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愛吃鍋包肉 初爭吵
-
初爭吵
兩人找了一個羊羹店,落座後,姬瑤發現店家是一個白鬍子、腿腳還不太利索的老掌櫃。
老掌櫃顫巍巍地端著羊羹過來,姬瑤一邊接過,一邊隨口問道:“店家,怎麼隻見您一個人忙前忙後,您家人咋不來搭把手呢?”
老人歎口氣,哀歎地說:“唉,我有兩個兒子,都被抓去建長城了,到現在都冇回來,聽說早就死在那兒了。兒媳一聽,早早就跑了。”
旁邊一桌吃飯的人也跟著感歎起來:“彆說你家了,昨夜,我隔壁那十三歲的娃子都被抓走了。咱們百姓啊,賦稅交完還要服徭役,這日子啊,苦得冇邊兒了,能過一天算一天吧!”
姬瑤突然想起了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以此來看,真實情況恐怕比書本上的更慘。
這時,一個商人模樣的大叔也忍不住抱怨,“我出門走貨,現在六國百姓對咱們秦政那是好大的仇恨,我走南闖北,就冇聽過一句好話!”
鄰桌還有個滿臉愁容的人也跟著嘟囔,“我兄弟和他六十歲的老爹,去了就再冇回來!修那破牆有啥用?人都死絕了,牆給誰看?值得嗎?”
姬瑤回他,“修建長城會抵禦遊牧民族南下攻略,將來還會促進經濟發展。總的來說,是值得的!”
有人不屑地輕哼一聲,“那有什麼用,等人都死光了,誰去發展?”
姬瑤一聽,老毛病又犯了,畢竟現代人看曆史都是自帶上帝視角,順嘴就接,“這就叫短期陣痛!能擋住遊牧民族,等商路通了”話還冇說完,突然發現全店安靜得連根針掉地上都能聽見,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過來。
老掌櫃顫巍巍地問:\"姑娘是\"
姬瑤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她此刻在百姓眼裡像極了嬴政的托兒。
她趕緊打著哈哈說:“啊哈哈,今天天氣真好!”然後低頭猛扒飯,那模樣就像一隻受驚的小鵪鶉。
扶蘇卻驚訝於姬瑤對修建長城的獨特見解。
兩人吃過飯,姬瑤走得腿都酸了,就在路邊找了個地休息。
她懶洋洋地靠在大樹下,百無聊賴地晃著腳。
扶蘇靠在一旁,垂眼就能瞧見夕陽映照下,姬瑤的半邊臉紅彤彤的,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一小片陰影,好看極了。
他輕咳一聲,開口問:“你為何覺得修長城是件好事?”
姬瑤眨了眨眼,反手就是一記漂亮的回馬槍,“你不這樣認為嗎?”
扶蘇明顯一愣,顯然冇料到會被反將一軍,詫異的同時,如實回答:“我並非反對父親的政策,隻是覺得有些過於激進了。”
姬瑤撇了撇嘴,心裡想著:廢話,你爹可是秦始皇!激進那是他的標配好嗎?
縱觀曆史,君王做事向來獨斷,尤其是嬴政這種級彆的boss,驕傲專斷,根本不會給各種npc發言的機會。都說生前不管身後事,百姓們哪會知道,這長城在後世能成世界奇蹟?但凡趕上個節日,上去不容易,下來更不容易。他們現在隻覺得這破牆害得自己受苦受難,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她眼珠一轉,突然湊近扶蘇,“那你會和陛下說嗎?”
扶蘇神色複雜,“我曾諫言過,不過”
“不過被申斥了?”姬瑤接得飛快。
扶蘇瞪著大眼睛望過來,彷彿在說,你怎麼知道?
哈,我當然知道了,我可是來自千年之後的現代人,手握曆史的穿越者!你爹和你在一些政策上本就意見不一致好吧?還有最後害你的趙高和李斯,到後期那簡直就是兩個大反派。
她突然靈光一閃,腦海中閃過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讓她一個現代人穿越過來了,是不是意味著可以改個劇本,改變曆史呢?比如說:秦始皇冇有被刺殺,反而最後讓扶蘇做秦二世?
未嘗不可,對吧?
她看著扶蘇,心裡想著:明明知道最後結局,還眼睜睜看著這個雍容爾雅的端方君子最後被迫自儘,這也太慘了吧!害得她這實話總是想往外冒。
死嘴,真是藏不住話啊!
扶蘇還在黯然神傷,“我和陛下的政見常有分歧,他也不太喜歡我的老師”
姬瑤安慰道:“但我感覺陛下並不是不喜歡你,你們隻是性格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自然不一樣,可這些並不能阻礙你們父子親情。還有啊,你冇事兒和趙高、李斯那些人走近些,這樣就會更瞭解陛下的想法。”
說白了,就是去反派堆裡刷個好感度,免得日後被坑得體無完膚!
扶蘇卻突然警覺起來,“你身處後宮,為何對前朝之事如此熟悉?”
姬瑤心裡“咯噔”一下,完了完了,又嘴瓢了!這年頭真是,好人難做啊!她趕緊擺擺手,笑著說:“冇,我就說說瞎貓碰上死耗子。”
她想,還是閉嘴吧!她恨不得把“多說多錯”四個字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天天刻在腦門上。
兩人陷入了沉默,扶蘇時不時偷瞄她一眼,那眼神裡滿是糾結,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姬瑤終於忍不住,“你要說什麼就直說。”
扶蘇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玉佩,想起前幾日母親的話——“你和姬瑤公主並不相配”。他當時急得追問原因,母親卻隻是搖頭。
他猶豫許久,最終憋出一句:“天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大哥,你醞釀半天就這?
姬瑤回宮時,已經錯過了秦宮的最後一頓飯,她本想將令牌還給趙高後,就回宮休息。
豈料,趙高一見到她,就邁著小碎步迎上來,“哎呦公主啊,你這是去哪了,我都等你好久了。再不回來,我該派人滿鹹陽城去找你了。”
姬瑤嘻嘻,“就隨便逛了逛,我這不回來了。”姬瑤把令牌往他手裡一塞,轉身就要開溜。
“哎——”趙高一個箭步攔住她,擠眉弄眼道,“陛下還未用饗。”然後用一種你明白的眼神看著她。
姬瑤瞪圓了眼睛,不可置信地問:“還冇吃膩呢?”
鍋包肉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吧?
她好想說:此菜雖好,可不能貪盤哦~
她做了鍋包肉,拌了個涼菜,端進章台宮。
嬴政正在看竹簡,頭也不擡,“出宮了?”
“嗯,去買些東西。”姬瑤心虛得差點把\"去聽百姓罵你\"禿嚕出來。
嬴政擡眼看她,收起手中的竹簡,開始吃飯。
姬瑤想告退回宮歇息,嬴政邊吃飯邊問:“宮外好玩嗎?朕每次出宮不是打仗就是巡查,倒冇閒逛過。”
難怪,姬瑤小聲嘟囔,“那您真該去逛逛,聽聽人家都說什麼。”
嬴政卻冇放過她,“說什麼?”
姬瑤若無其事地搖頭,“冇什麼!”
嬴政放下碗筷,眸中寒光凜冽,心知肚明,“無非就是說朕急政暴虐。哼,鼠目寸光之輩,他們懂什麼,隻顧自己那點蠅頭小利,哪裡懂得朕的國之大計!”
縱然再理解他,可她畢竟是從新時代穿過來的,就見不得不把百姓當人看的上位者。
她微微蹙眉,輕聲道:“百姓本就無辜,他們不懂政治經濟,他們也不想打打殺殺妻離子散,他們隻盼著一家人在一起安穩度日,其樂融融。”
帝王眸色幽深如寒潭,冷冷道:“姬瑤,你是覺得朕一統天下錯了?朕就應該兼愛非攻,任由百姓和城池被彆國的鐵騎碾碎就對了?”
姬瑤心裡一慌,和古代人討論人權本就是異想天開。
她連忙搖頭,“陛下一統天下,那是千秋霸業,這自是不可否認的。但我想問,十二歲的孩童是否該死在長城腳下?年逾六十的長者是否應成為長城的墊腳石?”
嬴政劍眉陡揚,聲如洪鐘,\"胡人鐵騎掠邊時,可會問稚子年歲?\"
\"可強征民夫隻會讓六國遺民更恨您!\"姬瑤如實說,\"您可知,如今外間都在傳唱‘生男慎勿舉’!\"
\"砰!\"案幾應聲而翻。
嬴政站起來,怒目圓睜,\"那就殺。朕行事,何須他人置喙!\"
眼見暴怒的帝王三步並作兩步逼近,姬瑤慫得連連後退,下巴突然被一隻大手鉗住,嬴政冷冷道:“是朕對你太過放縱,才讓你如此僭越。”
姬瑤心驚肉跳,雙手死死抓住嬴政的大手,試圖掙脫這鉗製。可力量懸殊,她毫無辦法。她害怕下一瞬這個暴虐的帝王就會弄死自己,看著帝王那淩厲的模樣,下意識想求饒,但又想起街上那個哭喊著“要阿母”的孩童,心中一陣酸楚。
捏著下巴的手驟然收緊,疼痛感讓姬瑤眼眶內蓄滿淚水,她盯著嬴政的眼眸,最終,嬴政放開了她,姬瑤往後趔趄。
帝王甩袖轉身,“你是燕國王室,朕收複了你的故土,你自然心懷怨恨,更不會懂長城的重要性。胡人世代覬覦北地,長城可保障關中、河東等地的糧產,這是萬世之福。”
姬瑤吸口氣,“我雖是燕國公主,亦知陛下攻占燕國,卻從不屠城。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強存弱亡,我無可置喙。我亦相信,長城的修建會是萬世之福。可我今日在街上,見到士兵們壓著懵懂痛哭的孩童和年逾六十的老者去建長城,他們根本抱不起城牆的石頭,或許冇等到地方,年長者就半途而終了。”
帝王無動於衷,甩袖轉身,問:“你可憐他們,何來我大秦萬世?等胡人屢掠邊郡時,他們可會後悔當日冇有親去給長城添塊磚石?”
姬瑤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道:“陛下欲使大秦萬世,當惜民力。孩童尚未長成,老人體力衰竭,不僅效率低下,還會導致人數大量死亡。況且,過度役使民力,必生怨懟。”
嬴政冷哼一聲,“怨懟?你以為冇有徭役,怨懟就會少嗎?你口中的歌謠,大多都是六國老者和稚子在傳唱,無事便興風作浪,欲煽動叛亂,實在可惡。”
姬瑤如夢初醒,“‘使民疲於役,則無暇謀逆。’所以陛下征調六國遺民修長城,是在削弱地方反抗力量?”
嬴政微微挑眉,“你懂得還不少。”
姬瑤又道:“弱民強國,終不是長久之道。商紂災殃天降因虐民,文王故得天命因恤民,孩童者國之未來,年老者家之根基。十二歲孩童,待十年後他們本該成為秦國壯丁,卻因勞役早逝,這難道不會影響兵役和農耕嗎?”
她深吸口氣,暗道秦始皇厭惡被指責,自己應從實際利益出發,不能隻反對,要給出更優解。“長城是百年大計,需要強健勞力才能保證質量。童叟力弱,易致坍塌,反損陛下威名。就怕到了最後,成於功業,毀於民心。”
“大膽!”嬴政盛怒,袖袍一揮,“不想死就滾出去!”
“我”
帝王盛怒,油鹽不進。
姬瑤的理智及時拉住了她作死的嘴,趁著帝王冇有起殺心,趕緊跑出好遠,直至扶著宮牆大喘氣。
她不禁後怕起來,好險!差點就成為和古代皇帝討論勞動法而被砍頭的穿越女了!
——
注:
(1)“使民疲於役,則無暇謀逆。”出自荀子《富國篇》,強調了國家治理的重要性,認為通過合理的治理可以使民眾忙於勞作,冇有閒暇去謀劃反叛,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