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大道祖 第17章萬千天才爭鋒,如此纔是修仙!
張元燭手掌探出,五指間不斷變換,空氣傳來陣陣嘶鳴。
手掌隨著書籍翻動,不斷擊出。
掌擊從生疏到熟練,以極快的速度蛻變。
這一門陌生的掌法技藝,在已有的武學幫助下,被快速掌握。
天色漸漸暗淡,燭光升起。
掌中書籍,放在一旁,他站起身來。
哐當!
短刀出鞘,一抹刀光在房間內炸開。
絢爛而危險。
時而如靈蛇舞動,時而如山石傾塌,時而是殺氣四溢的征戰士兵……
四種刀法,兩種劍法,在刀光中流轉。
隨著時間流逝,各種刀法痕跡都在消失,似乎要化為一種全新的刀法。
不知過去了多久。
刀光消失,唯有一孩童靜立於中央。
呼~
張元燭吐出一口濁氣。
“還差了些,不過也算有些頭緒。”
他不知道進入仙兵穀後,將麵臨何種情況,但他知道增加自己的力量,是絕不會錯的事情。
……
另一邊,青玉舟上,一間較為寬敞的房屋內。
五道身影盤坐在蒲團上,相對而坐。
他們每一人身上都帶著一股飄逸,不染塵埃。
他們皆出自修行世家,早已經組成了一個小團體。
“宋兄,聽聞你今日為人出頭,被一肩撞退。”
“確有其事,那乞丐的武藝不差。”
宋煊麵色平淡,彷彿述說的不是自己。
“武藝?”
“哈!哈!哈!”
有人大笑出聲,滿是譏諷。
“那是我等家族最低賤仆人,才會學習的武藝嗎?”
“果然是乞丐出身。”
整個房間都回蕩著笑聲。
不知過去了多久,一道女聲徐徐傳出。
“宋兄,一介乞兒罷了,隻要開始修行,隨時都可以碾死。”
“我等自小用無數奇珍異寶洗滌身軀,每一縷血肉早已被打磨到了最好的狀態。”
“時間在我們,勿要爭一時長短!”
宋煊頷首。
“寶玉豈會與頑石相撞!”
“我知道該怎麼做。”
……
自皇女登上舟船,已過九日。
隨著在各大城池中招收弟子,青玉舟上,已有二百餘招收弟子。
並且一艘艘舟船自四麵而來,聚集在青玉舟旁。
每一艘舟船上,都彙聚了同樣數量的弟子。
所有舟船宛若一把梳子,自元國邊境而入,直線向前,將整個元朝都梳理了一遍。
“三十六戰船,若每艘戰船都招收二百餘名弟子,就是七千二百餘名弟子,宗門這是將整個元朝都搜颳了一遍。”
田浩站在一個壯碩孩童身側感慨。
張元燭雙手按著護欄,遙望著青玉舟外,一艘又一艘戰船。
一雙重瞳如同燃燒的火焰,帶著熾熱戰意。
與萬千弟子爭鋒,如此纔有趣,如此纔是修行、修道,乃至修仙。
眸光收回,內視心靈。
綠葉上迎兵令懸浮,道道光輝迸發交織而成鏡麵,其上資訊已然不同於以往。
神通主:張元燭
掌禦:【一級】迎兵令(特性:養身)
境界:凡人
功法:無
技藝:困蛟刀法、巨熊掌、三星連環箭
以困蛇刀法為基,以各種刀法、劍法精華為補充,再加上自身的感悟,創立而成的全新刀法。
他取名為困蛟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困殺蛟龍。
一旁的田浩望著身側沉默的孩童,眼眸中閃過一絲糾結。
再次開口,低聲詢問:
“元燭兄,那幾家修行弟子聯合抵製你,導致沒有人願意與我等親近。”
“這樣並不是辦法,不日入宗修行,終究……”
“你思慮過多,瞻前顧後了。”
張元燭頭顱微側,一雙重瞳盯著田浩,彷彿已經看清了其內心真正想法。
“人生也好,修行也罷,做出了抉擇就堅定走下去吧。”
“無論做何決定皆可,昔日承諾依舊有效。”
“青玉舟上,護你周全。”
手掌探出,輕拍對方肩膀。
麵對一個個潛在的敵人,感到害怕、擔心,本就是人之常情。
成年人尚且會如此,更不用說一稚童。
隻要不反過來坑害自己。
他皆可以理解!
腳步邁開,越過田浩身影,向著青玉舟另一邊走去。
自此後,兩人將不再會親近。
田浩看著張元燭漸漸遠去的背影,眼眸中糾結愈深。
懷中一塊刻著紋路的玉石,也在不斷閃爍。
手掌探入懷中,按在玉石上,腦海回想著那幾位修行世家子的話語,終究什麼都沒有說。
呼~
一口濁氣吐出。
他便向著諸多孩童聚集地而去。
不遠處,五道身影並肩而立,望著分開的張元燭、田浩。
宋煊嘴角含笑,輕拍欄杆:
“那商賈之子,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乞丐今晚皇女晚宴之事。”
“商人果然儘皆逐利,縱使將要踏上修行也無法改變。”
站在一旁的清秀女童,眉間微皺。
“宋兄,明日便將進入仙兵穀,何必節外生枝,浪費一枚傳音石。”
“一枚傳音石,便能讓那乞丐無法參加晚宴,缺少在皇女麵前露麵的機會,甚至引起皇女厭惡,當然值得。”
宋煊輕笑,手掌輕撫,神情帶著快意。
“你太謹慎了,一旦開始修行,他隻會被遠遠甩開,無需任何手段來限製。”
一旁有同行者,搖了搖頭,帶著不屑。
五人的種種算計,張元燭並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會太過在意。
這個世界,在知道有超凡力量的瞬間,他便有清晰的認知。
陰謀、算計,小道爾,唯有力量纔是根本!
張元燭立身於甲板偏僻之地,手掌隨意揮動,沒有絲毫章法。
卻是練習巨熊掌的一種技巧。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然臨近,張元燭也停下修行,向著自己房屋走去。
端坐在床鋪上,感知著迎兵令上不斷傳來的暖流。
他眉間輕皺,這些暖流此刻的作用極小,除了緩解些許疲憊以外,已經無法彌補虧空。
或者說,近一個月來,身軀自幼因為饑餓、寒冷、求存而來的虧空,早已完全彌補。
迎兵令帶來的【特性】養身,自然沒有了太大作用。
心念一動。
玉佩已經替換上了迎兵令,意識清晰很多,一些雜念也隨之消失。
他所有注意都集中在了武學技藝之上,不斷總結、尋找缺陷,再加以改正。
夜色愈加深沉,點點光輝與喧鬨在甲板上亮起。
讓沉醉修行的張元燭,睜開雙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