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99章 林建軍與蘇嵐訂婚
1956年的初冬來得格外溫和,軋鋼廠食堂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牆上掛著“向科學進軍”的紅色標語,幾張餐桌拚在一起,鋪著洗得發白的藍布,上麵擺著糖果和搪瓷缸,缸裡泡著熱氣騰騰的茶水——這是林建軍和蘇嵐的訂婚儀式,簡單卻莊重,隻有工廠工會的同誌和幾個相熟的技術骨乾參加。
林建軍穿著嶄新的藍色工裝,胸前彆著“技術革新能手”的獎章,這是廠長特意批準的“特殊榮譽”。他看著站在對麵的蘇嵐,她穿著一件米色的列寧裝,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沒有嬌羞的閃躲,眼神裡滿是堅定的認同,像一株迎著陽光生長的向日葵。
“林建軍同誌、蘇嵐同誌,”工會主席拿起紅本本,聲音洪亮,“經過組織考察和你們的自由戀愛,批準你們訂婚!希望你們在革命的道路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貢獻力量!”
掌聲雷動,趙小剛和劉衛國帶頭喊起了口號:“向林科長、蘇醫生學習!”“祝他們永結同心!”
林建軍接過訂婚證,上麵的紅色印章還帶著油墨的清香。他遞給蘇嵐,兩人的手指不經意間觸碰,都感受到了對方的溫度。“蘇醫生,以後請多指教。”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這是穿越以來,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家”的歸屬感。
“林科長,也請你多擔待。”蘇嵐的笑容明媚,翻開訂婚證,上麵的照片裡,兩人並肩而立,目光都望向遠方,像一對準備共同攀登高峰的戰友。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掌聲中響起,帶著溫情的波動:
【“婚戀關係”關鍵節點達成(訂婚),觸發“家庭穩固”效果。】
【獲得獎勵:1
“軍工家屬優待證”(可優先獲得物資供應、醫療資源);2
“1950年代家庭建設指南”(含簡易傢俱製作、節約用糧技巧);3
科技報國積分
300。】
【效果評估:建立合法婚戀關係強化了社會認同,為脫離四合院提供了“家庭剛需”的合理理由,外部乾擾抵抗力提升40%。】
林建軍的心裡暖暖的,這不僅是一張訂婚證,更是一道屏障,將四合院的是非隔絕在外的屏障。他拿出一個小盒子,裡麵是一塊上海牌手錶,這是他用三個月獎金買的,不算貴重,卻是那個年代最體麵的訂婚禮物。“蘇醫生,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太貴重了。”蘇嵐接過手錶,輕輕戴在手腕上,表帶貼合地繞在腕骨處,“我也給你準備了禮物。”她從包裡拿出一個深藍色的布包,裡麵是一件手工縫製的毛衣,針腳細密整齊,“我看你總在車間加班,天涼了,穿上暖和。”
林建軍接過毛衣,指尖拂過柔軟的羊毛,能感受到上麵殘留的體溫。他忽然覺得,那些熬過的夜、攻克的技術難關,都有了最溫暖的歸宿。
訂婚儀式結束後,林建軍和蘇嵐並肩走在廠區的小路上。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月光透過光禿禿的樹枝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家屬區的房子下週就能搬進去了,我已經請王師傅幫忙刷了牆,添置了一張木床和書桌。”林建軍的語氣裡帶著期待,“等安頓好,就把耳房的東西徹底搬出來,以後儘量少回四合院。”
“我支援你。”蘇嵐的聲音柔和卻堅定,“那裡的環境太複雜,不值得浪費精力。我們的時間應該用在工作上,你研究你的履帶板,我學習我的新醫療技術,日子才能越過越有奔頭。”
她的理解讓林建軍徹底鬆了口氣。這正是他最擔心的——怕蘇嵐覺得“脫離街坊”不近人情,現在看來,他們的價值觀高度契合,都明白“專注自身”比“維持虛禮”更重要。
回到四合院時,院裡的氣氛卻與工廠的溫馨截然不同。易中海像等了很久似的,背著手站在中院的槐樹下,看到林建軍,立刻迎上來,臉上帶著刻意的關切:“建軍,聽說你訂婚了?恭喜啊!怎麼不請院裡的街坊熱鬨熱鬨?”
“廠裡辦了簡單的儀式,就不麻煩院裡了。”林建軍的語氣平淡,側身想繞過他,卻被易中海攔住。
“哎,話不能這麼說。”易中海歎了口氣,語氣變得語重心長,“住了這麼多年,都是老街坊,你的喜事也該讓大家沾沾喜氣。再說了,你這一訂婚,是不是就打算搬去家屬區了?”
“是,下週就搬。”林建軍沒有隱瞞,“那邊離工廠近,方便工作。”
“糊塗啊!”易中海的聲音陡然拔高,引來鄰居們的圍觀,“院裡雖然雜,但互相有個照應!你看傻柱,老實人,以後你要是有個頭疼腦熱,他能給你端碗熱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見的世麵多,有啥難處也能幫你參謀參謀。搬出去住,孤零零的,圖啥?”
他的話看似在為林建軍著想,實則藏著自己的算計——林建軍要是走了,傻柱被秦淮茹纏得更緊,他的“養老計劃”就少了最重要的一環,必須想辦法把這個“最有出息”的年輕人留在院裡。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腦海裡響起,帶著精準的分析:
【檢測到“易中海”因宿主“搬離計劃”觸發“養老焦慮”,試圖通過“街坊情分”“互相照應”等話術挽留,本質是維護自身潛在養老資源。】
【行為動機:傻柱與秦淮茹關係裂痕擴大,易中海對“傻柱養老”的預期降低,轉而將希望寄托於林建軍,試圖用“道德綁架”鞏固關係。】
【應對建議:明確拒絕“情感綁架”,提出“職工養老院”方案,既符合政策,又徹底切斷其幻想,同時保持表麵尊重。】
“一大爺,謝謝您的好意。”林建軍的語氣平靜卻堅定,“我和蘇醫生都習慣安靜,家屬區有醫務室和食堂,生活很方便,不用麻煩街坊。”
他頓了頓,看著易中海漸漸僵硬的臉,補充道:“您要是擔心養老,廠裡最近在規劃職工養老院,條件很好,有醫生和護工,您工齡長、貢獻大,肯定能申請上,比在家裡靠人照顧省心多了。”
這話像一把軟刀子,精準地戳中了易中海的痛處。他最忌諱的就是“去養老院”,覺得那是“無兒無女的可憐人纔去的地方”,林建軍的提議,無疑是在告訴他:彆指望我給你養老。
易中海的臉漲成了豬肝色,手指微微顫抖,卻沒發作,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吧。”轉身就往屋裡走,背影佝僂了不少,像是一瞬間老了好幾歲。
圍觀的鄰居們竊竊私語:
“易大爺這是想讓林科長給養老啊?”
“林科長要搬去家屬區,哪還顧得上院裡?”
“還是易大爺自己多想想吧,傻柱現在也靠不住了。”
閻埠貴蹲在門口,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眼睛在林建軍和易中海之間轉來轉去,心裡盤算著:林建軍這一走,院裡的“權力真空”得重新填補,以後想辦事,怕是更得靠自己了。
傻柱從食堂回來,聽到了剛才的對話,走到林建軍身邊,遞給他一個油紙包:“這是我給你和蘇醫生包的醬肘子,算是賀禮。搬新家那天說一聲,我給你幫忙。”他的語氣真誠,沒有了之前的彆扭,眼神裡帶著一絲羨慕。
“謝謝你,傻柱哥。”林建軍接過油紙包,溫熱的觸感從指尖傳來,“搬家肯定麻煩你。”
“客氣啥。”傻柱笑了笑,撓了撓頭,“其實……我挺羨慕你的,能走出去,過自己的日子。”
林建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可以的,彆總被院裡的事纏住。”
傻柱沒說話,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回了屋。林建軍知道,他心裡的那道“裂痕”還在擴大,假以時日,或許真能徹底醒悟。
賈張氏趴在門縫裡,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嘴裡酸溜溜地嘟囔:“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訂個婚、搬個家嗎?指不定過兩天就鬨彆扭了!我等著看笑話!”
她的話沒人理會,連秦淮茹都隻是歎了口氣,抱著棒梗回了屋——林建軍的離開,意味著她失去了最後一個可能“借糧借票”的物件,以後的日子,怕是更難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走進耳房時響起:
【“搬離計劃”獲得關鍵進展,易中海“挽留企圖”失敗,宿主“脫離四合院”的決心進一步鞏固。】
【獎勵發放:“簡易傢俱製作圖紙”(含衣櫃、書架設計);“家屬區鄰裡關係指南”(規避新環境潛在糾紛);四合院“情感羈絆”指數下降至30%。】
林建軍開啟“簡易傢俱製作圖紙”,上麵的衣櫃設計簡潔實用,正好能利用他從王師傅那裡學的木工手藝。他拿出捲尺,在耳房裡丈量著需要搬走的物品——幾本專業書、一套繪圖工具、還有蘇嵐送的毛衣,東西不多,卻承載著他在這個時代的奮鬥與成長。
窗外的月光透過護欄照進來,落在訂婚證上,紅色的封皮在夜色中格外醒目。林建軍知道,訂婚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他擺脫四合院是非的“宣言”。從今天起,他的重心將放在家庭和事業上,那些院裡的算計與糾纏,終將成為漸行漸遠的回憶。
第二天一早,林建軍就開始收拾東西,把不需要的雜物打包,準備送給閻埠貴——算是“鄰裡一場”的最後情分,也符合他一貫的“等價交換”原則。閻埠貴接過包裹,看著裡麵半舊的木箱和鐵皮桶,眼睛亮了亮,算盤打得飛快:“建軍,你這就搬走了?以後常回來看看啊!”
“有空會回來的。”林建軍笑了笑,沒有過多承諾。
他轉身離開四合院時,易中海站在門口,默默地看著他,沒再說話,眼神裡有失落,有不甘,最終化為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林建軍微微頷首,算是告彆,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向工廠——那裡有他的新車間、新圖紙,還有等著他一起建設未來的蘇嵐。
陽光灑在廠區的路上,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堅定而有力。林建軍知道,訂婚隻是一個開始,更廣闊的天地在等著他,而那個充滿是非的四合院,終將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注腳,提醒他走過的路,和堅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