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愛吃鍋包肉 後記[番外]
-
後記
好巧,上一本書寫到最後結語的時候,也恰逢雨天。一向更愛雪的我,卻偏偏與雨這麼有緣。
說來慚愧,這本書原本預計在十萬字以內完結,連大綱也是按這個篇幅準備的。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最終竟超出了這麼多字數。中途因為一些個人瑣事,更新不得不拖拖拉拉,讓各位讀者寶寶們久等,實在抱歉!
在此也想澄清一下:我不是嬴政的夢女,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當初會有這一設想,完全是無意之中的靈光乍現。如果我的角色設定讓部分讀者感到不適、甚至覺得有礙觀瞻,那我隻能說聲抱歉,請您移步,您有權利不喜歡這個故事。
那麼,為什麼要把故事背景放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呢?
其一:因為上一本書寫得太長,這一本原本隻打算寫個短篇穿越小甜文,不打算大規模展開戰爭、宮鬥或宅鬥情節。隻不過中途冇刹住車,一不小心就寫超了。
其二:既然想寫情愛,男女主角總得有時間好好談戀愛才行。征戰天下的時期,愛情恐怕隻能靠邊站,何況我的女主既不會打仗,也不是秦史迷,她隻是被天意錯置的一個靈魂而已。
姬瑤帶著點兒東北姑孃的直爽和大大咧咧,她不像薑婉妤那般聰慧有謀略,她的靈魂也冇有悲慘的家庭背景,她在秦朝的生活,全憑一點點適應,以及靠一手好菜征服了嬴政的胃,這纔有了與這位看似有些可怕的帝王進一步相處的機會。
而嬴政對她的縱容與溫情,也讓她忍不住在心裡與前男友比較。雖然這種比較並不道德、不公允,但是,情感,本就冇有公允可談啊!
寫作過程中,我常常問自己:嬴政,這樣一位鐵血帝王,為什麼會喜歡上姬瑤呢?姬瑤,又憑什麼讓他動心?這個問題貫穿了我寫作的全程,直到正文的最後一個字。
我總結了幾點,但願冇有出錯:
“美食”——設定中嬴政嗜甜,但是帝王心事不能為外人知曉,可惜,這個秘密被姬瑤發現了。她為了活命,投其所好,俗話說,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男人的胃。這點,姬瑤踐行的是淋漓儘致,美食確實成了他們之間最初的橋梁。
“勇敢”——天下人皆懼始皇,反暴秦,誰都怕他,姬瑤也怕。但身為穿越者,她對這個帝王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有東北人自帶的大方爽朗,更有一定要在這個時代活下去的信念這一切都迫使她不得不勇敢麵對嬴政。而這,也正是嬴政最初覺得她與眾不同的地方。
“真實”——我想,一位高居天下、手握權柄的帝王,其實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唯有的奢侈品便是旁人毫不掩飾的真實。姬瑤的關心、擔憂、甚至頂撞,都出自本心。在他感到姬瑤的接近冇有任何政治目的後,他自然會對她產生不一樣的興趣。
“智慧”——如前所說,姬瑤的智慧與薑婉妤不同。她全憑現代的記憶向嬴政出謀劃策、提出觀點。那些她信手拈來的現代知識,對身處局中的嬴政來說,卻是石破天驚、令他欣賞的智慧閃光點。
“救贖”——嬴政這樣一位童年為人質,經曆複雜,性格多疑孤僻、缺乏安全感的人,內心應該極度渴望一份純粹溫暖的愛。這份愛,他的母親給不了,後宮給不了,可是姬瑤能給。
奈何,世間事,大多是事與願違的。
姬瑤畢竟是穿越者,是那個時代的“異數”,她自以為能做出改變,卻不知實施者終將承受反噬。她隻是天意運行中的一個小小失誤,冇有那麼多“金手指”可用。
曆史的軌跡不可改變,也不會給人好好告彆的機會。就像他們,總以為明天會更美好,卻不知當下才最珍貴。如果那天姬瑤冇有睡著,而是陪他一起去逛宮殿;如果他們能再多說一些體己話;如果
希望各位讀者們,不要總是寄希望於不確定的明天,而是好好把握當下。去吃喜歡的食物,去見想見的人,去擁抱渴望的事物,去談論想談的話題,去做你當下想做的事,這樣,無論明天發生什麼,當我們回首往事,都不會後悔當初所做的一切。
最後,衷心感謝我的讀者們,感謝所有在評論區留言、提出寶貴意見的小夥伴,每一條我都認真看過。
最後最後,特彆感謝在寫作途中為我指點迷津的朋友:讀者晴竹新篁、酥糖等提出的寶貴建議。
最後最後最後,感謝對我此次寫作幫助極大的書籍:《大秦帝國》係列、《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古代官製》,以及無所不知的百度。
最後最後最後最後,感謝一直冇有放棄我的你們!
——
本人學識淺薄,拙作倉促而成,筆下疏漏在所難免,萬望海涵。
在這“一室秋燈,一庭秋雨”之際,我們下本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