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穿越重生 > 卿卿日常:新川八少主 > 第6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卿卿日常:新川八少主 第6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書考之日。

“七哥...七哥,上回戴先生說的那個重點在哪啊?我怎麼找不到。”

“這...還有這裡...”

九少主尹崡臨時抱佛腳,抓住七少主尹岩問道。

雖說此次書考文章乃是課下所寫,但內容考校卻是戴笛擇問,新川主評定,哪裡來的什麼重點。

顯然也是關心則亂,慌不擇路罷了。

不過片刻,五少主尹岐書考結束。

“五哥...戴先生怎麼說?”

“對呀,五哥,你這次還能不能墊底啊?”

急於求證戴笛考校內容的是九少主尹崡,想找個墊背兜底的則是十少主尹嶽。

“我...我儘量...儘量,快回去準備吧。”

尹岐也是被他倆說的不耐煩,連忙出聲道。

“宣六少主,入內書考...”

梁實一出聲,便打斷了他們繼續嬉笑玩鬨的心思,趕緊乖乖入座等待。

與其餘少主慌亂的神情不同,尹峰顯得鎮定自若,顯然是胸有成竹。

......

“宣八少主,入內書考...”

“參見主上,見過戴先生。”

尹峰先是躬身向新川主行了一禮,而後朝戴笛頓首作揖。

新川恪守傳統,供奉孔聖人,信奉“天地君親師”,自然對禮儀多有注重。

“書考開始...”

待尹峰坐下後,梁實連忙擺正沙漏,開始計時。

“八少主擇題,論及減免賦稅,為何冇有談及他川減稅之策?”

說來也巧,尹峰與六少主尹崢選擇的題目都是減免賦稅,但所述內容卻有所不同,這也是戴笛疑惑之處。

先前尹崢所答內容參照的是丹、墨、金三川,皆因三川體量與新川相當,倒也不無道理。

這也讓戴笛起了好勝之心,其實減免賦稅之策,他與尹崢早已課下推導了多次,考慮周全,方纔呈交。

但現在尹峰所述答案卻與尹崢不同,戴笛倒想看看整日廝混的八少主到底能說出什麼所以然來。

“各川體量雖相當,但結構卻不同。”

“墨川重牧,金川重商,而我新川重農。農業減免賦稅固然影響甚大,但到底不過是以物易物,換成以錢易物罷了。”

“更何況,墨川本就依賴我川,如若不是兵鋒過盛,怕是冇有跟我新川討價還價之地。”

“再說黛川,雖盛產礦脈,我新川也多有倚仗,但墨川亦不敢得罪我川。”

“民以食為天,我新川可無礦,但黛川不可無糧。”

說來也奇怪,不知為何,此方天地氣候分明,盛產之物更是涇渭分明,讓盛產糧食的新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也就是為何新川最是傳統,但仍為九川之首的主要原因。

瑩川雖也是魚米之鄉,但瑩川人生性平和,愛好養生,加之雨量充沛,多潮濕天氣,倒是稍遜一籌。

而且瑩川土地兼併怕已是積重難返,殊不知瑩川一半的田莊都屬於七少主夫人阮思思的孃家。

“倒是有些水平...”

戴笛聽聞也是感歎,雖說論述結果差不多,但角度卻是優於六少主尹崢。

得到新川主點頭暗示,戴笛開始了接下來的考校。

“八少主文章中所述的‘一條鞭法’不知參考何處?可否為老臣解惑。”

一條鞭法的內容,戴笛倒是看得懂,但不知尹峰是從何處所得,這纔有此一問。

“其一清丈土地,聽聞瑩川有將近半數田莊歸於阮家,富可敵國堪稱‘阮半川’。但瑩川賦稅卻年年減少,田增而稅減,必定是有占地多者。所以編製‘魚鱗冊’確有必要,賦稅均平,不但能減賦還能使府庫充盈。”

“其二統一賦役,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征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盛世還可,若是亂世起義四起,屆時社稷怕是有傾覆之危。不若返璞歸真,將賦歸於地,計畝征收;把力役改為雇役,由府衙雇人代役。縱然不能使盤剝杜絕,但民亦稍安。”

“其三計畝征銀,聽聞我新川賦役征課由裡長、糧長協理,本以為同鄉之人,必定公正嚴明。奈何比府衙盤剝更甚,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之官民勾結,當真是求告無門。不若改為官吏直接征收,解繳入庫。一來不按實物征課,省卻了輸送儲存之費;二來不由保甲人員代辦征解,免除了侵蝕分款之弊。”

其實曆朝曆代都逃不過一個“貪”字,所以大多因土地兼併而亡國,提出一條鞭法也是應時而出,正適合新川現在的處境。

但新川主是否有魄力實行,還猶未可知。

尹峰答完,便老老實實行了一禮,等待下文。

“這等見解,若是由我悉心教導,怕是川主之位...”

戴笛聽聞,內心早已不鎮定,但這話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隻能獨自感歎。

原本他教導尹崢,期望的便是有朝一日,一窺川主之位。

奈何尹崢雖天資尚可,但卻時常從九川考慮,每每為外川做嫁衣。

殊不知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合盟,不過是維繫和平的手段罷了。

今日新川強盛,便為九川之首。

翌日新川衰落,怕是爭相分食。

梁實也被尹峰的對答,驚得啞口無言,連沙漏滴完也未發覺。

他雖為宦官,但常年服侍新川主,對朝堂政要亦是耳濡目染。

便是這等策論,也是未曾得見。

“書...書考結束...”

梁實見尹峰看向自己手邊的沙漏,這才反應過來。

倒是新川主喜怒不形於色,但嘴角上揚角度,也表明瞭對尹峰的滿意。

他原以為這個第八子隻是對誦讀有所長,但不曾想,有這等經世濟民的才能。

隻是與梁實和戴笛不同的是,新川主倒覺得膽子過於大,實施起來恐怕太過困難。

角色不同,考慮的廣度和深度自然有所差異。

新川主不是不懂國家的弊政,但治大國如烹小鮮,變法容易,實施卻難。

正當新川主思考時,抬頭見尹峰似有未儘之言,便開口道。

“八少主,你可還有難言之隱?今日雖為書考,但亦是君臣問對。就算說錯了,孤也不會開罪於你。”

新川主直接喊其八少主,顯然是把尹峰當成臣子看待,而不是父子間的趣談,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