有他的功勞,但當時也聽說奶奶賣了三房幾個丫頭。
對奶奶意見很大,開始勸說幾次,見爺爺奶奶還是老樣子,便不再來往了,認定爺爺是扶不起的阿鬥。
今天去鎮上布行買東西的老婆子,聽說李家老頭沒了的訊息,他才知道,想著畢竟認識一場,來送他一程吧!
“李老哥一生忠厚,該有此等場麵。”
王先生撫著胡須,目光掃過院裡齊心忙活的人們,
“這李家,是真的聚起來了。”
他特意看了看李四丫,這個女娃厲害呀!把李家莊變成狀元鎮,她的功勞可大著呢!
李家也都是她罩著呢!現在的李家可是人們仰望的物件!
李四丫笑著上前接輓聯,指尖觸到宣紙的微涼,心裡卻暖烘烘的。
夕陽透過靈棚的幔帳灑進來,照在每個人忙碌的身影上,長明燈的光暈在地麵鋪展開,像是爺爺溫柔的目光,籠罩著這個重新擰成一股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