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82章 核潛艇材料的“外圍突破”
1964年的初春,寒意還沒散儘,軋鋼廠的廣播裡突然響起緊急集合的通知。林建軍正在車間指導工人焊接炮管,手裡的焊槍還冒著青煙,就被廠長劉建國一把拉到辦公室。“建軍,有緊急任務。”劉建國的臉色異常嚴肅,把一份蓋著“絕密”印章的檔案推過來,“上級點名要你去北京,參與一個特殊專案的外圍技術支援,具體是什麼,到了那邊才知道。”
林建軍的心跳漏了一拍。這種級彆的保密檔案,他隻在參與高射炮研發時見過一次。“廠長,廠裡的軍工訂單……”
“我已經安排趙小剛接手了。”劉建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沉重,“這個專案比咱們所有訂單都重要,是國家的‘定海神針’,你必須全力以赴,不能出任何差錯。記住,不該問的彆問,不該說的彆說。”
當天下午,林建軍就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軟臥包廂裡還有兩位穿著中山裝的陌生人,彼此都默契地保持沉默,隻有火車輪軌的撞擊聲在狹小的空間裡回蕩。林建軍看著窗外飛逝的景物,心裡琢磨著“定海神針”到底指什麼——能讓國家如此重視的專案,絕不會是普通的工業產品。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火車的顛簸中響起,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
【檢測到宿主進入“國家頂級保密專案”輻射範圍,觸發“國防重器”任務鏈,當前許可權:外圍輔助。】
【任務目標:為“核潛艇耐壓殼體”焊接提供技術支援(外圍),獎勵根據貢獻度判定。】
【背景資料(許可權解鎖):核潛艇耐壓殼體需承受數百米深海壓力,其低合金鋼焊接質量直接決定潛艇安全,目前存在“焊接應力集中導致開裂”的技術瓶頸,合格率僅60%。】
林建軍的呼吸驟然停滯。核潛艇!這可是國家最核心的國防重器!他雖然隻是外圍輔助,卻依然感到一股熱血衝上頭頂——能為這種國之重器出份力,是每個技術人員的榮耀。
抵達北京後,他們被直接送到郊區的一處研究所。這裡戒備森嚴,門口有荷槍實彈的哨兵,進出需要多重證件。林建軍被分配到焊接工藝組,組長是位姓黃的老工程師,頭發已經花白,說話帶著濃重的四川口音:“小林同誌,歡迎加入。我們現在遇到的難題,是20mnni低合金鋼焊接後,應力消除不乾淨,導致殼體試壓機時出現微裂紋。”
黃工指著一張x光片,上麵密密麻麻的紋路像蜘蛛網:“你看這些裂紋,平時檢測不出來,到了深海壓力下就會急劇擴充套件,這是要出人命的!”
林建軍看著圖紙上的焊接引數,傳統的“整體退火”工藝需要將整個殼體加熱到600c,不僅能耗巨大,還容易導致殼體變形。他想起自己在軋鋼廠處理炮管焊接應力的經驗,或許可以從“區域性應力消除”入手。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研究所的保密網路環境中響起,界麵上的應力雲圖清晰得令人心驚:
【簽到“核潛艇研究所(外圍)”成功,獲“低合金鋼焊接應力消除方案(優化版)”:
?\\t核心創新:采用“電脈衝輔助加熱”替代傳統整體退火,針對焊縫區域進行區域性應力消除,能量集中在2mm深度,避免殼體變形;
?\\t工藝引數:脈衝電流150a,頻率50hz,保溫時間30分鐘,可使焊接殘餘應力降低85%(傳統工藝僅60%);
?\\t裝置改造:利用現有焊接電源加裝脈衝模組,成本僅為進口裝置的1\\/10,適合快速量產。】
【應用價值:該方案可使耐壓殼體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0%,為核潛艇量產奠定基礎,係統判定“核心輔助貢獻”。】
林建軍按捺住內心的激動,連夜畫出方案圖紙。第二天一早,他拿著圖紙找到黃工:“黃工,您看能不能試試區域性電脈衝加熱?這樣既能消除應力,又不會讓殼體變形。”
黃工接過圖紙,眉頭從緊鎖到舒展,最後猛地一拍桌子:“這個思路好!我們怎麼沒想到!區域性加熱,能量集中,對,就該這麼辦!”他立刻召集會議,安排實驗驗證。
實驗過程充滿波折。第一次試焊時,脈衝電流過大,把焊縫燒出了個小孔;第二次頻率沒控製好,應力消除效果不理想。林建軍守在焊接控製台前,連續三天沒閤眼,反複調整引數,手指被電弧灼傷也渾然不覺。
“小林,休息會兒吧,你都快站不住了。”黃工遞過來一杯熱豆漿,眼裡滿是心疼,“年輕人也不能這麼拚。”
“沒事,黃工。”林建軍抹了把臉上的油汙,眼睛裡布滿血絲,“再試最後一次,引數已經調到最佳了。”
這一次,電脈衝焊機發出穩定的嗡鳴,焊縫區域在紅外測溫儀下呈現均勻的橙紅色。冷卻後,x光檢測顯示——無任何微裂紋!應力測試結果顯示,殘餘應力值遠低於安全閾值!
實驗室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黃工激動得抱住林建軍,眼淚都流了出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小林,你立大功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掌聲中響起,帶著任務完成的莊重:
【“焊接應力消除方案”驗證成功,耐壓殼體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2%,提前三個月突破技術瓶頸,獲“核心輔助貢獻”認定。】
【獎勵發放:“國防科技貢獻獎”(保密),證書編號:gfkj-1964-073,係統解鎖“特種材料焊接資料庫”(外圍許可權)。】
一個月後,林建軍結束任務返回軋鋼廠。離京前,研究所為包括他在內的外圍技術人員舉行了簡短的頒獎儀式。沒有鮮花,沒有媒體,隻有所長親自頒發的暗紅色證書,上麵印著“為國防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燙金大字。
“林同誌,”所長握著他的手,語氣鄭重,“你的方案我們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不過發明人會署集體名稱。這不是不信任你,是保密需要。”
“我明白。”林建軍把證書小心翼翼地放進貼身口袋,“能為國家做點事,比什麼都重要。”
回到軋鋼廠,劉建國在辦公室單獨接待了他。看到那本暗紅色證書,老廠長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最後隻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沒給咱們廠丟臉!這個獎,比什麼勞模都金貴!”
訊息在極小範圍內傳開,傻柱特意請林建軍喝了頓酒,沒問具體是什麼專案,隻是一個勁地敬酒:“師傅,您是真有本事!我這輩子要是能像您一樣,為國家乾點大事,死也值了!”
林建軍笑著給他滿上酒:“乾大事不在大小,把自己的活乾好,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你把汽修技術練精,讓每輛卡車都安全執行,也是大功一件。”
閻埠貴聽說林建軍得了“國家秘密獎”,特意跑來打聽,想看看能不能學點技術。“建軍,你這肯定是搞出啥厲害材料了,”老頭的算盤打得劈啪響,“給透個風,咱農民能不能用上?比如……讓鋤頭更結實點?”
林建軍被他逗笑了,從包裡拿出本《金屬材料基礎》:“這個你拿去看,裡麵的熱處理知識,對你琢磨鋤頭肯定有用。”他沒提核潛艇半個字,保密紀律刻在心裡。
秦淮茹在院裡晾被子時,聽到閻埠貴和傻柱的議論,知道林建軍又立了大功。她默默地把被子曬得更平整些,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這個曾經被她視為“冷漠”的男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國家,也守護著他們這些普通人的安寧。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整理帶回的資料時響起,帶著深遠的影響評估:
【“核潛艇材料技術”貢獻產生長期效應:
?\\t個人層麵:獲“國家核心技術人才庫”備案(保密),未來將優先參與國防專案,“技術權威”從民用工業擴充套件至國防領域;
?\\t工廠層麵:軋鋼廠因林建軍的貢獻,被納入“國防材料協作單位”,獲得特種鋼材生產配額,提升廠級地位;
?\\t隱性價值:該方案的“區域性應力消除”思路被應用於其他軍工領域(如坦克裝甲、飛機起落架),係統判定“技術輻射效應”啟動,國家隱性貢獻點
200。】
晚上,林建軍把那本暗紅色證書鎖進保險櫃最深處。蘇嵐給他端來洗腳水,沒多問專案內容,隻是輕聲說:“累壞了吧?看你瘦的。”
林建軍握住妻子的手,看著窗外萬家燈火,心裡一片安寧。他知道,自己參與的隻是龐大國防工程中的一個小小環節,但正是無數這樣的環節,築起了國家的安全防線。
“蘇嵐,”他輕聲說,“我們現在能安穩過日子,就是因為有這些‘定海神針’在守護。”
蘇嵐點了點頭,給丈夫的腳盆裡又加了些熱水:“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支援你。隻是彆太累了,家裡還有我和衛國呢。”
林衛國從裡屋跑出來,手裡拿著個玩具潛艇,是他用牙膏盒做的:“爸爸,老師說潛艇能在水裡打仗,你見過真的嗎?”
林建軍抱起兒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見過,可厲害呢。等衛國長大了,也學技術,造更厲害的潛艇好不好?”
“好!”小家夥摟著爸爸的脖子,笑得像顆小太陽。
車間的方向傳來夜班的汽笛聲,悠長而堅定。林建軍知道,他的技術之路還很長,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但隻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能讓家人安穩,讓國家強大,所有的辛苦就都有了意義。
這或許就是技術人員的宿命——不求名利,默默耕耘,用一個個精準的引數,一條條堅實的焊縫,為國家的崛起,鋪就一條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