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51章 糧票銳減,黑市興起
1960年的冬天,風裡帶著刀子似的寒意,刮在人臉上生疼。糧站門口的公告欄前圍滿了人,撥出的白氣混在一起,像一團化不開的濃霧。林建軍擠在人群後,目光落在那張泛黃的佈告上,字跡被凍得有些模糊,卻字字紮眼:
“城鎮居民糧食供應標準調整:成人每月24斤(粗糧占比80%),兒童12斤(粗糧占比70%),細糧票暫停發放,待另行通知。”
人群裡爆發出壓抑的驚呼,像被踩了尾巴的貓。
“24斤?還80%粗糧?這比去年冬天又少了4斤!”一個戴棉帽的男人把手裡的糧本攥得發皺,“我家那口子剛生了娃,連口小米粥都喝不上了!”
“細糧停發了?那過年吃啥?”穿棉襖的大媽抹著眼淚,“我家老頭子有胃病,吃玉米麵就反酸,這是要逼死人啊!”
林建軍的眉頭擰成了疙瘩。係統三天前就彈出了“危機預警”,鮮紅的字型格外刺眼:【1960年糧食危機全麵爆發,糧票定量將縮減至建國以來最低,黑市價格將飆升300%,建議立即啟動“12個月應急儲備計劃”。】當時他還覺得係統是不是過於緊張,此刻看著佈告上的數字,才明白這預警絕非虛言。
他退出人群,手裡的糧本邊角已經磨得發白。剛走到街角,就聽到兩個男人在背風處低聲交談,聲音壓得像蚊子哼:
“聽說了嗎?黑市上玉米麵都漲到一塊錢一斤了,頂咱三天工資!”
“我昨兒在天橋底下見著有人賣紅薯乾,要八毛,還是陳的,硬得能硌掉牙!”
“南邊更邪乎,有人拿銀鐲子換糧,一對鐲子才換二十斤粗糧……”
林建軍的腳步頓了頓。一塊錢一斤的玉米麵,意味著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連三十斤粗糧都買不起。他加快腳步往城郊的供銷社走——係統提示,那裡有一批從壩上公社收購的紅薯乾,走的是“工業用糧調劑”的合法渠道,不需要糧票,隻收現金,價格比黑市低一半。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寒風中響起,界麵上的物資清單清晰得像刻在眼前:
【“12個月應急儲備”任務啟動,建議儲備:1
紅薯乾800斤(耐儲存,熱量高);2
玉米碴500斤(可煮粥,易搭配);3
土豆\\/蘿卜乾300斤(補充維生素);4
鹽\\/糖\\/堿麵(按18個月用量);5
棉籽油10斤(需憑工業票購買)。】
【獲取渠道:城郊供銷社(紅薯乾,今日到貨5000斤)、工廠互助組(玉米碴,內部調劑)、壩上公社(土豆,可通過知青關係兌換)。】
供銷社的院子裡堆著小山似的紅薯乾,黑褐色的,帶著壩上泥土的氣息。售貨員正用麻袋分裝,額頭上的汗珠混著灰往下淌,嘴裡不停地吆喝:“紅薯乾!五毛五一斤!不講價!現金交易,概不賒賬!”
“給我來八百斤。”林建軍的聲音不大,卻讓周圍的人都看了過來。八百斤,按現價得四百四十塊,這在當時相當於普通工人兩年的工資,足夠買半間小平房了。
售貨員手裡的秤桿頓了頓,上下打量他:“同誌,你確定?這玩意兒頂飽是頂飽,可吃多了燒心……”
“我知道。”林建軍掏出錢包,裡麵是他這幾年攢的獎金和特殊貢獻獎——去年軍工專案超額完成,工廠發了五百塊獎金,他一直沒動,就等著這樣的時刻,“挑硬實的,沒發黴的,多找幾個人幫我裝袋。”
周圍的人炸開了鍋,議論聲像潮水似的湧來:
“這人是誰啊?這麼多錢?”
“看穿著像軋鋼廠的,聽說他們廠有特殊補助……”
“八成是技術骨乾,不然哪來這麼多現金?”
林建軍沒理會這些議論,目光落在牆角堆著的土豆上,麻袋上還沾著冰碴:“那土豆怎麼賣?”
“土豆貴點,八分錢一斤,也是剛從壩上拉來的,能存到開春。”售貨員眼睛亮了,連忙招呼夥計,“先給這位同誌裝紅薯乾!多找幾個結實的麻袋!”
裝袋的時候,林建軍注意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閻埠貴正蹲在角落,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紅薯乾,嘴唇動得飛快,像是在算“買多少斤最劃算”。看到林建軍,老頭眼神閃爍了一下,假意咳嗽著轉過頭,假裝沒看見。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他付賬時響起:
【“基礎儲備”完成60%,觸發“儲存優化”獎勵:“紅薯乾防黴處理法”(用草木灰混合儲存,可延長保質期至18個月)、“粗糧混合食譜”(玉米碴
紅薯乾
少量堿麵,提升口感,減少燒心)。】
雇了兩輛板車往家拉糧時,天已經擦黑。蘇嵐正站在院門口張望,看到小山似的紅薯乾和土豆,眼睛瞪得圓圓的:“買這麼多?咱家地窖能放下嗎?”
“放心,我早騰好了。”林建軍跳下車,搓了搓凍得通紅的手,“地窖裡墊了稻草,通風也好,按係統說的用草木灰拌過,存兩年都沒事。”他壓低聲音,“彆跟外人說,尤其是院裡的,知道了麻煩。”
蘇嵐點點頭,幫著卸車時,聲音裡帶著擔憂:“今天托兒所的王阿姨說,有孩子餓哭了,家長去黑市買糧,被工商抓了,糧票沒收了不說,還罰了款……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
“快了。”林建軍安慰她,心裡卻清楚,這才隻是開始。係統的預警裡寫著,1960年的糧食緊張會持續加劇,到夏天可能連粗糧都要憑票限額購買,黑市價格會漲到“一塊五一斤”,那纔是真正的考驗。
【叮!】
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帶著行為預警:
【檢測到“秦淮茹”因“家庭斷糧”觸發“緊急求助”行為,正往宿主家方向移動,動機為“賈梗饑餓暈厥”,情緒激動度90%,可能出現“下跪哀求”等極端行為。】
【應對建議:給予5斤紅薯乾(符合“救急不救窮”原則),明確“最後一次”邊界,同時聯係街道辦,為其申請“特困救濟”,避免糾纏。】
林建軍剛把最後一袋紅薯乾搬進地窖,院門外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接著是秦淮茹帶著哭腔的呼喊:“建軍!蘇醫生!求求你們,開開門!”
蘇嵐嚇得手一抖,土豆滾了一地。林建軍按住她的肩膀,沉聲道:“我去處理,你先進屋,看好衛國。”
開啟門,秦淮茹的樣子嚇了他一跳——頭發亂糟糟的,棉襖上沾著泥,懷裡抱著臉色蠟黃的賈梗,孩子嘴唇乾裂,眼睛閉著,呼吸微弱。“建軍,求你了……”她“噗通”一聲跪在雪地裡,膝蓋陷進厚厚的積雪,“棒梗從早上就沒吃東西,剛才暈過去了,家裡一點糧都沒有了,你給我點吃的,哪怕一斤都行,我以後當牛做馬都還你!”
林建軍皺著眉,側身讓她進來,從剛卸車的紅薯乾裡舀了五斤,用布包好遞過去:“拿著,趕緊給孩子煮點水喝,彆噎著。”他的聲音平靜卻堅定,“這是最後一次,以後彆來了。明天去街道辦,找李主任,就說我讓你去的,能申請‘特困救濟糧’,比找我管用。”
秦淮茹接過紅薯乾,手抖得厲害,眼淚掉在布包上,暈開一小片濕痕。她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終隻是抱著賈梗深深鞠了一躬,轉身踉蹌著往回走,雪地裡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
【叮!】
【“有限救濟”策略成功,秦淮茹“依賴心理”受衝擊,求助意願降至60%,街道辦“特困救濟”申請成功率80%,觸發“規則引導”效果。】
關上門,林建軍看到蘇嵐站在屋裡,眼圈紅紅的:“那孩子……真可憐。”
“可憐也沒辦法。”林建軍歎了口氣,“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她得自己想辦法,去生產隊掙工分,去街道申請救濟,總比指望彆人強。”他走進地窖,借著煤油燈的光,看著碼得整整齊齊的糧食,心裡踏實了些——這些紅薯乾和土豆,就是他守護這個家的底氣。
夜裡,林建軍被凍醒,聽到窗外傳來隱約的爭吵聲,是從四合院方向傳來的。他披衣走到窗前,看到賈張氏的身影在雪地裡晃動,嘴裡罵罵咧咧,好像在跟誰搶東西,接著是閻埠貴的嗬斥:“老虔婆!偷我家白菜窖的蘿卜,不要臉!”
他沒再細看,轉身回了屋。蘇嵐睡得很沉,林衛國在小床上咂著嘴,大概是夢到了紅薯乾。林建軍躺在炕上,聽著窗外的風雪聲,心裡清楚,糧票銳減隻是開始,黑市的興起會帶來更多混亂,而他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家,護住手裡的糧,等著風雨過去。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寂靜中響起,帶著階段判定:
【“糧票危機”初步應對完成,宿主家庭“生存安全係數”提升至85%,四合院“潛在衝突風險”升至40%(主要為偷糧、借糧糾紛),“以靜製動”策略啟動,獎勵“夜間防盜警報器(簡易版)”圖紙,增強家庭防禦。】
林建軍看著係統界麵上的獎勵,心裡有了數。他明天就去車間,用廢料做個警報器,裝在院門口——這亂世裡,小心駛得萬年船,守住自己的防線,比什麼都重要。
窗外的風雪還在繼續,糧站的公告欄在雪夜裡沉默矗立,像一塊冰冷的碑,記錄著這個冬天的艱難。而林建軍知道,隻要地窖裡的紅薯乾還在,家人的笑容還在,他就有底氣,在這風雨飄搖的日子裡,穩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