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98章 應對“南海仲裁”的科技後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98章 應對“南海仲裁”的科技後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2016年7月的南海,風浪裹挾著鹹腥的氣息拍打著戰艦的甲板。海軍某新型驅逐艦的雷達艙內,工程師們正屏氣凝神地盯著螢幕——建軍科技研發的艦載相控陣雷達剛完成除錯,螢幕上密密麻麻的綠色回波,正實時鎖定著百公裡外的多個目標,哪怕是低空突防的無人機,也無所遁形。

“穩定跟蹤!抗乾擾能力100%!”操作手興奮地報告,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就在三天前,這台雷達的核心部件還在千裡之外的北京車間裡,由林衛國帶著團隊連夜組裝測試,如今已成為守護海疆的“千裡眼”。

同一時間,建軍科技的軍工車間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焊錫和冷卻劑的味道。林衛國摘下沾滿油汙的手套,看著生產線最後一台t\\/r元件下線,指尖因長時間握持螺絲刀而泛白。“包裝!立刻送機場,海軍的運輸機在等著。”他對著對講機喊道,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

這是他們接到緊急任務的第48小時。7月12日,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公佈,局勢驟然緊張。海軍急需一批艦載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元件,要求48小時內交付,而這種元件的生產精度要求達到0.001毫米,相當於頭發絲直徑的1\\/60,連國外廠商都需要至少一週時間。

“林總,最後一組抗乾擾模組的測試資料出來了。”研發部的老陳舉著平板跑過來,螢幕上的波形圖穩定得像一條直線,“乾擾抑製比達到70分貝,比海軍要求的還高10個分貝!”

林衛國接過平板,指腹劃過冰冷的螢幕。這組模組采用了係統獎勵的“艦載雷達抗乾擾演算法”,能在複雜電磁環境中自動識彆並過濾乾擾訊號,哪怕對方釋放再多電子誘餌,也休想矇蔽雷達的“眼睛”。“告訴海軍,放心用。”他的聲音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任務啟動時就已響起,帶著國防科技特有的厚重:【檢測到“國家主權維護”緊急需求,符合“科技護國”核心使命。】

【獎勵“艦載相控陣雷達優化方案”:包含t\\/r元件整合工藝、自適應抗乾擾演算法、高溫穩定性增強技術,可將雷達反應速度提升30%,連續工作時間延長至720小時。】

林建軍把方案裡的關鍵引數標紅時,特意註明:“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訂單,是保家衛國的責任。”他坐鎮車間指揮,看著鄭師傅的兒子小王帶領焊工組,在顯微鏡下完成模組間的金絲鍵合——每根金絲直徑僅25微米,焊接誤差不能超過5微米,小王和工友們屏息凝神,連續工作18小時,合格率達到100%。

“林叔,您當年在軋鋼廠焊量具,是不是也這麼費勁?”小王擦著汗問,護目鏡後的眼睛布滿血絲。

“比這還費勁。”林建軍笑著遞過一瓶功能飲料,“那時候沒有顯微鏡,全靠手感。但現在想想,道理都一樣——手上的活細一分,國家的底氣就足一分。”他想起1962年邊境衝突時,廠裡趕製軍用望遠鏡的鏡頭,老工人們用紅綢蘸著酒精,一遍遍拋光,直到能清晰看到千米外的靶心。

車間的廣播裡,正播放著國防部的宣告:“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林衛國站在生產線儘頭,望著牆上“科技報國”的標語,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一句話:“企業辦得再大,要是國家不強,終究是彆人的盤中餐。”

這次緊急任務,讓這句話有了更沉重的分量。接到訂單時,林衛國第一時間召開動員大會,沒有講太多大道理,隻說了句:“咱們造的不是零件,是軍艦的‘眼睛’。眼睛亮了,咱們的軍艦才能看得遠、打得準,才能護著咱們的漁民、咱們的島礁。”

動員結束後,沒有一個人請假。研發團隊的年輕人把行軍床搬到實驗室,餓了就啃麵包,困了就裹著軍大衣眯一會兒;生產線上的老師傅們主動帶班,說“年輕人熬不住,我們多盯會兒”;連食堂的師傅都送來夜宵,說“給小夥子們加個蛋,好有力氣保家衛國”。

最讓人動容的是質檢組的張大姐,她的丈夫是南海艦隊的軍官,此刻正在巡邏艦上執行任務。張大姐捧著元件,用放大鏡檢查了三遍,眼淚掉在元件上,又趕緊用無塵布擦乾淨:“我得把好這關,不能讓他在前麵擔心家裡,更不能讓戰士們用著不放心的裝備。”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首批元件交付時響起,帶著使命達成的莊嚴:【“國防科技支援”任務完成,技術成果直接服務於國家主權維護,符合“科技護國”最高優先順序。】

【獎勵“軍民融合技術轉化指南”:推動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延伸,如雷達技術轉民用航空管製、抗乾擾演算法用於通訊基站。】

林建軍看著指南裡的“技術雙向流動”理念,突然對林衛國說:“這次的抗乾擾技術,能不能用到咱們的5g基站上?南海的漁民說,有時候在遠海收不到訊號,用這個技術或許能解決。”

林衛國立刻點頭:“我已經讓團隊評估了,下週就能拿出方案。軍用技術為民用服務,這纔是‘軍民融合’的真諦。”

當最後一批元件裝上海軍的運輸機,林衛國站在停機坪上,看著飛機呼嘯著衝上雲霄,消失在晨光裡。東方的天空已經泛起魚肚白,車間裡傳來此起彼伏的鼾聲——連續奮戰48小時的工人們,終於能趴在工作台上睡一會兒了。

林建軍走過去,給每個睡著的工人蓋上毯子。小王的手裡還攥著焊錫槍,老陳的頭枕在測試報告上,張大姐的睫毛上還掛著淚珠……這些平凡的麵孔,此刻在他眼裡,比任何明星都耀眼。

三天後,海軍傳來訊息:裝配了建軍科技元件的雷達係統,在南海演習中表現出色,成功捕捉到多個低空突防目標,抗乾擾效能遠超預期。一位參與演習的老將軍特意打來電話,聲音洪亮如鐘:“小林,告訴你的工人們,他們造的不是零件,是國之重器!有你們在,我們守海疆就更有底氣了!”

林衛國把電話開了擴音,車間裡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小王抹了把眼淚,笑著說:“我爸要是知道了,肯定得喝兩盅!”

林建軍望著窗外飄揚的國旗,突然想起老首長臨終前的話:“國家強大,一靠槍杆子,二靠筆杆子,三靠秤桿子。槍杆子能保家衛國,筆杆子能啟迪民智,秤桿子能丈量實力——你們搞的精密技術,就是新時代的‘秤桿子’,得把國家的實力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此刻,他覺得這句話有了最生動的注腳。從1984年的精密量具,到今天的艦載雷達元件,變的是技術領域,不變的是那份“國家需要,我們就上”的擔當。企業的賬本上或許有盈虧,但在國家主權麵前,隻有“必須贏”的信念。

夕陽下,林衛國在車間的黑板上寫下:“72小時,交付100%合格元件,零失誤。”後麵畫了個大大的五角星。林建軍走過去,在旁邊加了一句:“這纔是‘建軍科技’最該有的樣子。”

遠處的試驗場,新一批雷達元件正在進行極限環境測試,螢幕上的回波依舊穩定而清晰,像一雙雙警惕的眼睛,守護著這片蔚藍的海疆。而車間裡的燈光,又開始為下一個任務而明亮——因為他們知道,保家衛國的路,永遠沒有終點,隻有一個個需要用技術和擔當去堅守的瞬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