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224章 蘇嵐的“家庭堡壘”
1966年深秋的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卷著枯黃的落葉,拍打在廠外平房的院門上。蘇嵐踩著凳子,用鐵絲將一塊厚實的木板釘在門框上,木板上用紅漆刷著“革命家庭,閒人免進”八個字,字型算不上工整,卻透著一股不容侵犯的決絕。
“媽,我來幫你!”林衛國踮著腳,舉著一把羊角錘遞上去,小臉上沾著幾點紅漆,像隻剛偷吃完桑葚的小貓。他今年十歲,個頭躥了不少,已經能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隻是眼神裡的警惕,比同齡孩子多了幾分與年齡不符的沉重。
蘇嵐接過錘子,在木板邊緣又釘了顆釘子,確保它足夠牢固。“小心點,彆碰著漆。”她的聲音溫柔,手上的動作卻穩準狠,每一顆釘子都砸得恰到好處。這扇院門原本隻是普通的木柵欄,這半個月來被她一點點加固:加裝了三道插銷,門後頂了根碗口粗的木棍,現在又釘上這塊警示木牌,活脫脫一座小型堡壘。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輕響,帶著一絲讚許:
【檢測到“家庭物理防線”加固行為,完成度80%。觸發“蘇嵐的守護”支線獎勵:獲得“隱蔽式地板暗格設計圖”,可用於藏匿重要物品,防搜查效果提升60%。】
蘇嵐的心跳漏了一拍,借著低頭擦汗的動作,快速掃過意識裡的圖紙。暗格設計在炕梢的地板下,剛好能容納一個半立方米的空間,邊緣用榫卯結構咬合,表麵鋪上層薄木板,再蓋上地毯,不仔細敲打根本發現不了。這正是她需要的——林建軍藏在床板下的技術資料雖然隱蔽,但終究怕搜得仔細。
“衛國,去把你爸那箱工具拿來。”蘇嵐跳下凳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咱們把炕梢的地板撬起來,換塊新的。”
林衛國應聲跑進屋,很快拖著一個鐵皮工具箱出來。箱子是林建軍用工廠的邊角料做的,邊角被磨得光滑,鎖扣上掛著一把黃銅小鎖。蘇嵐接過箱子,從裡麵翻出一把扁平的撬棍,蹲在炕邊,小心翼翼地撬動地板。
木板與地麵咬合得很緊,發出“吱呀”的呻吟,像是在抗議這突如其來的打擾。蘇嵐屏住呼吸,一點點將它撬開,露出下麵夯實的黃土。她早就算計好了,這處位置靠近牆角,平時堆著被褥,很少有人留意,正是藏東西的絕佳去處。
“媽,我們要藏什麼呀?”林衛國趴在炕邊,好奇地盯著那個方方正正的土坑。
“藏些重要的東西。”蘇嵐從衣櫃深處拖出一個用油布包裹的包袱,裡麵是林建軍手抄的技術資料,還有幾本加密的筆記——這些是她昨天夜裡趁著林建軍去維修組加班,偷偷從床板下轉移出來的。她解開油布,將資料整齊地碼進土坑,又在上麵鋪了層防潮的油紙,“記住,不管誰來咱家,都不能提這個坑,包括你爸也不行,這是咱們倆的秘密。”
林衛國重重點頭,小大人似的捂住嘴:“我知道,就像地道戰裡的秘密倉庫!”
蘇嵐被兒子的比喻逗得嘴角微揚,眼眶卻有些發熱。她何嘗不想讓兒子像普通孩子那樣無憂無慮,可這世道容不得天真。她從兜裡掏出一枚大號的**像章,彆在覆蓋暗格的薄木板上,剛好遮住撬過的痕跡:“這樣就沒人能發現了。”
加固完暗格,她又開始清點家裡的“安全物資”。炕洞裡藏著一小袋糧食,是她用省下的糧票一點點攢的;衣櫃最底層的木箱裡,放著幾卷繃帶和一瓶碘酒,還有係統前幾天獎勵的“應急草藥包”;窗台上的煤油燈被改成了兩用的,既能照明,又能在緊急時用來加熱食物。
“媽,秦阿姨在門口呢。”林衛國突然湊到窗邊,小聲說。
蘇嵐心裡一緊,走到窗邊撩開窗簾一角——秦淮茹站在院門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舊棉襖,手裡攥著個空籃子,正不安地搓著手。她身後的巷口,隱約能看見幾個紅袖章的身影在遊蕩。
“就說你爸不在,我不舒服,不方便開門。”蘇嵐低聲囑咐兒子,自己則走到灶台邊,故意咳嗽了幾聲,裝作生病的樣子。
林衛國跑到院門邊,隔著木板喊:“秦阿姨,我媽生病了,我爸在廠裡加班,您有啥事嗎?”
秦淮茹的聲音帶著哭腔,透著股
desperation:“衛國,能不能……能不能借我點糧票?賈大媽她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梗子也餓得直哭……”
蘇嵐的心揪了一下。她不是不同情,隻是這時候開門,無異於引火燒身。秦淮茹的孃家成分複雜,最近正被造反派盯著,這時候跟她家扯上關係,保不齊就被安個“包庇黑五類”的罪名。
“秦阿姨,我們家糧票也不多了,我媽病著還得吃藥呢。”林衛國按著蘇嵐教的話說,聲音裡帶著恰到好處的為難,“您去街道問問吧,聽說最近有救濟糧下來了。”
秦淮茹在門外沉默了片刻,傳來幾聲壓抑的啜泣,然後是漸漸遠去的腳步聲。蘇嵐站在灶台邊,聽著那聲音消失在巷口,心裡像壓了塊石頭,卻終究沒敢開門。她知道,在這風雨飄搖的日子裡,守住自己的家,就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
【叮!】
係統的提示音適時響起,帶著一絲理解的溫和:
【檢測到“合理邊界保持”行為,有效規避潛在風險。“家庭堡壘”穩固度提升10%。】
【獎勵“簡易警報裝置”圖紙:可利用鈴鐺和細線製作,觸發時發出聲響,提升預警能力。】
蘇嵐看著意識裡的圖紙,心裡安定了些。她找出家裡的舊鈴鐺——那是林衛國小時候玩的撥浪鼓上拆下來的,又找了段結實的棉線,按照圖紙的樣子,將鈴鐺係在院門內側的插銷上,隻要有人從外麵撬動,鈴鐺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做完這一切,天已經擦黑。蘇嵐點上煤油燈,昏黃的光線下,她開始教林衛國“家庭安全守則”:“記住,陌生人敲門堅決不開;有人問你爸的事,就說‘我爸在車間勞動,我不知道’;看到紅袖章,就躲進屋裡,彆跟他們搭話……”
林衛國坐在小板凳上,手裡拿著根樹枝,在地上認真地畫著什麼。蘇嵐湊過去一看,竟是一幅簡易的“家庭防禦圖”,上麵用歪歪扭扭的線條標著院門、窗戶、地窖入口,還有幾個小圓圈,標注著“鈴鐺”“木棍”“暗格”。
“媽,這樣是不是就安全了?”兒子仰起臉,眼睛在煤油燈下亮得像兩顆星星。
蘇嵐摸了摸他的頭,喉嚨有些發緊:“是,有衛國幫忙,咱們家肯定安全。”
傍晚時分,林建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剛走到院門口,就被門上的木板嚇了一跳。“這是……”他伸手摸了摸那塊寫著“革命家庭”的木板,指腹能感受到粗糙的木紋和未乾的漆料。
“回來啦?”蘇嵐拉開門閂,鈴鐺發出一陣清脆的響聲,“最近外麵不太平,加道保險。”她側身讓他進來,又迅速把門閂插上,動作一氣嗬成,像演練過千百遍。
林建軍走進屋,看見炕梢新換的地板和窗台上的煤油燈,心裡瞬間明白了。“都安排好了?”他脫下沾滿油汙的工裝,露出裡麵打了補丁的秋衣。
“嗯,資料藏在地板下了,用像章蓋住了縫。”蘇嵐遞過一盆熱水,“今天秦淮茹來過,想借糧票,我沒開門。”
“做得對。”林建軍擦著臉,水順著下巴滴下來,“她男人以前是廠裡的會計,最近被查出有經濟問題,這時候沾上邊,就是給自己找事。”他頓了頓,從懷裡掏出個小小的布包,“維修組老周給的,他老家寄來的紅薯乾,給衛國當零食。”
林衛國接過布包,歡呼著跑到一邊,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塊放進嘴裡,眼睛卻不忘盯著門口的動靜,像隻警惕的小獸。
晚飯很簡單,玉米糊糊就著鹹菜,還有幾塊紅薯乾。煤油燈的光暈裡,一家三口圍坐在小桌旁,誰都沒多說話,卻有一種無聲的默契在流淌。林建軍說起維修組的事,老周如何幫他擋回了造反派的盤問;蘇嵐講著廠裡的傳聞,醫務室的李大夫因為給“走資派”看過病,被拉去批鬥了;林衛國則插話說學校裡的紅小兵又在查“家庭成分”,他按媽媽教的,說“我爸是軍工功臣”,沒人敢再追問。
夜深了,林建軍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呼嘯的風聲,還有蘇嵐輕微的呼吸聲。他知道,這場風波還會持續很久,許大茂那樣的人不會善罷甘休,明天或許還會有新的麻煩找上門。但隻要回到這個被蘇嵐精心打造成“堡壘”的家,他就覺得心裡踏實。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家庭堡壘”構建完成度90%,觸發“風雨同舟”效果:家庭成員間信任度提升,危機應對效率提高30%。】
【獎勵“防衝擊應急包”:包含壓縮餅乾、淨水片、止血帶等物資,可應對突發隔離或疏散。】
林建軍摸了摸枕頭下的應急包,心裡一片安寧。蘇嵐的“家庭堡壘”或許沒有銅牆鐵壁那麼堅固,卻用最樸素的方式——一扇加固的門,一個隱蔽的暗格,幾句教給孩子的守則,織就了一張抵禦風雨的網。在這風雨飄搖的年代,這份安穩,比任何金銀珠寶都珍貴。
窗外的風還在吼,像是在為那些不安分的靈魂伴奏。但在這小小的平房裡,煤油燈的光暈溫暖而堅定,映著一家三口相依的身影。蘇嵐的“家庭堡壘”,不僅守住了物資和資料,更守住了一家人在風暴中前行的勇氣和希望。
天快亮時,蘇嵐悄悄起身,檢查了一遍門窗的插銷,又摸了摸地板下的暗格,確認一切完好。她望著窗外漸亮的天色,心裡默唸著:隻要這堡壘還在,家就還在,日子就總能熬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