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82章 首次“家庭防禦”部署
初冬的北風卷著枯葉,在四合院的青磚地上打著旋。林建軍站在耳房門口,看著門框上那道被賈張氏撬過的舊痕,眉頭微微蹙起。技術科剛發了季度獎金,加上上次技術革新獎的結餘,他手裡有了一筆不算少的積蓄——足夠給這個住了三年的小窩,加上一層可靠的“防護殼”。
“建軍,真打算換鎖?”廠裡的老鉗工王師傅扛著工具箱走過來,他是林建軍特意請來幫忙的,手裡還拎著一把嶄新的“三環牌”防盜鎖,黃銅鎖身泛著冷光,比普通鎖頭重了近一倍。
“嗯,得換個結實的。”林建軍側身讓他進門,指著門框,“王師傅,您看這門框也得加固一下,最好能嵌兩根鋼筋進去,防撬。”
王師傅放下工具箱,用手指敲了敲門框,發出沉悶的“咚咚”聲:“這木頭還行,就是鎖扣太脆。放心,我帶了鋼板,給你焊個加強版的鎖座,彆說用銼刀,就是用撬棍也彆想弄開。”
兩人忙活起來,電鑽的嗡鳴聲打破了四合院的寧靜。林建軍扶著門框,看著王師傅精準地在木頭裡嵌入兩根拇指粗的鋼筋,又用電焊將一塊菱形鋼板焊在鎖扣位置,火星濺在地上,燙出一個個小黑點——這是他根據係統獎勵的“高階防盜鎖具安裝指南”改良的方案,比標準安裝多了三道“防撬屏障”。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海裡響起,帶著實時評估:
【“家庭防禦”部署進行中,當前完成度30%。】
【已實施措施:1
鋼筋加固門框;2
鋼板強化鎖扣;3
更換c級防盜鎖(防技術性開啟時間≥5分鐘)。】
【潛在效果:物理防禦能力提升至普通民居的3倍,可有效抵禦“業餘盜竊”(如賈張氏、慣偷)。】
林建軍點點頭,目光轉向窗戶。那扇老式木窗隻有一層玻璃,插銷也早已鬆動,上次賈張氏就是想從這裡翻進來,被他提前發現才沒得逞。“王師傅,窗戶也得改改,加個護欄。”他指著窗沿,“不用太粗,能擋住人伸手進來就行,彆影響采光。”
王師傅從工具箱裡拿出四根鍍鋅鋼管,量好尺寸,用鋼鋸截成合適的長度,再用膨脹螺絲固定在窗框上,形成一個整齊的方格網。“這樣就妥了,”他拍了拍護欄,發出沉悶的響聲,“彆說人,就是野貓也鑽不進來。”
院裡的鄰居漸漸被動靜吸引,圍在門口看熱鬨。閻埠貴第一個湊上來,眼睛在鋼筋和鋼管上轉來轉去,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建軍啊,這工事做得夠紮實,花了不少錢吧?我看這鎖就得兩塊多,鋼管也得工業券,不便宜啊。”
“還好,廠裡發了點技術津貼,夠折騰的。”林建軍沒說具體數目,隻是笑了笑。他知道閻埠貴的心思,這老頭是在估算他的“防禦成本”,順便掂量自己能不能“惹得起”。
傻柱也拎著個空飯盒站在旁邊,看著嶄新的防盜鎖和護欄,忍不住咂舌:“行啊你,這弄得比銀行金庫還結實!以後誰要是再敢撬鎖,純屬自討苦吃。”他這話一半是佩服,一半是在說給後院的賈張氏聽——自從上次被抓,那老太太雖然老實了,眼神裡的貪念卻沒斷過。
果然,沒過多久,賈張氏就扒著後院的門框探出頭,三角眼死死盯著新換的鎖和護欄,嘴角撇得能掛油瓶,嘴裡嘟囔著:“不就是有倆臭錢嗎?裝這麼結實給誰看?心裡沒鬼怕什麼?”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院裡人聽見。
林建軍像沒聽見似的,指揮王師傅在窗台上再釘一塊鐵皮:“這裡最容易被撬動,加層鐵皮保險點。”他的從容淡定,比任何反駁都更有力量——對這種酸話,無視就是最好的回擊。
【叮!“家庭防禦”部署完成度60%,觸發“威懾訊號”效果。】
【檢測到賈張氏、閻埠貴等潛在威脅目標關注度提升,其“非法侵入”意圖強度下降40%。】
【臨時獎勵:“簡易報警裝置圖紙”(可利用自行車鈴鐺和魚線製作,成本極低)。】
林建軍看著係統麵板上的圖紙,心裡微微一動。這裝置確實簡單:魚線一端連在門閂上,另一端係在門框上的自行車鈴鐺,隻要門被推開,魚線繃緊,鈴鐺就會響。雖然簡陋,卻能起到“預警”作用,尤其適合對付賈張氏這種“業餘選手”。
“王師傅,麻煩再幫我弄個這東西。”林建軍指著圖紙,“材料我這兒有。”他從工具箱裡翻出一卷結實的魚線和一個舊自行車鈴鐺——這是上次修車間工具時攢下的,沒想到派上了用場。
王師傅很快就弄好了報警裝置,試了試,門剛推開一條縫,“叮鈴鈴”的鈴聲就響了起來,清脆刺耳,在安靜的院裡格外醒目。“這玩意兒好!”傻柱忍不住叫好,“比狗還管用,一有動靜全院都知道。”
閻埠貴的算盤打得更快了,眼睛在鈴鐺上轉了兩圈:“這招妙啊,低成本高效果,建軍你這腦子,不去當軍師可惜了。”他這話半是調侃,半是真心——用這麼簡單的辦法解決預警問題,確實透著股機靈勁兒。
防禦工事的最後一步,是添置一件“奢侈品”。林建軍從合作社買回一台“熊貓牌”收音機,深棕色的木殼,圓形喇叭蒙著米黃色的紗網,擺在靠窗的桌子上,在簡陋的耳房裡顯得格外醒目。他特意在門口貼了一張用毛筆寫的告示:“內有收音機,閒人勿擾,失竊必究。”
這張告示比防盜鎖更有威懾力。1954年的收音機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相當於現在的“高階家電”,價值抵得上兩個月工資。貼出告示,等於明明白白告訴院裡人:我家有值錢東西,而且防得很嚴,想動歪心思,先掂量掂量後果。
【叮!“家庭防禦”部署完成度100%,觸發“綜合威懾”效果。】
【最終防禦體係評估:物理防禦(防盜鎖
護欄
鋼筋)
預警機製(鈴鐺報警)
心理威懾(收音機
告示),形成三重防護,對四合院內部威脅的抵禦能力提升至85%。】
【獎勵發放:“鎖具保養手冊”;“家庭安全意識強化”(對潛在風險的敏感度提升);四合院“宵小行為”發生率預估下降60%。】
林建軍開啟收音機,擰動旋鈕,一陣滋滋的電流聲後,傳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播報:“……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專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已完成廠房建設,即將進入裝置安裝階段……”
清晰的聲音傳遍整個中院,鄰居們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閻埠貴湊到傻柱身邊,小聲說:“這小子現在是真發達了,收音機都買得起。不過話說回來,他這防禦做得是真到位,以後誰也彆想打他的主意了。”
傻柱點點頭,看著林建軍耳房緊閉的門窗和那張醒目的告示,心裡忽然有種踏實感。院裡有這麼個“不好惹”又守規矩的人,那些歪門邪道的心思自然就少了,對誰都好。
賈張氏早就縮回了後院,連晚飯都沒出來做,想來是被收音機和告示徹底斷了念想。易中海站在中院,背著手聽了會兒廣播,又看了看林建軍那扇固若金湯的門,輕輕歎了口氣——這院裡的“規矩”,是真的要變了。
傍晚時分,王師傅收拾好工具箱準備離開,林建軍塞給他一個布包,裡麵是兩斤細糧票和一瓶燒酒:“王師傅,今天辛苦您了,這點東西您拿著,不算工錢,是我的一點心意。”
王師傅也沒客氣,接過來揣進懷裡:“跟我還客氣啥。不過建軍,你這防禦做得再好,也得小心院裡那幾個‘能人’,尤其是易中海,看著麵善,心思深著呢。”
“我知道,謝謝您提醒。”林建軍送他到門口,心裡明白王師傅的意思。物理防禦隻能防住明麵上的撬鎖翻窗,那些暗地裡的算計、用“規矩”和“道德”做武器的攻擊,還得靠自己的警惕和原則來抵擋。
回到耳房,林建軍坐在燈下,收音機裡正播放著《鋼鐵工人之歌》,激昂的旋律讓他心裡暖暖的。他看著窗外的夜色,院裡已經安靜下來,隻有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係統獎勵的“家庭安全意識強化”效果正在生效,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哪些角落可能藏著視線,哪些聲音屬於正常動靜——這種敏銳的警覺,比任何鎖具都更可靠。
他從抽屜裡拿出“超高壓鍋爐管”的最新圖紙,上麵標注著下週蘇聯專家來訪的技術交流重點。比起四合院的防禦部署,這纔是他更關心的事。但他知道,安穩的後方是衝鋒的基礎,隻有把這個小小的耳房守牢了,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車間的技術攻關中。
窗外的月光透過護欄的方格,在地上投下整齊的影子,像一張無形的網,守護著屋裡的安寧。林建軍合上圖紙,關掉收音機,屋裡瞬間安靜下來,隻剩下自己平穩的呼吸聲。
他知道,這隻是“家庭防禦”的開始。隨著他在工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接觸的機密越來越多,未來的威脅可能更隱蔽、更棘手。但至少現在,他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在陌生時代的“家”,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這防線裡,有鋼筋和鎖具,有警惕和原則,更有他對安穩生活的珍視,和對“科技報國”之路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