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絮語薄 第13章 辯論賽上
-
週一早晨的班會上,班主任李老師敲了敲講台,教室裡嘈雜的交談聲漸漸平息。
“學校決定在期中考試前舉辦一場年級辯論賽。”李老師推了推眼鏡,“文科班對陣理科班,每個班出四名辯手。”
教室裡立刻響起一陣興奮的議論聲。許蒔夕正埋頭抄寫宋煜珅筆記本上的重點公式,聽到這個訊息筆尖頓了一下。辯論?這倒是她的強項。
“我們班已經有三名同學報名。”李老師繼續說,“宋煜珅,周婷和陳浩,還差一個名額,有自願的嗎?”
教室裡一片寂靜。許蒔夕悄悄抬頭,發現好幾個同學的目光正若有若無地瞟向她。
“許蒔夕不是文科很好嗎?年級第一呢。”一個男生突然說,“讓她上啊。”
“對啊,聽說她以前在市一中經常參加辯論賽。”有人附和道。
許蒔夕感到臉頰發熱,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鋼筆。她確實喜歡辯論,但在理科班同學麵前展示文科特長,總覺得像在炫耀。
“許蒔夕。”李老師看向她,“你願意代表班級參加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包括坐在旁邊的宋煜珅。他漆黑的眸子靜靜地注視著她,看不出情緒。
“我…”許蒔夕深吸一口氣,“我可以試試。”
李老師滿意地點頭:“好,就這麼定了。第一次準備會議今天放學後在階梯教室,彆遲到。”
下課鈴響,許蒔夕剛收拾好書包,周婷就帶著兩個女生攔在她桌前。
“彆以為李老師讓你參加辯論賽就了不起了。”周婷居高臨下地看著她,“我們理科班不需要文科生來撐場麵。”
許蒔夕握緊書包帶:“我隻是想為班級出力。”
“是嗎?”周婷冷笑,“我看你是想在宋煜珅麵前表現吧?告訴你,他”
“周婷。”一個低沉的聲音打斷了她。宋煜珅不知何時回到了教室,站在門口,麵無表情地看著她們。“階梯教室已經準備好了。”
周婷瞪了許蒔夕一眼,帶著兩個女生離開了。教室裡隻剩下許蒔夕和宋煜珅兩人,空氣彷彿凝固了。
“謝謝。”許蒔夕小聲說。
宋煜珅拿起桌上的書:“不用。辯論賽是團隊活動。”
這句話聽起來冷漠,但宋煜珅卻從中聽出了一絲認可。她快步跟上已經走出教室的宋煜珅,心跳不自覺地加快了。
階梯教室裡,陳浩已經等在那裡,桌上攤開幾本資料。看到許蒔夕和宋煜珅一起進來,他挑了挑眉:“喲,我們的文科大神來了。”
許蒔夕勉強笑了笑,選了個離大家都不遠不近的位置坐下。
“辯題出來了,”陳浩指著黑板,“網絡使人更親近還是更疏遠。我們是正方,支援更親近。”
“老套的題目,”周婷推門而入,“不過對付文科班足夠了。”
宋煜珅一直冇說話,直到所有人都坐下,他纔開口:“先各自收集資料,明天彙總討論論點。”
“我有個建議,”許蒔夕鼓起勇氣說,“與其各自準備,不如先頭腦風暴一下主要論點?這樣收集資料會更有針對性。”
周婷翻了個白眼:“文科生的花架子。我們需要的是數據和案例,不是空談。”
“但辯論不僅是事實的堆砌,”許蒔夕不自覺地提高了聲音,“還需要邏輯框架和情感共鳴。我參加過很多辯論賽,評委更看重”
“好了。”宋煜珅突然打斷,“許蒔夕說得對。先確定論點框架。”
周婷難以置信地看著宋煜珅,而許蒔夕則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是宋煜珅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支援她的意見。
討論持續了兩個小時。起初,許蒔夕的文科思維與宋煜珅的理科邏輯頻頻碰撞。她強**感價值和宏觀視角,而他堅持數據支撐和因果鏈條。兩人爭論得麵紅耳赤,讓周婷和陳浩幾乎插不上話。
“社交媒體增加了人際互動的頻率,”宋煜珅指著電腦螢幕上的統計圖表,“這是客觀事實。”
“但互動頻率不等於親密程度,”許蒔夕反駁,“家人坐在一起卻各自玩手機,這算親近還是疏遠?”
宋煜珅皺起眉頭:“那隻是個彆現象,不能代表整體趨勢。”
“但辯論需要打動評委,”許蒔夕堅持道,“冰冷的數字不如一個生動的例子讓人印象深刻。”
宋煜珅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點頭:“可以結合。用數據支撐趨勢,用案例引發共鳴。”
許蒔夕眼前一亮:“對!比如先展示全球社交網絡使用時長增長的數據,再講一個跨國家庭通過視頻通話維繫感情的故事”
“然後分析這種變化的社會學意義,”宋煜珅接上她的話,“形成完整的論證鏈條。”
兩人越說越快,思路奇妙地銜接在一起,完全忘記了最初的爭執。周婷陰沉著臉在一旁記錄,而陳浩則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露出玩味的笑容。
離開學校時天已經黑了。許蒔夕發現宋煜珅走在她前麵不遠,修長的身影在路燈下拉出長長的影子。她猶豫了一下,加快腳步追了上去。
“宋煜珅!”
他停下腳步,轉身看她,臉上依舊冇什麼表情,但眼神已經不像最初那麼冷淡。
“今天的討論挺好的。”許蒔夕笨拙地說,“我覺得我們的思路很互補。”
宋煜珅點點頭:“你的辯論經驗確實有幫助。”
這句簡單的肯定讓許蒔夕心裡泛起一陣暖意。兩人並肩走在校園小路上,晚風帶著絲絲涼意,卻吹不散許蒔夕臉上的熱度。
“你為什麼喜歡辯論?”宋煜珅突然問。
許蒔夕愣了一下:“因為辯論讓我覺得自己的聲音被聽見了。在辯論場上,我可以暢所欲言,用邏輯和語言去說服彆人。”她頓了頓,“你呢?”
“邏輯遊戲。”宋煜珅簡短地回答,“像解數學題。”
許蒔夕笑了:“果然很理科生。”
宋煜珅的嘴角似乎也微微上揚,但轉瞬即逝。他們在校門口分開,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許蒔夕走出幾步,忍不住回頭,看見宋煜珅的背影在夜色中漸行漸遠,卻比初見時溫暖了許多。
接下來的一週,四人小組每天放學後都聚在一起準備辯論賽。許蒔夕負責語言組織和情感訴求部分,宋煜珅則專注於數據論證和邏輯框架。他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常常一個人剛提出想法,另一個人就能立刻接上完善。
比賽前一天,許蒔夕緊張得吃不下晚飯。她反覆翻看著團隊準備的資料,生怕遺漏任何細節。手機突然震動,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
【資料第17頁的數據需要更新,已發你郵箱。早點休息,明天見。——宋煜珅】
許蒔夕盯著這條簡訊看了足足一分鐘,心跳加速。宋煜珅居然主動給她發資訊了!她趕緊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來自宋煜珅的郵件,附件是最新的統計數據,還有一條簡短的備註:【這個數據更有說服力。】
許蒔夕回覆:【收到,謝謝!明天我們會贏的!】
發送後她立刻後悔了——“我們會贏的”聽起來是不是太自大了?但幾分鐘後,手機又震動了一下:
【嗯。】
雖然隻有一個字,但許蒔夕抱著手機在床上滾了一圈,臉上是掩不住的笑容。
【宋煜珅你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許蒔夕不解地問道。
【問老李要的,挺晚的了,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辯論。】
【好!】
許蒔夕看到這段話臉上掛著甜蜜蜜的笑容,怎麼都掩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