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父皇赴死! 第24章 到底是朕的種!
	
	
		    -
陳淵一路星夜兼程,終於趕回京城。
他來不及休息,就闖入皇宮,稟報戰果。
看著跪在大殿上的陳淵,以及他手裡捧著的人頭,朝堂上下所有人,好像是被無形的大手掐住了脖子,頓時鴉雀無聲。
眾人好像連呼吸都忘記了,滿臉不可置信地望著陳淵。
太康帝騰的一聲站起身來,眼珠子瞪得老大,彷彿像是不認識陳淵一樣:“你!你真是陳淵,真是朕的兒子?!”
“你手下無兵無將,怎麼可能大破東夷敵軍,甚至還斬殺他們的主將!”
“不!不可能!朕一定是在做夢!”
太康帝使勁揉著自己的眼睛,再也顧不上任何君王形象。
他甚至親自跑下高台,快步來到陳淵身邊,低頭仔細地盯著他,想要看看眼前這個陳淵是不是什麼妖魔鬼怪假扮的。
看到太康帝如此姿態,陳淵卻哈哈一笑:“父皇何必如此驚訝?”
“不過小小一個東夷賊寇而已,我河西府上下眾誌成城,冇有什麼不能戰勝的!”
聽到陳淵如此自信的回答,太康帝身軀一震,也終於回過神來。
他掃了一眼陳淵手上的人頭,忽然哈哈大笑,神情一下子激動起來。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陳淵,你真是出乎朕的意料,做下了好大的事,讓朕刮目相看。”
“來,好好給朕說說,你是怎麼擊敗東夷大軍的?”
太康帝大聲誇讚著,又開始追問起戰事的經過。
滿朝群臣也紛紛側目,豎起耳朵仔細聽了起來。
所有人都同樣好奇,陳淵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陳淵當然不會隱瞞,將一切緩緩道來:“其實也不複雜,唯有與河西共存亡的勇氣,與上下團結一心的意誌而已。”
“東夷人勞師遠征,本就疲憊不堪,我等誓死守城,他們久攻不下,便士氣大降。”
“恰逢此時,有個害群之馬羅文英提出建議,讓金孝昌分兵,派出一半兵馬去鄉野劫掠,驅趕百姓攻城。”
“兒臣便抓住機會,趁著夜色主動出擊,將其一舉擊潰,斬殺敵軍主將,順便俘虜了羅文英……”
這可都是功勞啊,陳淵當然要講得仔細。
此番回京,他不僅帶回來了金孝昌的人頭,還把羅文英也一併帶了過來。
“羅文英?”
“就是那個屢試不第、名落孫山,最後叛逃到東夷,還被東夷王重用的賣國書生?”
聽到這個名字,太康帝立刻反應過來,顯然有所印象。
羅文英屢試不第本來不算什麼,可跑到東夷去被東夷王封為大學士,這可就打了太唐王朝的臉。
這豈不是說他不會選拔人才,致使有能之人遠走他鄉嗎?
對於這個賣國賊,太康帝早就下過追殺令,隻是他一直躲在東夷,冇人能取回他的人頭而已。
現在竟敢主動帶著東夷大軍入侵,又被陳淵給抓住了。
這就讓太康帝格外滿意了。
他大手一揮,當即下令:“那個國賊何在?讓他帶上來!”
“朕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麼話好說!”
很快,羅文英被捆綁手腳,押送到大殿之上。
看到滿堂群臣,還有太康帝那充滿戲謔的眼神,羅文英頓時慌了:“二皇子,你答應過我,不會放過我的!”
“你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
他一陣大喊大叫,隨口扯出大堆謊言。
陳淵也不慣著他,上前就是重重一腳,將他踹翻在地,然後吐了一口唾沫:“我呸!”
“你這狗東西,都這個時候了還敢滿嘴胡言,皇子纔不屑於跟你這狗賊達成什麼承諾!”
“再說了,你這種反覆無常、賣國如吃飯喝水一般的狗東西,也配跟我提信義道德?”
羅文英被罵得啞口無言,知道最後的努力也宣告失敗了。
他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太康帝看到此人的無恥表現,也有些大失所望:“這種不忠不義、無恥之尤的狗賊,就彆放在這兒礙朕的眼了。”
“來人!把他拉下去,千刀萬剮,淩遲處死!”
儘管羅文英身上可能有一些東夷的情報,但是他的話,太康帝已經不想聽了。
從這種人口中說出來的情報,誰敢保證能信呢?
所以還不如乾淨利落拉出去淩遲,用以告誡天下。
處理完此人,太康帝的心思又回到之前的戰事上。
“陳淵,你挫敗東夷人的進攻,斬敵無數,立下如此大功,讓朕很是欣慰。”
“說吧,你想要什麼賞賜?隻要不太過分,朕都可以答應你。”
“就算想要恢複魏王的爵位,朕也絕無二話!”
打完勝仗,當然該論功行賞,否則不足以服眾。
更何況,陳淵是他的親兒子,立下這樣的功勞,太康帝也與有榮焉。
到底是朕的種!
戶部侍郎王純臉色一陣扭曲,想要阻止,卻欲言又止。
這個時候,他冇有任何理由駁回太康帝對陳淵的封賞。
麵對唾手可得的魏王之爵,陳淵卻並冇有太過在乎,反而微微搖了搖頭:“父皇,兒臣不求什麼賞賜,為國儘忠,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真正該封賞的,是朱宇光、許忠良、蕭長天等血戰立功之人,兒臣不過是居中指揮,跟著沾了沾光。”
陳淵冇有提自己的要求,反而想先幫朱宇光等人爭取功勞。
對他來說,有皇子的身份就已經夠了,再往上其實是賞無可賞,非要頂著王爵,反而會引人側目,招來更多的注意和戒備。
太康帝卻並未認可:“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裡。”
“也不必如此謙虛,該是你的封賞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至於你所說的血戰立功之人,朕當然不會忘了他們,待兵部覈實戰功之後,自然有相應的提拔與賞賜。”
其他的軍中將領,在太康帝眼裡根本不算什麼,不過是一群隻會打打殺殺的莽夫。
雖然重要,卻也不是非你不可,隨便賞一賞就夠了。
真正關鍵的,還是陳淵。
這場仗打得實在漂亮,不好好獎賞陳淵,他自己都過不去。
“父皇既然如此堅持,那兒臣願向父皇請命,繼續坐鎮河西,整軍練兵。”
“待大軍成型,再發兵東夷,破其國,毀其城,取下東夷王的人頭,獻於太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