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75章 係統新功能:技術推演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75章 係統新功能:技術推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初夏的陽光透過新車間的天窗,在軋機光滑的輥麵上投下跳躍的光斑。林建軍蹲在操作檯旁,手裡捏著一塊磨損嚴重的軋輥樣品,眉頭緊鎖——這是新車間試生產的第三批報廢軋輥,平均使用壽命僅為設計標準的60%,嚴重拖慢了高壓鍋爐管的生產進度。

“林科長,蘇聯專家說,這是材質問題,建議從莫斯科進口特種鋼材。”技術員小張拿著檢測報告,語氣裡帶著無奈,“可進口手續太複雜,至少得等三個月,咱們的工期耽誤不起啊。”

林建軍摩挲著軋輥表麵的裂紋,指尖能感受到金屬疲勞的粗糙質感。這三個月來,他帶領團隊攻克了成型工藝、冷卻係統等多個難關,卻卡在了最基礎的軋輥材質上,就像百米衝刺時被一塊小石頭絆倒,說不出的憋屈。

【叮!】

腦海裡突然響起係統的提示音,比往常多了一絲機械的流暢感:

【檢測到宿主持續遭遇技術瓶頸,符合“係統升級”觸發條件。】

【正在進行功能優化……優化完成!】

【新功能解鎖:技術推演——基於現有技術引數與材料資料,模擬最優解決方案,可大幅縮短研發週期。】

【功能說明:輸入核心需求(如“提升效率”“增強強度”),係統將呼叫內建資料庫(含國內外公開技術文獻、工業實踐案例),生成3套以上可行性方案,並標注各方案的優劣勢及實施成本。】

林建軍的心跳驟然加速,像發現了新大陸般激動。他立刻集中精神,在意識中對係統下達指令:【輸入核心需求:提升軋輥使用壽命至設計標準的120%,同時降低材料成本。】

【技術推演啟動……正在呼叫資料庫(金屬材料手冊、軋機設計規範、蘇聯冶金工業標準)……】

【方案生成中……10%…50%…90%…】

操作檯的顯示屏上,資料流飛速滾動,林建軍的目光緊緊盯著螢幕,連呼吸都放輕了。小張站在旁邊,看著科長突然入定般的神情,不敢出聲打擾,隻覺得今天的林科長似乎有些不一樣——周身彷彿籠罩著一層專注的光暈。

三分鐘後,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

【技術推演完成,生成3套優化方案:】

【方案一:材質改良】

?\\t核心配方:在現有20crmnti基礎上,新增0.15%的釩元素,形成碳釩化合物,細化晶粒。

?\\t熱處理工藝:920c淬火
200c低溫回火,保溫時間延長至4小時。

?\\t預期效果:使用壽命提升至130%,材料成本增加8%。

【方案二:表麵處理優化】

?\\t工藝改進:采用“滲碳
氮化”複合處理,表麵硬度提升至hrc65。

?\\t裝置需求:需新增離子氮化爐(預算5萬元)。

?\\t預期效果:使用壽命提升至150%,初期投入較高,長期成本更低。

【方案三:結構設計調整】

?\\t創新點:將實心軋輥改為“中空通水”結構,內建冷卻通道,減少熱疲勞。

?\\t風險提示:需重新設計輥體強度引數,可能影響軋製精度。

?\\t預期效果:使用壽命提升至110%,成本降低5%,適合應急生產。

林建軍的眼睛越來越亮,手指在方案一的“釩元素”字樣上重重一點。這個方案不需要新增裝置,成本增加幅度可控,且廠裡的化驗室就能完成成分調配,完全符合當前的生產需求。更重要的是,新增釩元素的思路,與他之前在係統獎勵的《金屬塑性變形規律》中看到的“微合金化”理論不謀而合,可行性極高。

“小張,立刻通知化驗室,準備20crmnti的基礎配方,按這個比例新增釩元素,做三組樣品實驗。”林建軍將方案引數寫在紙上,字跡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告訴王師傅,熱處理時間按4小時算,低溫回火溫度嚴格控製在200c。”

“是!”小張接過紙條,看到上麵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的成分資料,眼睛瞪得溜圓——林科長這是憑空想出解決方案了?剛才還愁眉不展呢!

林建軍沒解釋。他走到窗邊,看著車間裡忙碌的工人,心裡對係統的新功能充滿了驚歎。“技術推演”不僅能整合現有資料,還能預判風險和成本,相當於擁有了一個行動式的“超級技術大腦”,這在缺乏先進計算裝置的1954年,簡直是跨越式的優勢。

【叮!檢測到宿主成功應用“技術推演”功能,觸發“創新”效果。】

【效果解析:該功能可縮短技術研發週期30%-50%,提升方案可行性評估準確率至90%以上。】

【臨時獎勵:“釩鐵冶煉簡易工藝”——可利用廠裡的廢舊鋼鐵,自製含釩合金,進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一股新的資訊流湧入腦海,詳細記錄著如何從含釩廢催化劑中提取釩元素,步驟簡單到隻需一個坩堝和溫度計。林建軍忍不住嘴角上揚——這樣一來,連外購釩鐵的成本都能省下來,完美解決了“成本增加8%”的小瑕疵。

下午三點,蘇聯專家瓦西裡帶著翻譯走進車間,看到林建軍在指導工人調配合金樣品,好奇地湊了過來。當他看到配方單上的“0.15%釩”時,藍眼睛裡閃過一絲驚訝:“林,這個比例很精確,你是怎麼確定的?我們莫斯科的實驗室,也是經過二十次實驗才找到最佳值。”

“是基於之前的微合金化研究,結合現場的磨損資料推算出來的。”林建軍沒有暴露係統,隻把功勞歸於團隊協作,“瓦西裡教授,您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嗎?”

瓦西裡拿起樣品,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金相結構,又用硬度計測了幾個點,突然用力拍了拍林建軍的肩膀:“天才的簡化!林,你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新增釩元素控製晶粒長大,比我們的方案更適合你們的裝置條件!如果實驗成功,我建議你寫一篇論文,投給《鋼鐵》雜誌!”

得到權威專家的認可,周圍的工人爆發出一陣歡呼。小張激動地說:“我就知道林科長能行!這下不用等進口鋼材了!”

林建軍笑著擺擺手,心裡卻在盤算下一步——方案一成功後,立刻啟動方案二的裝置申請。離子氮化爐雖然初期投入高,但長遠來看,對提升全廠的熱處理水平至關重要,正好可以用係統獎勵的“廠級技術審批許可權”推進。

傍晚回到四合院,林建軍剛把自行車停穩,就看到閻埠貴蹲在門口的石墩上,手裡拿著個小本子,正對著夕陽記錄著什麼。看到他,老頭像隻靈活的泥鰍,瞬間滑到跟前,臉上堆著精明的笑。

“建軍啊,今天廠裡是不是有好訊息?我聽衚衕口修車的老王說,你們車間解決了大難題,蘇聯專家都誇你了?”閻埠貴的眼睛像算盤珠子,滴溜溜地轉,“這可是大好事,要不要請院裡街坊吃頓便飯,熱鬨熱鬨?”

林建軍心裡清楚,閻埠貴這是想打探訊息,順便蹭頓飯。他從車筐裡拿出一小袋剛買的水果糖,塞給湊過來的閻解成:“廠裡的事,按規定不能亂說。這糖給孩子吃,我還有事,先回了。”

閻埠貴捏著兒子手裡的糖袋,掂量著分量,算盤珠子在心裡打得劈啪響——這小子越來越沉得住氣了,不過看這出手,顯然是真解決了難題,以後跟他打交道,得更謹慎些。

剛進耳房,就聽到中院傳來傻柱的聲音,帶著幾分討好:“建軍,下班啦?食堂今天做了紅燒肉,我給你留了一碗。”

林建軍走到門口,看到傻柱端著個搪瓷碗,站在院當心,臉上是不自然的笑容。自從上次被取消技術科的夥食供應後,傻柱收斂了不少,偶爾還會主動示好,隻是那點彆扭的自尊心,讓他始終放不開。

“謝謝,不用了,廠裡發了福利。”林建軍指了指車筐裡的白麵饅頭,“你留著給大娘吃吧。”

傻柱的臉僵了一下,隨即撓撓頭,嘿嘿笑了兩聲:“也是,你現在是大人物了,不稀罕我這紅燒肉。那……我先回了?”

“嗯。”林建軍點點頭,看著他轉身的背影,心裡微微觸動。傻柱雖然有“酸葡萄心理”,但本性不算壞,這次的教訓,或許能讓他真正明白“實力”二字的分量。

【叮!檢測到“技術推演”功能產生外部影響(傻柱態度轉變),觸發“隱性威信”效果。】

【獎勵:“閻埠貴的資訊過濾指南”——識彆其情報中的有效資訊;科技報國積分
50。】

林建軍關上門,將院裡的瑣碎關在門外。他從保險櫃裡取出新到的《蘇聯軋鋼裝置手冊》,翻到“熱處理裝置”章節,用紅筆圈出離子氮化爐的技術引數。係統麵板上,“科技報國積分”已經累積到4200分,足夠兌換一次“技術推演”的深度分析。

窗外的月光透過雙層玻璃,照亮了桌上的軋輥樣品。這塊曾經讓他頭疼的廢鐵,此刻在他眼裡,卻像是一塊蘊藏著無限可能的璞玉。他知道,“技術推演”功能的解鎖,不僅解決了眼前的難題,更開啟了一扇通往更高技術領域的大門。

從無縫鋼管到高壓鍋爐管,從軋輥材質到熱處理工藝,每一步突破都在為國家的工業化添磚加瓦。而四合院裡的那些算計和紛擾,在這些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麵前,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林建軍合上手冊,指尖在“技術推演”的虛擬按鈕上輕輕一點。下一個目標:優化坦克履帶板的耐磨性,爭取拿下軍工訂單的長期供貨資格。係統的資料流在意識中緩緩展開,像一條奔騰的河流,帶著他駛向更廣闊的技術海洋。

夜漸深,耳房的燈光亮到了後半夜。窗紙上,林建軍伏案工作的身影被拉得很長,與桌上的軋輥樣品、圖紙、手冊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屬於1954年中國技術者的獨特剪影——在時代的浪潮中,以知識為舟,以實乾為槳,向著強國的彼岸,穩步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