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3章 聾老太太的“試探”
軋鋼廠的刀具難題解決後,林建軍在車間的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工人們不再把他當普通學徒看待,遇到技術問題總愛找他商量;趙主任更是把他當成重點培養物件,時不時讓他跟著參與一些技術革新的小專案;連一向嚴厲的王師傅,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幾分讚許,開始教他更複雜的鉗工技巧。
這種變化,自然也傳到了四合院。
院裡的人看林建軍的眼神,多了幾分敬畏和好奇。閻埠貴不再總想著從他這裡換糧票,偶爾還會主動跟他討論幾句“代數題”;傻柱雖然還是對他有點彆扭,但至少沒再找他麻煩;就連賈張氏,也收斂了不少,見了他雖然還是沒好臉色,但總算不敢再故意找茬了。
隻有易中海,似乎對他更加“關注”了。
這天傍晚,林建軍剛從廠裡回來,正準備用自己的新灶台做晚飯,就看到易中海陪著一個老太太朝他這邊走來。
那老太太年紀很大了,頭發全白了,梳成一個小小的發髻,臉上布滿了皺紋,眼睛卻很有神,閃爍著精明的光。她穿著一件半舊的深色棉襖,拄著一根磨得發亮的柺杖,走路慢悠悠的,正是院裡輩分最高的聾老太太。
林建軍心裡咯噔一下。
他在原主的記憶裡見過這位聾老太太。據說她無兒無女,年輕時守過寡,後來被廠裡安排住進四合院,靠著軋鋼廠的撫卹金生活,院裡的大爺們都對她十分尊敬,尤其是易中海,幾乎把她當成親媽伺候。
但林建軍知道,這位老太太可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她耳朵雖然有點聾,但心裡跟明鏡似的,誰好誰壞,誰能利用,誰不能得罪,門兒清。易中海之所以對她這麼好,很大程度上是想讓她在自己老了之後,幫著“道德綁架”傻柱給自己養老。
現在,易中海帶著她來找自己,肯定沒好事。
“建軍,忙著呢?”易中海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指著身邊的聾老太太,“這是院裡的聾老太太,你剛來,可能還沒見過。老太太聽說你在廠裡表現不錯,想過來看看你。”
聾老太太“啊啊”地應著,眼睛卻在林建軍的新灶台上打轉,又瞟了瞟牆角的糧缸,嘴角微微動了動,像是在盤算著什麼。
“老太太好。”林建軍連忙放下手裡的玉米麵,禮貌地打招呼。他知道老太太耳朵不好,特意提高了音量。
“哎,好孩子,好孩子。”聾老太太笑眯眯地說,聲音有點沙啞,“我聽一大爺說,你是個好小夥子,能乾,還懂事。不像院裡那些不爭氣的,就知道窩裡鬥。”
她說著,用柺杖輕輕敲了敲地麵,眼睛卻一直往林建軍的灶台瞟,像是對那口新鍋很感興趣。
易中海在一旁幫腔:“是啊,建軍這孩子確實不錯,剛來時還瘦瘦小小的,現在看著結實多了。廠裡發的獎勵,也沒亂花,都攢著,是個會過日子的。”
他的話看似在誇林建軍,實則在給聾老太太遞話——這小子手裡有糧有錢。
林建軍心裡冷笑,這倆人一唱一和,演得還真像那麼回事。他不動聲色地往灶台前站了站,擋住了聾老太太看向糧缸的視線,笑著說:“都是師傅們教得好,廠裡照顧得好。我一個年輕人,少吃點苦不算什麼。”
“哎,話不能這麼說。”聾老太太突然提高了音量,像是沒聽清林建軍的話,又像是故意說給易中海聽,“年輕人是得吃苦,但也得有口熱乎飯吃啊。你看我這老婆子,年紀大了,牙口不好,想吃點軟和的都難。院裡的人是不少,可誰真把我當回事啊?也就一大爺,還能時不時給我送點窩窩……”
她的話裡充滿了抱怨和暗示,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林建軍手裡的玉米麵袋子。
林建軍算是聽明白了。這老太太是來“討飯”的,或者說,是來試探他的底線,看他願不願意像易中海那樣“孝敬”她。
他心裡有點不舒服。敬老愛幼是美德,但這種帶著算計的“乞討”,他不接受。尤其是想到易中海把老太太當成“養老工具”,利用她的身份來道德綁架彆人,就更覺得反感。
“老太太您說笑了,”林建軍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憨厚”笑容,“一大爺那麼孝順,您肯定餓不著。再說,街道辦和廠裡也經常給您送東西,您的日子比我們好多了。”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玉米麵,往鍋裡倒了一些,又添了水,開始生火做飯。動作自然,像是沒聽懂聾老太太的暗示。
“唉,好什麼好啊……”聾老太太歎了口氣,拄著柺杖往前走了兩步,幾乎要貼到灶台邊,“你看這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我那屋子四處漏風,連點像樣的煤都沒有,晚上凍得睡不著覺……”
她的聲音越來越大,帶著點委屈,引得前院和中院的幾個鄰居都探出頭來看熱鬨。
易中海適時地歎了口氣,對林建軍說:“建軍啊,老太太年紀大了,確實不容易。你看……你剛得了獎勵,手裡應該寬裕點,能不能……”
“一大爺,”林建軍打斷他,語氣依舊恭敬,但態度很堅定,“我知道老太太不容易,我也想幫忙。但我真的沒什麼多餘的東西。您看,我這鍋裡煮的是玉米麵糊糊,糧缸裡的糧,省著吃剛夠我自己吃到發工資。煤球也是定量的,不敢多燒。”
他指了指鍋裡翻滾的糊糊,又拍了拍牆角的煤堆,示意自己確實不寬裕。
這話說得坦誠,又帶著點無奈,讓易中海和聾老太太都不好再逼他。
聾老太太的臉色有點不好看了,她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這麼“不開竅”,自己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居然還裝糊塗。她“哼”了一聲,用柺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麵:“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越來越不懂事了。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是搶著幫忙,哪像現在……”
她的話裡帶著明顯的指責,眼神也變得銳利起來,直勾勾地盯著林建軍,像是想用氣勢壓倒他。
周圍的鄰居也開始竊竊私語。
“建軍這孩子,是不是有點太較真了?”
“就是,老太太都開口了,多少給點麵子啊……”
“不過話說回來,他一個孤兒,也不容易……”
林建軍假裝沒聽到這些議論,繼續攪動著鍋裡的糊糊,臉上帶著歉意的笑容:“老太太,真對不住,不是我不幫您,是我實在沒這個能力。等我以後工資漲了,手裡寬裕了,肯定給您送點好吃的過去。”
他把“以後”兩個字說得很重,算是給了老太太一個台階,也表明瞭自己現在不會“孝敬”的態度。
聾老太太看著林建軍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知道再糾纏下去也沒用,反而會失了自己的身份。她重重地“哼”了一聲,轉過身,對易中海說:“一大爺,咱們走吧,彆在這兒耽誤人家做飯了。”
“哎,好。”易中海連忙扶著她,臨走前還不忘對林建軍說,“建軍啊,老太太年紀大了,說話直,你彆往心裡去。”
“我知道,一大爺。”林建軍笑著點頭,目送他們離開。
看著易中海扶著聾老太太走遠,林建軍才鬆了口氣。這老太太,比賈張氏難對付多了——她不像賈張氏那樣撒潑打滾,而是用“輩分”和“道德”當武器,讓你不得不屈服。幸好他早有準備,不然今天還真不好收場。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他腦海裡響起:
【檢測到宿主成功應對“道德綁架型”長輩試探,堅守自身原則的同時保持禮貌,展現出成熟的處事能力,完成特殊任務“巧對老狐狸”。】
【任務獎勵:“機械維修基礎(通用)”——包含自行車、縫紉機、小型電機等常見機械的維修技巧,提升生存技能。】
林建軍眼睛一亮,這個獎勵太實用了!
在這個年代,會修機械的人可是“香餑餑”。無論是修自行車、縫紉機,還是廠裡的小型電機,都能額外賺點外快,還能積累人脈。這比直接給物資有用多了。
他立刻集中意念,腦海裡瞬間多了許多關於機械維修的知識——從自行車的鏈條保養,到縫紉機的齒輪調整,再到小型電機的故障排查,條理清晰,簡單易懂,彷彿他天生就會這些。
“太好了!”林建軍忍不住低呼一聲,感覺自己的生存技能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晚飯時,林建軍喝著熱乎乎的玉米糊糊,心裡美滋滋的。雖然剛才被聾老太太和易中海攪得有點不愉快,但總體來說,還是收獲滿滿。
他知道,經過今天這事,易中海和聾老太太肯定會對他有新的認識——這個年輕人,尊敬長輩,但也有自己的底線,想從他這裡占便宜,沒那麼容易。
而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與此同時,易中海扶著聾老太太回到她的屋裡(老太太住的是中院最好的一間正房,是廠裡特批的),剛關上門,聾老太太就摘下了一直戴在耳朵上的棉花球(原來她的耳朵沒那麼聾,平時塞著棉花球裝聾)。
“這小子,滑頭得很。”聾老太太坐在炕沿上,拿起桌上的一個窩窩,咬了一口,語氣不滿地說,“我把話都說到那份上了,他居然還裝糊塗,一點表示都沒有。”
易中海歎了口氣,給她倒了杯熱水:“這孩子是跟彆人不一樣,心思重,有主見,不容易拿捏。”
“不容易拿捏也得拿捏。”聾老太太放下窩窩,眼神銳利,“你看他在廠裡那勁頭,將來肯定有出息。現在不把關係處好,等他真發達了,想讓他給你養老,難!”
易中海沉默了。他確實有讓林建軍給自己養老的想法——傻柱雖然聽話,但太衝動,容易被秦淮茹一家拖累;林建軍聰明、穩重,又有技術,顯然是更好的人選。但今天看來,這人選,比他想象中難搞定多了。
“慢慢來,不急。”易中海緩緩說道,“他剛進廠裡,根基還不穩,總有求到咱們的時候。到時候再慢慢引導,總能讓他明白‘尊老’的道理。”
聾老太太“哼”了一聲,沒再說話,拿起窩窩繼續吃,但眼神裡卻多了幾分算計。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進來,照亮了屋裡的陳設,也照亮了兩個各懷心思的人。
而在不遠處的耳房裡,林建軍正對著係統獎勵的“機械維修基礎”知識研究得入迷。他不知道易中海和聾老太太的算計,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他知道,在這個四合院裡,想獨善其身很難,但隻要他足夠強大,足夠聰明,守住自己的底線,就沒有人能強迫他做不願意做的事。
鍋裡的玉米糊糊還在冒著熱氣,散發著淡淡的香味。林建軍舀起一勺,慢慢喝著,心裡一片平靜。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要繼續在軋鋼廠好好學習技術,也要在這個複雜的四合院裡,繼續守護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至於那些想算計他的人,就讓他們放馬過來吧。他接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