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97章 閻埠貴的“賬本危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97章 閻埠貴的“賬本危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56年的夏天,蟬鳴在四合院的老槐樹上拉得老長,閻埠貴家卻彌漫著一股低氣壓。閻埠貴蹲在堂屋的八仙桌前,手裡捏著一本磨得發亮的藍皮賬本,賬本上密密麻麻記著院裡各家的“人情往來”:“傻柱借糧票2兩,欠饅頭1個”“秦淮茹換雞蛋3個,少給1分錢”“易中海蹭煙5根,等價交換:幫看自行車1次”……

“爹,學校王校長派人來了,說要找您談話。”大兒子閻解成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手裡的布包掉在地上,滾出幾個被啃得乾乾淨淨的玉米芯——這是閻埠貴讓兒子們撿回來的,說是“曬乾了能當柴燒”。

閻埠貴的手猛地一抖,賬本“啪”地掉在桌上。他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有人把他“記賬”的事捅到了學校,說他“滿腦子資產階級算計,不配當人民教師”。他在衚衕小學當雜役,雖然不是正式老師,但這份工作能領工資、分糧票,是全家的指望,要是丟了,這一大家子喝西北風去?

“慌什麼!”閻埠貴強裝鎮定,把賬本塞進炕洞,用柴灰蓋好,“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記賬怎麼了?這叫親兄弟明算賬,省得以後扯皮!”話雖如此,他的腿肚子卻在打顫,快步往學校走時,後背的汗已經浸透了襯衫。

學校辦公室裡,王校長的臉色很難看,手裡捏著一封匿名信,信紙皺巴巴的:“閻埠貴,有人反映你在院裡搞‘封建剝削’,誰家借你一根蔥、你幫誰家看一次門,都要記賬,還說‘欠了就得還’,這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思想!你說說,有沒有這回事?”

閻埠貴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結結巴巴地辯解:“校……校長,我那不是剝削,是……是怕忘了!院裡人雜,不記下來,轉頭就賴賬,我……我也是沒辦法啊!”

“沒辦法就能搞這套?”王校長把信拍在桌上,“現在是什麼年代?社會主義了!講究的是‘互助友愛’‘義務勞動’,你倒好,還搞舊社會那套‘斤斤計較’!這事要是傳開,咱們學校的名聲都要被你敗壞了!”

閻埠貴的汗珠子順著臉頰往下淌,“撲通”一聲蹲在地上,聲音帶著哭腔:“校長,我錯了!我再也不記了!您千萬彆開除我,我一家五口全指望這份工作呢!”

王校長看著他可憐的樣子,語氣緩和了些:“念你平時乾活還算勤快,這次就不往上報了,但得給你個處分,記大過一次,扣發這個月獎金,以觀後效。你要是再犯,彆說我不留情麵!”

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典。閻埠貴連聲道謝,走出學校時,腿都軟得像麵條。他心裡清楚,這隻是暫時的,要是找不到“舉報人”,或者再被抓住小辮子,下次可就沒這麼幸運了。他越想越憋屈,琢磨來琢磨去,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四合院——除了那些眼紅他有工作的人,誰會乾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叮!】

林建軍正在技術科除錯新到的“精密硬度計”,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

【檢測到“閻埠貴”因“記賬行為”引發“職業危機”,被學校給予記大過處分,觸發“生存焦慮”事件。】

【行為動機:擔心失去工作(家庭經濟支柱),試圖尋找解決方案,基於之前“等價交換”經驗,可能向宿主求助。】

【應對建議:可提供幫助(如向校長說明情況),但需明確“等價交換”條件(如利用其收集的技術資訊),既鞏固合作關係,又強化“規矩意識”。】

林建軍的筆尖頓了頓,心裡有些意外。閻埠貴的記賬雖然精於算計,但確實算不上“剝削”,頂多是小市民的小心思,被上綱上線到“資產階級思想”,確實有點冤。更重要的是,閻埠貴手裡有他需要的東西——那些從舊報紙、廢品站攢的技術資料,上次給的“蘇聯軋鋼新技術”報道,就幫他解決了一個裝置除錯難題。

傍晚,林建軍回四合院取東西,剛進中院就被閻埠貴攔住了。老頭佝僂著背,沒了平時的精明,臉上帶著討好的笑,手裡還攥著幾張皺巴巴的報紙:“建軍,你看這個……蘇聯專家談‘連續鑄鋼’的,對你有用不?”

林建軍接過報紙,上麵的俄文標題清晰可見,旁邊還有閻埠貴用紅筆標的中文注釋,顯然是花了心思的。“三大爺,這資料很有用,謝謝。”他話鋒一轉,“您好像有心事?”

閻埠貴歎了口氣,把學校的事一五一十說了,沒敢隱瞞,最後帶著哀求:“建軍,你是廠裡的紅人,跟街道辦、學校都熟,能不能……幫我跟王校長說句好話?就說我那記賬是為了‘分清是非’,不是啥資產階級思想……”

“三大爺,這忙我可以幫,但有個條件。”林建軍的語氣平靜,“學校的教具壞了不少,黑板、課桌椅缺胳膊少腿的,我正好有空,能幫忙修修。你跟王校長說,就當是我替你‘賠罪’了,算是等價交換,怎麼樣?”

這條件既合情合理,又給足了雙方麵子。閻埠貴的眼睛一亮,算盤打得劈啪響:修教具是體力活,林建軍技術好,肯定能修好;王校長最看重“為學校辦實事”,這招準行!“哎,好!就這麼辦!我這就去跟王校長說!”

【叮!】

係統的提示音實時響起:

【“等價交換”條件達成,閻埠貴“求助”轉化為“合作”,雙方關係進一步穩固。】

【潛在效果:修複教具可提升宿主“社羣貢獻”形象,同時為閻埠貴爭取“從輕處理”機會,實現雙贏。】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帶著工具箱來到學校。操場上堆著十幾張破舊的課桌椅,有的腿鬆了,有的板裂了,還有塊黑板被學生用石子劃得亂七八糟。他擼起袖子,先給桌椅腿上緊螺絲,再用木楔子填補裂縫,最後拿出砂紙打磨黑板,動作熟練麻利,看得圍觀的老師和學生嘖嘖稱奇。

“林師傅,您這手藝真不賴!比修傢俱的師傅還好!”王校長走過來,看著煥然一新的課桌椅,臉上的怒氣消了不少。

“校長過獎了,就是懂點木工活。”林建軍擦了擦汗,語氣誠懇,“三大爺那人雖然愛算計,但心腸不壞,平時院裡誰家有困難,他都樂意幫忙,就是方式有點特彆。記賬這事,您多擔待,他也是怕忘了人情,沒彆的意思。”

王校長沉吟片刻,點了點頭:“看在你幫忙修教具的份上,這次就不深究了。但你得轉告他,以後彆再搞那套記賬了,鄰裡之間互相幫襯是應該的,總算計著‘等價交換’,傷感情。”

“我一定轉告。”林建軍笑了笑,心裡清楚,這事算是成了。

閻埠貴得知結果,激動得差點給林建軍鞠躬,非要拉他回家吃飯,被林建軍婉拒了。“三大爺,不用客氣,資料換幫忙,公平合理。”林建軍的語氣平淡,“以後有什麼技術類的舊報紙、舊雜誌,記得留給我,有用。”

“哎,好!一定!”閻埠貴拍著胸脯保證,心裡對林建軍的敬畏又深了一層——這小子不僅技術硬,腦子更活,輕描淡寫就幫他解決了大麻煩,比院裡那些隻會說風涼話的人強多了。

這事很快傳遍了四合院,反應各不相同:

賈張氏趴在門縫裡,撇著嘴罵:“閻老西就是運氣好,碰到個傻大頭幫忙!林建軍也是,放著好好的科長不當,替這種小氣鬼出頭,真是瞎了眼!”

傻柱從食堂回來,聽到這事,撓了撓頭:“建軍這人,雖然冷了點,但辦事靠譜。閻埠貴這次算是遇到貴人了。”

易中海坐在院裡的石墩上,撚著胡須,若有所思:“建軍這招‘以工代罰’用得妙啊,既幫了閻埠貴,又不得罪學校,還落了個好名聲,這小子,越來越有城府了。”

秦淮茹抱著棒梗,看著中院忙碌的林建軍,眼神複雜。她隱隱覺得,林建軍在院裡的威望越來越高,以後想再像以前那樣“借糧借票”,怕是難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離開四合院時響起:

【“閻埠貴危機”事件處理完畢,宿主“社羣影響力”提升,與閻埠貴的“技術資訊合作”關係穩固,獲“廢品站技術資料優先獲取權”。】

【當前“訓禽”進度:75%,閻埠貴“投機觀望”轉為“穩定合作”,四合院人際格局進一步向有利於宿主的方向發展。】

林建軍回到工廠,趙小剛拿著一份“59式坦克履帶板”的測試報告跑進來,臉上帶著興奮:“科長,您上次改進的熱處理工藝太神了!履帶板的耐磨性提升了30%,軍工驗收組的王參謀說,這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指標!”

“太好了!”林建軍接過報告,眼裡閃爍著光芒。解決了四合院的小麻煩,他能更專注地投入到技術攻關中——係統剛剛獎勵了“履帶板應力分佈優化方案”,如果能應用成功,壽命還能再提升20%。

傍晚,閻埠貴真的送來了一摞舊報紙,其中一張《人民日報》的角落,刊登著“鞍鋼無縫鋼管車間投產”的訊息,裡麵提到的“頂頭軋製法”正是林建軍急需的技術。他看著報紙上密密麻麻的批註,心裡明白,閻埠貴的“等價交換”雖然帶著算計,卻比四合院的勾心鬥角純粹得多——至少明碼標價,各取所需。

【叮!】

【獲得“頂頭軋製法”關鍵技術資訊,可應用於新車間除錯,預計提升軋製效率15%,科技報國積分
150。】

林建軍將報紙小心收好,目光望向窗外。夕陽的餘暉灑在工廠的煙囪上,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他知道,閻埠貴的“賬本危機”隻是一個小插曲,但它讓他更加清楚,在這個複雜的時代,處理人際關係的最好方式,不是妥協退讓,也不是針鋒相對,而是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就像他和閻埠貴的“資料換幫忙”,公平合理,各得其所。

四合院的夜色漸濃,閻埠貴家的燈亮了,隱約傳來算盤聲,卻比平時柔和了許多。林建軍知道,經過這次事件,閻埠貴會更加謹慎地與他相處,而他,也多了一個穩定的技術資訊來源。

這或許就是“訓禽”的更高境界——不是讓對方害怕,而是讓對方明白,合作比對抗更有利;不是消除彼此的差異,而是在差異中找到共存的方式。

林建軍翻開“頂頭軋製法”的報道,筆尖在圖紙上劃過,留下一行行清晰的批註。他知道,真正的戰場永遠在工廠,在實驗室,在為國家工業化奮鬥的每一個日夜。四合院的是非,不過是前進路上的小石子,隻要腳步堅定,就能輕鬆跨越。

夜色漸深,技術科的燈還亮著,林建軍的身影在燈下專注而堅定,彷彿與窗外的星光融為一體,照亮了一個穿越者在這個時代的奮鬥之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