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96章 智慧手機時代的“彎道超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96章 智慧手機時代的“彎道超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2009年的初春,深圳電子展的展廳裡彌漫著一股焦灼的氣息。“建軍科技”的展台前,功能機樣機還在迴圈播放著“超長待機30天”的廣告,而隔壁蘋果展台前,體驗iphone的人群已經排起了長隊,指尖在觸控式螢幕上滑動的沙沙聲,像一陣細密的雨,敲打著每個傳統手機廠商的神經。

林衛國站在展台角落,手裡捏著一部剛買到的iphone

3gs,螢幕上的多點觸控流暢得讓人心驚。他想起三天前喬布斯在發布會上說的話:“手機不應該隻是打電話的工具,它應該是口袋裡的電腦。”這句話像根針,刺破了他心裡最後一絲僥幸。

“林總,咱們的功能機訂單這個月又降了20%。”手機事業部的老周遞過來一份報表,聲音裡帶著沮喪,“經銷商說,消費者現在隻認智慧手機,咱們的翻蓋機、滑蓋機根本賣不動。”

林衛國翻開報表,目光在“庫存積壓50萬台”的數字上停留了很久。這是“建軍科技”進入手機領域的第八年,靠著紮實的功能機質量,他們曾占據國內15%的市場份額,可現在,智慧手機的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而來。

回北京的飛機上,林衛國把自己關在頭等艙休息室,反複拆解那部iphone。主機板上的晶片、觸控式螢幕的排線、電池的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他:這不是手機的升級,是時代的迭代。他給林建軍打了個電話,語氣沉重:“爸,可能要下狠心了。”

林建軍正在合肥考察曉陽的ai實驗室,背景裡傳來裝置執行的低鳴:“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係統上週簽到‘工信部電子司’,給了份‘快充技術專利包’,包含電荷泵架構、電池材料配方,能實現‘10分鐘充電50%’,安全性還比國際標準高3倍。”

【叮!】

係統的提示音帶著技術突破的銳利:【檢測到“產業迭代關鍵節點”,符合“彎道超車”戰略需求。】

【獎勵“全場景快充技術方案”:包含65w有線快充、40w無線快充、低溫充電保護演算法,可解決智慧手機續航痛點,形成技術壁壘。】

林建軍把方案裡的核心引數念給兒子聽:“用铌酸鋰替代傳統石墨負極,電池迴圈壽命能到1200次;電荷泵采用氮化镓材料,轉換效率98%,充電時不發燙。這技術,能讓咱們在智慧手機時代撕開一道口子。”

“爸,您的意思是……”

“砍功能機,all

in智慧手機。”林建軍的聲音斬釘截鐵,“當年咱們從量具轉做半導體,不也是破釜沉舟?現在機會來了,就不能猶豫。”

一週後的董事會上,林衛國丟擲了“砍掉所有功能機業務,聚焦智慧手機”的方案,會議室裡瞬間炸開了鍋。分管生產的副總拍著桌子反對:“林總,50萬台庫存怎麼辦?生產線改造要花8億,萬一失敗了……”

“失敗了我擔著。”林衛國開啟投影儀,螢幕上出現“建軍智聯”係列智慧手機的設計圖,最顯眼的位置標注著“65w超級快充”,“但不轉型,就是等死。”他點開係統獎勵的快充測試視訊:一部耗儘電量的原型機,插上充電器後,螢幕上的電量百分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跳動,10分鐘顯示52%,30分鐘完全充滿。

“這不可能!”老周瞪大了眼睛,“現在行業最快的充電速度也就10w,充一次要兩小時,你們這是……”

“這是我們的秘密武器。”林衛國的目光掃過全場,“智慧手機的痛點是什麼?續航。我們就用快充解決它。彆人的手機需要睡前充電,咱們的手機,喝杯咖啡的時間就能滿血複活。”

研發中心的攻堅戰就此打響。林曉陽帶著ai團隊從合肥趕來,用神經網路優化充電曲線——當電池電量低於20%時,以65w最大功率快充;超過80%時,自動降至10w涓流充電,既保證速度,又保護電池壽命。“就像給熱水瓶灌水,快滿的時候要放慢速度,不然會溢位來。”曉陽給工程師們打比方。

最棘手的是電池安全性。傳統鋰電池在高功率充電時容易發熱鼓包,林衛國團隊按照係統方案,在電池內部加入一層陶瓷隔膜,即使穿刺短路也不會起火。測試那天,林建軍親自盯著:工程師用釘子刺穿正在快充的電池,隻聽“滋”的一聲,電池微微發熱,卻沒有爆炸,更沒有明火。

“成了!”實驗室裡爆發出歡呼,林建軍抹了把汗,想起1989年測試光刻膠時的緊張,那種手心冒汗的感覺,時隔二十年依舊熟悉。

2010年5月,“建軍智聯1號”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當林衛國拿著手機,當眾演示“10分鐘充電50%”時,台下的媒體記者們瞬間沸騰。“這是魔術嗎?”《科技日報》的記者忍不住站起來提問,得到的回答是:“不,是技術。”

發布會後,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首銷當日,線上線下合計賣出30萬台,創了國產手機的銷售紀錄。使用者評價裡,“快充太香了”“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的留言刷屏,甚至有計程車司機專門買了一部,說“趁乘客下車的功夫充會兒電,一天都夠用”。

蘋果中國區的負責人帶著團隊來“取經”,看到“建軍智聯”的充電模組時,忍不住感歎:“我們的工程師認為這是物理極限,你們怎麼做到的?”

林衛國笑著遞過專利證書:“我們有128項快充相關專利,從充電器到電池,從演算法到材料,形成了完整的保護圈。就像我父親說的,‘技術壁壘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建成了,就是護城河’。”

年底的財報顯示,“建軍科技”智慧手機業務營收突破80億,市場份額達到20%,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把一眾國產廠商甩在了身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快充技術成了行業標杆,華為、小米等廠商紛紛上門尋求技術授權,“中國快充”成了繼“中國高鐵”之後的又一張科技名片。

慶功宴上,老周端著酒杯,敬了林衛國滿滿一杯:“林總,當初是我目光短淺了。這彎道超車,咱們真的做到了!”

林衛國把酒一飲而儘,目光投向坐在主位的父親。林建軍正和鄭師傅聊著什麼,臉上帶著欣慰的笑。他突然明白,所謂“彎道超車”,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在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抓住時代的轉折點,用差異化優勢實現突破——就像當年他們用28納米晶片突破技術封鎖,用鈣鈦礦電池應對反傾銷,核心都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喧鬨中響起,帶著戰略成功的清朗:【“智慧手機彎道超車”達成,快充技術成為中國手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符合“技術差異化”戰略。】

【獎勵“快充生態擴充套件方案”:包含車載快充、無線充電座、太陽能充電寶等周邊技術,構建快充生態鏈。】

林建軍看著方案裡的“充電樁
快充手機”聯動構想,突然對林衛國說:“下一步,把快充技術用到新能源汽車上。手機能快充,汽車為什麼不能?”

林衛國眼睛一亮,這正是他想說的。宴席散後,父子倆站在水立方的廣場上,望著夜空中的led螢幕,上麵正播放著“建軍智聯”的廣告:一個年輕人用手機掃碼解鎖共享單車,騎到地鐵站時,把手機放在站台的快充樁上,等車來的功夫,電量從10%漲到了90%。

“爸,您看,這就是技術改變生活。”

“是啊,但不能停在這。”林建軍望著遠處的中關村,“智慧手機隻是一站,前麵還有5g、物聯網、人工智慧……路還長著呢。”

夜風裡,彷彿還能聽到發布會現場的掌聲。林衛國知道,這場“彎道超車”的勝利,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就像係統獎勵的生態方案,技術的價值從來不是孤立的,它會像水一樣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持續挖掘技術的潛力,在每個時代的轉折點上,都能穩穩地握住方向盤,駛向更廣闊的未來。

而這,或許就是“建軍科技”能從精密儀器廠成長為科技巨頭的秘訣——永遠保持對技術的敬畏,永遠保持對時代的敏感,永遠相信:隻要敢想敢乾,中國企業就能在全球競爭中,跑出屬於自己的加速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