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47章 傻柱的“安詳離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47章 傻柱的“安詳離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寒意還沒褪儘,林建軍就接到了槐花的電話。小姑孃的聲音帶著哭腔,在聽筒裡斷斷續續:“林叔……我爸他……走了……早上發現的,在睡夢裡……”

林建軍握著電話的手猛地收緊,指節泛白。窗外的玉蘭花剛打花苞,光禿禿的枝椏在風裡搖晃,像傻柱那總是停不下來的胳膊,在灶台前顛勺時劃出的弧度。他想起上週去食堂,老傻還端著碗紅燒肉跟他碰杯,說“這手藝,到死都忘不了”,怎麼說走就走了?

“彆急,槐花,我馬上過去。”林建軍披上外套,聲音儘量平穩,“你媽呢?讓她彆太傷心,有叔在。”

傻柱的家在廠屬小區,兩居室的房子收拾得乾淨利落,牆上掛著他和王秀的合影,照片裡的傻柱笑得見牙不見眼,手裡還舉著個炒菜勺。王秀坐在沙發上,眼睛紅腫,見林建軍進來,剛憋回去的眼淚又掉了下來:“林哥,你說這叫什麼事啊……昨天還跟我唸叨,說要給曉陽做他最愛吃的糖醋排骨,今天就……”

林建軍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落在裡屋的床上。傻柱蓋著他那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臉膛還是紅撲撲的,像是睡著了,嘴角甚至還帶著點笑意。床頭櫃上放著個搪瓷缸,裡麵還剩小半杯二鍋頭,旁邊是半包沒吃完的花生米——這是他和傻柱每次喝酒的標配。

“走得安詳。”林建軍輕聲說,心裡卻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他想起第一次在四合院見到傻柱,對方還是個愣頭青,拎著飯盒給秦淮茹送菜,被賈張氏指桑罵槐也不還嘴;想起他開飯館時,自己去捧場,傻柱非要多送兩個菜,說“林主任看得起我”;想起這幾年在食堂,他變著花樣給員工改善夥食,說“吃飽了纔有力氣搞技術”……這個一輩子為彆人操心的人,終於能踏踏實實睡個好覺了。

槐花拿來傻柱的遺物,大多是些舊物件:磨得發亮的炒菜勺,記著菜譜的筆記本,還有林建軍當年送他的那本《中國菜譜大全》,扉頁上有傻柱歪歪扭扭的字:“林哥贈,1985年冬”。最顯眼的是個鐵皮盒子,裡麵裝著幾張存摺,加起來不到五萬塊,還有張紙條,寫著“給槐花陪嫁”。

“我爸這輩子,就攢下這點東西。”槐花抹著眼淚,“他總說,錢夠花就行,掙再多,不如一家人吃得香。”

林建軍看著那張紙條,突然想起傻柱常說的一句話:“我傻柱沒啥大本事,就會做菜,能讓身邊人吃好喝好,就值了。”那時隻當是玩笑,現在才明白,這是他最簡單也最踏實的人生哲學。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響起,帶著落葉歸根的沉靜:【檢測到“四合院老友終局”,傻柱以“安詳離世”完成人生閉環,符合“善有善終”邏輯。】

【獎勵“人生圓滿度認知”:深化對“平凡即偉大”的理解,強化家族傳承中“踏實生活”的基因。】

林建軍合上書,心裡那股堵得慌的感覺漸漸散開。傻柱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腰纏萬貫的財富,卻憑著一手好廚藝和一顆熱心腸,活得坦坦蕩蕩。他對秦淮茹的“傻好”,對街坊的仗義,對家人的擔當,或許曾讓人覺得“不值”,但臨終時的安詳,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葬禮定在三天後。林建軍親自操辦,從殯儀館的車輛到送葬的花圈,都一一過問。他給廠裡的老夥計們打了電話,鄭師傅拄著柺杖來了,說“得送老傻最後一程”;研發部的小張也來了,手裡捧著個搪瓷缸,是傻柱當年獎給他的“最佳食客”獎品。

王秀拉著林建軍的手,哽咽著說:“林哥,我家老傻這輩子,最服的就是你。他總說,‘林主任活得明白,不像我,稀裡糊塗一輩子’。”

“他不糊塗。”林建軍望著靈堂上傻柱的遺像,照片裡的人笑得憨厚,“他比誰都明白,啥是該珍惜的,啥是該放下的。”

出殯那天,天陰沉沉的,卻沒下雨。送葬的隊伍裡,有廠裡的員工,有以前四合院的老街坊,還有不少“傻柱家常菜”的老主顧。一個頭發花白的大爺抹著眼淚說:“當年我窮,孩子生病,是傻柱給我炒了菜,還塞了錢,這恩情我記一輩子。”

林建軍作為主祭人,站在墓碑前,聲音低沉卻清晰:“老傻,一路走好。你做的菜,我們都記著呢;你對人的好,我們也都記著呢。到了那邊,彆總想著給人做菜,也歇歇,享享清福。”

墓碑上的照片,是傻柱60歲生日時拍的,穿著新做的中山裝,手裡舉著個剛出鍋的紅燒肉,笑出了滿臉褶子。林建軍看著照片,突然想起他們最後一次喝酒的場景——

那是年前,傻柱燉了鍋排骨,非要拉著林建軍在家喝兩盅。王秀不在家,兩個老頭就著一碟花生米,喝得臉紅脖子粗。傻柱說:“林哥,我這輩子,就服你兩件事:一是搞技術能搞出大名堂,二是對蘇嵐嫂子好,一輩子沒變。”

林建軍笑他:“你對王秀也不差,不然她能跟你遭那些罪?”

傻柱灌了口酒,嘿嘿笑:“那不一樣。我是沒本事,隻能讓她吃飽穿暖;你是有本事,還能讓蘇嵐跟著你享福。”他頓了頓,突然歎氣,“四合院的人,走的走,散的散,就剩咱們倆了。等我走了,你可彆太想我。”

當時隻當是醉話,現在想來,老傻心裡跟明鏡似的。

葬禮結束後,林建軍獨自在墓碑前站了很久。春風捲起紙錢,在空中打著旋,像傻柱顛勺時飛起的菜香。他想起剛創業時,傻柱把飯館的流動資金偷偷塞給他,說“錢不夠跟哥說”;想起專利戰時,老傻每天給研發部加一道硬菜,說“吃飽了纔有力氣跟老外乾”;想起曉陽小時候,總纏著傻柱要糖吃,老傻就從口袋裡摸出顆水果糖,說“跟你爺爺一樣,就知道饞”……

這些細碎的往事,像散落的珠子,串起了他們大半輩子的交情。從四合院的針鋒相對,到工廠裡的互相扶持,從年輕時的較勁,到老年時的惺惺相惜,這段跨越幾十年的友誼,最終以最平靜的方式畫上句點。

【叮!】

係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帶著塵埃落定的釋然:【“四合院時代”標誌性人物落幕,恩怨情仇徹底封存。】

【獎勵“時代記憶珍藏”:自動記錄與傻柱相關的關鍵記憶片段,強化“平凡人生的價值”認知。】

林建軍轉身離開墓園,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些。他知道,傻柱的離世,不僅是一個老友的告彆,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四合院的那些人——易中海、賈張氏、秦淮茹、許大茂、閻埠貴、傻柱……終於都以各自的方式,走完了人生的旅程。他們的故事,或唏噓,或遺憾,或圓滿,都成了曆史的注腳。

回到廠裡,食堂的大師傅問林建軍:“林總,今天的菜按啥標準做?”

林建軍想了想,說:“按老傻的菜譜來,做個紅燒肉,再弄個糖醋排骨,給大夥加個菜。”

傍晚,員工們打飯時,都覺得今天的菜格外香。小張吃著排骨,突然說:“這味兒,跟傻柱師傅做的一模一樣。”

林建軍坐在角落,慢慢喝著粥,聽著大夥唸叨傻柱的好,心裡暖暖的。他知道,傻柱雖然走了,但他的手藝,他的善良,他那股子“傻勁兒”,會像食堂裡飄不散的菜香,永遠留在這個廠裡,留在大家心裡。

夕陽透過食堂的窗戶,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林建軍看著窗外,中關村的高樓又長高了些,建軍科技的新研發中心正在封頂。他想起傻柱常說的“日子得往前過”,是啊,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能做的,就是帶著對老友的懷念,繼續把日子過好,把廠子辦好,不辜負那些平凡卻閃光的人生教會他的道理——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就是最好的人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