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10章 係統獎勵:“抗疲勞工作法”
1957年的夏夜,軍工車間的燈光比星星還亮。林建軍趴在繪圖桌上,手裡的鉛筆在“坦克履帶板滲碳工藝圖”上飛快遊走,額頭上的汗珠滴落在圖紙上,暈開一小片墨漬——這是他連續工作的第三個通宵,為了趕在月底前完成“59式坦克”配套零件的最終測試,他幾乎把車間當成了家。
“林科長,您歇會兒吧,喝口綠豆湯。”技術員趙小剛端著搪瓷缸進來,看著他布滿血絲的眼睛,心疼地說,“您都三天沒閤眼了,再這樣下去,身體該垮了!測試資料我們盯著,出不了錯。”
林建軍接過缸子,綠豆的清香驅散了些許疲憊,卻驅不散太陽穴突突的跳動。滲碳層的深度控製始終差0.05毫米,達不到軍方要求的“1.2mm±0.02mm”,這意味著履帶板的耐磨性會打折扣,在戈壁灘的複雜地形下,可能提前報廢。
“不行,這個引數必須精準。”他放下缸子,拿起計算尺,指尖因長時間用力而微微發顫,“滲碳溫度提高1c,保溫時間延長5分鐘,試試這個組合。”
趙小剛看著他蒼白的臉,還想勸,卻被林建軍眼裡的堅定堵住了話——他知道,這位技術科長對軍工質量的要求,嚴苛到近乎偏執。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腦海裡響起,帶著罕見的“關切”波動:
【檢測到宿主連續高強度工作72小時,身體機能指標出現異常(心率110次\\/分、血壓140\\/90mmhg),觸發“極限突破”獎勵機製。】
【鑒於宿主在“坦克履帶板工藝攻關”中展現的“工匠精神”,綜合評分95分,獎勵“抗疲勞工作法”(軍工級)。】
【方法解析:通過“25分鐘專注
5分鐘休息”的迴圈節奏,結合腹式呼吸、眼周按摩等技巧,可在保持80%工作效率的同時,將身體疲勞度降低60%,避免過度消耗。】
一股暖流瞬間從眉心擴散至全身,像被注入了一股清泉。林建軍按照係統提示的“腹式呼吸法”深吸一口氣,再緩緩撥出,重複三次後,太陽穴的跳動竟然真的平緩了許多,眼前的圖紙也不再發花。
“25分鐘專注……”他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鐘,“趙小剛,給我定個時,25分鐘後提醒我。”
25分鐘後,鬨鐘響起時,林建軍恰好算出了新的“碳勢控製曲線”,筆尖在“1.21mm”處重重一點——這次的引數,完美落在了合格區間。他閉上眼睛,按係統教的方法按摩眼周穴位,酸脹感立刻緩解了不少。
“神了!”趙小剛看著新曲線,眼睛亮了,“科長,您這一休息,思路全通了!”
林建軍笑了笑,這才感覺到餓。他拿出蘇嵐早上送來的饅頭,就著綠豆湯吃起來,心裡清楚,這不是巧合——係統獎勵的“抗疲勞工作法”,不僅保住了他的身體,更保住了關鍵的技術突破。
【叮!】
【“抗疲勞工作法”首次應用成功,工作效率提升30%,疲勞恢複速度加快50%。】
【“滲碳工藝引數”優化完成,履帶板耐磨效能達標,軍工驗收通過率提升至100%。】
第二天一早,測試報告出來了:滲碳層深度1.20mm,硬度hrc58,完全符合軍方標準。當趙小剛把報告送到廠長辦公室時,劉建國正在接待軍區代表,看到資料,激動地拍著桌子:“好小子!林建軍真是咱們廠的寶貝!這引數,比蘇聯專家給的還精準!”
軍區代表當場拍板:“這批履帶板我們全要了!告訴林科長,月底前交貨,軍區給你們請功!”
訊息傳回車間,林建軍卻沒太多興奮,他正趴在桌上打盹——這是“抗疲勞工作法”的關鍵環節:25分鐘高效工作後,必須5分鐘深度休息,哪怕隻是眯一會兒。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他臉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陰影,難得顯出幾分疲憊的柔和。
【叮!】
【“軍工訂單”圓滿完成,獲軍區“技術協作先進單位”錦旗,獎勵科研經費3萬元,係統積分
500。】
【“抗疲勞工作法”效果評估:超額達成預期,解鎖“高強度技術攻關模式”,為後續“大躍進”期間的連續作戰奠定基礎。】
林建軍醒來時,車間裡一片歡騰,工人們正在掛“向林科長學習”的標語。他揉了揉眼睛,拿起新的任務單——廠長剛給他派了新活:研發“60式裝甲車”的履帶鏈節,要求比坦克履帶更輕便,強度卻不能降低。
“劉科長,這是蘇聯的‘輕量化設計手冊’,您看看有用沒?”趙小剛遞過來一本厚厚的俄文書,上麵有密密麻麻的批註。
林建軍翻開手冊,結合“抗疲勞工作法”帶來的清晰思路,很快找到了突破口:“把鏈節的截麵改成‘工字形’,重量減輕15%,強度反而能提升5%,用我們新研發的鉻鉬合金鋼,正好合適。”
他拿起筆,繪圖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一倍,線條流暢而精準,沒有絲毫猶豫——這就是“抗疲勞工作法”的妙處,不僅保護身體,更能保持大腦的高速運轉。
傍晚回家屬區時,林建軍的腳步輕快了許多。蘇嵐正在院子裡澆菜,看到他回來,直起身擦了擦汗:“聽說你們的履帶板通過驗收了?我燉了雞湯,給你補補。”
屋裡飄出濃鬱的香味,林建軍放下工具包,把臉埋在蘇嵐的發間,深深吸了口氣——這是他對抗疲勞最好的“良藥”。“明天可能不回來,新任務有點急。”
“我給你準備了乾糧和鹹菜,放在包裡了。”蘇嵐的聲音溫柔,“彆硬撐,累了就歇歇,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林建軍點點頭,心裡暖暖的。他知道,自己能在車間連軸轉,離不開這個穩固的後方。
【叮!】
【檢測到“家庭支援”對“抗疲勞工作法”的強化效果,身心恢複速度提升20%,家庭幸福度指數
10。】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去四合院取之前落在耳房的“鏈節強度計算公式”。剛進中院,就看到閻埠貴蹲在門口,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看到他就迎上來:“建軍,聽說你又立大功了?真是年輕有為!我家二小子想跟你學學繪圖,你看……”
“讓他去廠裡夜校報名,係統學習比我單獨教有用。”林建軍的語氣平淡,腳步沒停——他現在的時間,每一分鐘都按“25分鐘專注
5分鐘休息”規劃,沒空應付院裡的閒雜事。
路過賈家時,門虛掩著,賈張氏正和秦淮茹吵架,聲音尖利:“那點煤你都捨不得?我看你就是盼著我死!”秦淮茹的哭聲斷斷續續,夾雜著棒梗的哭鬨,亂成一團。
林建軍的眉頭皺了皺,卻沒停下腳步。係統的提示音適時響起:
【檢測到“四合院負麵情緒場”,對宿主乾擾度:5%(已降至可忽略水平)。】
【“抗疲勞工作法”延伸效果:自動過濾低價值資訊,專注度不受無關乾擾。】
他走進耳房,迅速找到公式,鎖門離開時,院裡的爭吵還在繼續。傻柱站在門口,看著他的背影,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話——他最近也在反思,是不是該像林建軍那樣,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院裡的是非。
林建軍回到車間時,夜色已深。新的圖紙攤在桌上,“工字形鏈節”的設計躍然紙上,旁邊標注著精確的尺寸和材料引數。他喝了口蘇嵐準備的雞湯,啟動“抗疲勞工作法”的第一個迴圈:專注繪圖,25分鐘。
車間的機器轟鳴聲彷彿成了背景音樂,林建軍的世界裡,隻剩下圖紙、引數和對技術的極致追求。他知道,“大躍進”的浪潮即將來臨,工廠會有更多艱巨的任務,而他有“抗疲勞工作法”,有穩固的家庭,有過硬的技術,足以應對一切挑戰。
至於四合院的那些“禽獸”們,還在為幾兩煤、幾塊菜互相算計,他們的世界永遠停留在那方小小的院子裡,而他的戰場,早已擴充套件到更廣闊的天地——從坦克履帶板到裝甲車鏈節,從車間的機床到國防的鋼鐵長城,每一個零件,都是他為國家強大打下的堅實基石。
【叮!】
【“抗疲勞工作法”應用成效顯著,觸發“技術先鋒”稱號,獲工廠“特級技術津貼”,每月增加20元工資。】
【“訓禽”進度:88%,四合院乾擾因素進一步弱化,主角技術權威地位穩固。】
林建軍放下筆,看著牆上的掛鐘,正好25分鐘。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工廠的燈火,深深吸了口氣——下一個25分鐘,即將開始。在這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他的每一分專注,每一次突破,都在為這個國家的崛起,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