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曆史 > 秦羽蕭柔金牌小王爺 > 第249章 老翁的驚心一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秦羽蕭柔金牌小王爺 第249章 老翁的驚心一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今晚千叟宴。

所有人都覺得宴席結束,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

但駙馬爺在宴席結束後,依舊用神仙手段震撼著他們。

溫室大棚,這已不是單純能在冬季種出西瓜的問題了。

這關乎的是大魏今後的農業發展。

這關乎著今後大魏的糧食儲備和百姓們的溫飽問題。

秦羽和蕭南種出來的西瓜雖小,但解決的卻是,關乎大魏千萬萬百姓的生存問題。

所有人都拿起西瓜,品嚐了起來,又沙又甜。

在北方冬季能吃上一口西瓜,真是滿滿的幸福感。

呼.......

魏皇深吸一口氣,看著蕭南,緩緩道:這西瓜就是你要給朕的驚喜

蕭南麵帶驕傲,點點頭,冇錯,這就是兒臣要給父皇的驚喜。

魏皇喜上眉梢,臉上滿是欣慰,你和駙馬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多餘的話朕先不說了,等朕明日看過溫室大棚後,咱們再行商討。

魏皇吃著西瓜,心情是要多激動便有多激動。

他恨不得現在就跑去東宮看看,那可以在冬季種出西瓜的神奇大棚。

他也真是服了秦羽,那腦子都不知道是怎麼長的。

竟是能有這般驚世駭俗的突發奇想,而且還都有實際意義。

聽著魏皇的讚揚。

蕭南臉上滿是笑意,點頭道:是,父皇。

雖然溫室大棚是秦羽研究出來的,種西瓜的想法也是秦羽提出來的,但真正種西瓜的人是他。

這是要被載入史冊,流芳千古的。

隨後,殿中眾人開始享受著餐後水果。

在大年三十吃上幾塊西瓜,估計這說出去都冇人信。

西瓜吃完之後。

秦羽再也冇有拿什麼東西出來,震撼眾人了。

千叟宴也進入到了最重要的階段。

今日魏皇除與民同樂之外,跟老叟們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要聽一聽百姓們的心聲。

禦台上。

魏皇飲儘一盞茶後,站起身來,然後從禦台上走下來,坐到了禦階上的最後一級,十分接地氣。

諸位,今日朕就是想聽一聽鄉親們的心聲,你們有什麼樣的期盼,你們希望朕或者是朝廷能為你們做些什麼,或者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都可以提出來。

魏皇看向一旁的老叟們,緩緩開口。

這次請人是禮部負責的。

禮部尚書可是前國子監司業蘇茂德,出了名的剛正不阿。

所以禮部請人是直接拿著冊子找人,絕不會受縣衙的乾預。

這次魏皇就是讓百姓們說話,所以蘇茂德絕不會讓這次魏皇與百姓之間的對話成為麵子工程,粉飾太平。

魏皇話落。

一名兩鬢斑白的老叟站了起來,揖禮道:陛下,草民有話說。

魏皇微微點頭,來人,賜座。

隨後,在兩名小太監的攙扶下,老叟坐到了魏皇對麵的蒲團上。

陛下,草民乃京州平涼郡趙家村人,草民就想為百姓們問一句話,這土地什麼時候能重新分到我們百姓手中佃二官三主五的糧食分配方式,實在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我們百姓不要求大富大貴,也不要求山珍海味,有魚有肉,可.......可我們連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侈啊!

咱們大魏現在是冬小麥和粟米輪種,兩年三熟,一畝地小麥能產一百二十斤左右,粟米能產一百斤左右,所以一畝地兩年能產三百四十斤糧,但到我們農戶手中就隻有六十八斤糧,那就是說一年一畝地隻能分得三十四斤糧。

但一戶五口之家,在不生病,不進行商品置換等任何情況下,一天要吃七斤二兩左右的糧食,一年就是兩千六百三十斤糧。

如果這一戶五口之家,要賺夠這一年的兩千六百三十斤口糧,就需要耕種將近七十八畝的良田。

陛下!就算這一戶五口之家,有三個勞力,那......那這一年也耕不完七十八畝田啊!更何況我們連耕牛都冇有!還要服徭役!

草民就想問問陛下,我們這日子究竟應該怎麼過啊!我們這些半截子入土的老傢夥們死不足惜,但兒女們,唉......

老翁說著,長歎一聲,潸然淚下。

他實在不知道這日子,究竟要怎麼過纔好。

聽著他的話。

殿中一眾老翁們皆是眼眸濕潤,倍感淒涼。

他們的奢求真的不多,溫飽足以。

可這溫飽於他們而言,就是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蕭南聽著,眼眸冰寒,明明百姓們一年一畝地可以收穫一百七十斤糧,除三成稅賦外,百姓們還可以剩一百一十九斤糧。

明明五口之家,種二十二畝田就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種三十畝田,一年就可以富裕將近一千斤糧食。

可.......可這些該死的兼併土地的地主們,卻硬生生的將百姓們的生存保障從二十二畝,提升到了七十八畝!

他們簡直就是他孃的喪儘天良!他們就冇將百姓當人看!這群該死的王八蛋!

本宮早晚有一天,要將這群王八蛋都給砍了!真是氣死本宮了!

蕭南胸腔起伏,義憤填膺。

秦羽一臉驚訝的望著他,珠心算小能手又上線了。

周圍的公主們,倒是冇有太大的反應。

她們都知道蕭南的算學極好,也不知道這五大三粗的八尺壯漢,腦子怎麼這麼靈活。

王子皇孫和文武百官聽著老翁的話,皆是低頭不語。

老翁的第一個問題,就將所有人問的啞口無言。

是啊!

五口之家要耕七十八畝良田,才能賺夠一年的口糧,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百姓們一朝為佃戶,將永遠成為佃戶。

他們隻有不斷的向地主借糧,才能維持生計。

久而久之,百姓們就成了地主的私有財產。

一年耕種七十八畝良田才能維持生計。

但凡遇到點天災**,百姓們除家破人亡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百姓們為何要反

飯都吃不飽,不反抗又能怎麼辦

曆史上,超過九成九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百姓們餓肚子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