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3章 軍功兌換,坦克技術藍圖
三等功的軍功章被林建軍小心地彆在棉衣內側,冰冷的金屬貼著胸口,卻像一團火,灼燒著他的熱血。自從係統解鎖“軍功兌換”功能後,他就一直在期待這一刻——這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換取技術藍圖的“硬通貨”。
坑道裡的油燈忽明忽暗,戰士們大多已經睡熟,隻有值崗的哨兵腳步聲在遠處回蕩。林建軍蜷縮在睡袋裡,借著微弱的光線,集中意念呼喚係統,眼前立刻浮現出半透明的兌換麵板,上麵的選項在火光中閃爍著微光:
【當前可兌換選項(三等功級):】
【1.
戰場機械維修進階技巧(含裝甲車輛應急搶修方案)】
【2.
壓縮餅乾一箱(100塊,高能壓縮,保質期1年)】
【3.
俄語軍事術語手冊(進階版,含坦克、火炮專業詞彙)】
【4.
t-34坦克簡易維修手冊(全綵圖解版)】
林建軍的目光在選項上逡巡,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膝蓋。壓縮餅乾能解燃眉之急,但他更看重長遠價值;俄語手冊實用,卻不及技術資料稀缺;最終,他的視線停留在了“t-34坦克簡易維修手冊”上——不,不對,係統麵板最下方還有一行小字:“更多隱藏選項可通過‘深度兌換’解鎖”。
“深度兌換。”林建軍在心裡默唸。
麵板瞬間重新整理,一個全新的選項彈了出來,帶著醒目的紅色標記:
【隱藏選項:t-34坦克改進藍圖(初級)——消耗1次三等功軍功,可獲得發動機功率提升10%、履帶耐磨性增強15%的關鍵引數及結構示意圖,含蘇聯軍工部門未公開的優化方案。】
林建軍的呼吸驟然急促。t-34坦克是當前誌願軍裝甲部隊的主力裝備,火力猛、機動性強,但也存在明顯短板:發動機在低溫環境下功率衰減嚴重,履帶容易被凍土磨損。這張改進藍圖,簡直是為誌願軍量身定做的!
“兌換!”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確認。
【叮!軍功兌換成功!“t-34坦克改進藍圖(初級)”已存入係統空間,附帶“引數解析說明”一份。】
一股資訊流湧入腦海,藍圖的細節在眼前清晰展開:發動機的噴油嘴角度需調整3度,活塞環材質應更換為含鎳合金,履帶板表麵需增加菱形防滑紋……這些看似微小的改動,背後是無數次試驗積累的軍工智慧。林建軍甚至能看到藍圖邊角處用俄文標注的“1949年試驗版”字樣,顯然是蘇聯尚未大規模應用的技術。
“這玩意兒要是能送回國內……”林建軍攥緊了拳頭,心臟砰砰直跳。新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坦克製造更是從零起步,這張藍圖不僅能提升誌願軍的裝備效能,更能為國內的坦克研發提供關鍵參考,至少能少走三年彎路。
“咋了?睡不著?”趙大勇翻了個身,揉著眼睛坐起來,後背的繃帶在月光下泛著白,“是不是凍著了?我這兒還有件多餘的棉衣。”
“不是,”林建軍壓低聲音,把藍圖從係統空間取出——此刻它已變成一本厚厚的牛皮紙手冊,封麵上印著紅星和齒輪圖案,看起來與普通軍手冊無異,“你看這個。”
趙大勇湊過來看了幾眼,撓撓頭:“這不是坦克圖紙嗎?跟咱們修的t-34好像不太一樣。”
“是改進版的。”林建軍指著發動機引數,“按這個改,坦克能跑得更快,履帶也更耐磨,特彆適合朝鮮的地形。”
趙大勇眼睛一亮:“那趕緊給上麵送啊!有這寶貝,咱們的坦克就能把美國鬼子的巴頓坦克揍得找不著北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林建軍合上手冊,“但這藍圖涉及蘇聯的技術機密,直接上報恐怕會有麻煩,得找個穩妥的方式。”
他想到了安德烈顧問。作為蘇聯派駐的軍械專家,安德烈不僅懂技術,更清楚中蘇之間的技術合作邊界。由他出麵轉遞,既能保證藍圖的真實性,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找到正在檢查裝備的安德烈,把手冊遞了過去:“顧問同誌,這是我根據戰場維修經驗,結合咱們的t-34效能資料,總結出的一點改進想法,您幫我看看有沒有道理。”
他刻意隱瞞了藍圖的來源——在這個年代,“係統”這種超自然存在,說出來隻會引來麻煩。
安德烈起初漫不經心地翻著,可越往後看,眉頭皺得越緊,藍眼睛裡漸漸燃起震驚的光芒。當看到發動機噴油嘴的優化方案時,他猛地抬起頭,死死盯著林建軍:“這……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算是吧。”林建軍含糊其辭,“修得多了,就琢磨出點門道,可能不太成熟……”
“成熟?這簡直是天才的構想!”安德烈激動地用俄語大喊,聲音引來周圍戰士的側目。他指著履帶改進示意圖,語速飛快,“我們的設計師研究了三年都沒解決的低溫磨損問題,你竟然用這麼簡單的方法就……不可思議!”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失態,清了清嗓子,改用生硬的中文說:“林同誌,這份方案非常重要,我必須立刻向莫斯科彙報,同時轉交給你們的軍工部門。你同意嗎?”
“當然同意。”林建軍要的就是這個結果,“這本來就是為了提升誌願軍的戰鬥力,能派上用場就好。”
安德烈深深看了他一眼,眼神複雜——他顯然不信這是一個年輕學徒能憑空琢磨出來的,但此刻也顧不上追問,抱著手冊就匆匆走向通訊帳篷。
王鐵牛湊過來,捅了捅林建軍的胳膊:“這藍圖真有那麼神?能讓安德烈那老毛子這麼激動?”
“應該吧。”林建軍笑了笑,“至少能讓咱們的坦克少出點故障。”
【叮!檢測到宿主將關鍵技術轉化為實際戰鬥力,推動“科技報國”支線任務進展,獲得獎勵:“軍工信任度
10”——可優先獲取中蘇軍工合作資訊;“基礎材料學(金屬篇)”——為後續研發奠定理論基礎。】
林建軍心中一暖。係統的獎勵總是精準地指向他的需求,基礎材料學正是他目前欠缺的——光有藍圖不夠,還得知道用什麼材料實現。
下午,團部的通訊員突然來到維修連,指名要見林建軍。當他跟著通訊員走進團部帳篷時,發現裡麵坐滿了人:團長、政委、後勤部長,還有安德烈和幾位戴著眼鏡的技術軍官,氣氛嚴肅得讓人心跳加速。
“林建軍同誌,坐。”團長指了指麵前的小馬紮,開門見山,“安德烈顧問轉來的t-34改進方案,我們已經看過了,非常出色!總部命令,讓你詳細說明方案的技術細節,配合軍工部門儘快落地實施。”
林建軍定了定神,從基礎原理講起,結合係統獎勵的“基礎材料學”知識,解釋為什麼選擇含鎳合金、菱形防滑紋的設計優勢,甚至提出了用國內現有的鞍山鋼鐵廠的鋼材進行替代的可行性。
他的講解條理清晰,資料詳實,連幾位技術軍官都頻頻點頭。當說到低溫環境下發動機的啟動優化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工程師激動地站起來:“小林同誌,你這想法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去年冬天,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因為啟動不了貽誤了戰機……”
會議一直開到深夜,最終形成決議:由林建軍牽頭,組建臨時技術小組,在前線選取10輛t-34進行改裝試驗;同時將方案加急送回國內,由第一機械工業部組織專家研究,儘快實現量產。
走出團部帳篷時,雪已經停了,月亮在雲層中穿梭,給雪地鍍上一層銀輝。趙大勇和王鐵牛還在外麵等著,見他出來,連忙迎上去:“咋樣?沒為難你吧?”
“沒有,”林建軍笑著搖頭,“還讓我牽頭搞改裝試驗呢。”
“真的?那太好了!”趙大勇樂得直搓手,“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回坑道的路上,林建軍抬頭望著滿天繁星,突然想起北平的四合院。此刻的閻埠貴大概還在算計著幾兩煤球,賈張氏或許又在罵街,易中海則在琢磨著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威……那些曾經讓他頭疼的瑣事,如今看來竟有些遙遠。
他摸了摸胸口的軍功章,又想起係統空間裡的技術藍圖,心裡突然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這場戰爭不僅是為了保家衛國,更是為了給新中國爭取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而他,一個來自未來的工程師,或許真的能憑借這些技術,讓祖國的工業發展少走些彎路。
“等戰爭結束,”林建軍輕聲對自己說,“一定要把這些技術都帶回國內,造咱們自己的坦克、自己的火炮。”
趙大勇沒聽清,問:“你說啥?”
“沒什麼。”林建軍笑了笑,加快了腳步,“趕緊回去睡覺,明天還要修坦克呢。”
坑道裡的油燈依舊昏暗,但林建軍的心裡卻亮堂得很。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或許布滿荊棘,卻充滿了意義。軍功兌換的不僅是藍圖,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用技術讓祖國強大起來,這纔是對犧牲戰友最好的告慰,也是對那個動蕩年代最有力的回應。
夜色漸深,林建軍在睡夢中彷彿看到一輛輛嶄新的國產坦克駛下生產線,履帶碾過大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那聲音裡,有他的汗水,更有無數像他一樣默默奉獻的中國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