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問天 第154章 陳長河
靜,死一般的寂靜。
老人的聲音似乎近在耳畔,帶著一種洞穿歲月的疲憊。
“若非你踏入此層時,那縷微弱的‘青鸞’之火的氣息與老夫體內的舊傷產生了共鳴,老夫也不會多事。”
他挽起袖口,露出手臂上一道已淡化的青黑色灼痕。
似帶著追憶道;“百年前,我自外歸返宗門,距山門外三千裡處遭遇宿敵,身中奇毒,正在伏地待斃之際,一女子途經此地,她周身環繞青焰,一掌拍出,便有青鸞虛影裂空,將那元嬰境的宿敵一瞬焚為灰燼。”
他凝視著林凡,眼中是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她救了我,又以一道充滿生機的青焰,為我壓製了這連宗門丹堂都束手無策的奇毒。那獨一無二的青鸞氣息,我至今記得。”
“直到我返回宗門,在青木殿見到老門主的畫像中的女子與記載,才赫然發現……當年救我性命的,竟是我們天巧宗聖女,門主的小女兒,而你身上流轉的這股氣息,與當年一般無二。”
林凡心中劇震,一個困擾他許久的謎團在此刻豁然貫通!原來,他體內的那團青色火焰,並非青元珠帶來的青元火,那是自他出生便深藏於血脈之中的,青鸞之火!。
老者的聲音再次傳來,聲音之中聽不出喜怒,隻有歲月沉澱下的沉重。
“告訴我,孩子……”。
“林玥兒,是你什麼人?”
林凡迎上那道無形的目光,喉頭乾澀,滾動了一下,再開口時,聲音帶著自己都未察覺的沙啞與一絲顫抖:
“前輩,她……是我母親”
話音落下的瞬間,籠罩在林凡周身的無形壓力潮水般退去。守閣老人陳長河的身影,自書架旁的陰影中緩緩踱出,不再是之前那般融入環境的縹緲,而是帶著一種實實在在的、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肅穆。
他停在林凡麵前三步之處,渾濁的雙眼此刻清亮如星,裡麵翻湧著複雜至極的情緒——是追憶,是悲痛,是恍然,最終儘數化為一種近乎虔誠的堅定。
沒有多餘的言語,陳長河整理了一下本就樸素的衣袍,在林凡驚愕的目光中,竟是後退一步,雙手作揖,對著林凡,躬身深深一拜。
“陳長河,昔年蒙你母親捨身相救,方能殘喘至今。此恩此德,百世難償。”
他聲音低沉,卻字字清晰,蘊含著發自道魂深處的鄭重
林凡被他這突如其來、莊重無比的大禮弄得有些無措,下意識側身避讓:“陳前輩,您這是……晚輩如何受得起!”
“當得起。”
陳長河直起身,目光灼灼,“此禮,非為虛儀,是為明誌。自今日起,老朽殘軀,願為小主人前驅。宗門之內,但有驅使,萬死不辭!”
這番擲地有聲的誓言,在空曠的四層回蕩,彷彿與這藏經樓的古老氣息融為一體。林凡看著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忠誠,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甸甸的信任與……一種找到了倚靠的安心。
“前輩…”林凡深吸一口氣,不再虛辭,而是問出了此刻最核心的困惑,“我母親她……當年究竟為何離開宗門?您可知她後來……”
陳長河眼中閃過一絲痛色,緩緩搖頭:“她當年離去原由,乃宗門最高秘辛,老朽亦不知全貌。隻知是與老門主……亦即您的外公,在一次激烈爭執後,便此離去,再未歸來。”
母親的訊息如同破碎的拚圖,依舊缺失最關鍵的部分,但至少,他知道了自己的根在何處。
“我明白了。”林凡壓下心頭的翻湧,眼神重新變得堅定,“陳前輩,過往之事,暫且不提。眼下,宗門大比在即,黑風洞試煉關乎天機秘境名額,我必須儘快提升實力。”
“所言極是。”陳長河目光掃過林凡周身,語氣帶著洞悉一切的關切,“您已得《五行源解》,青鸞之火亦初步蘇醒,眼下最大的關隘,在於如何助益壯大”
林凡點頭:“正是。舅舅亦曾提及,需借極致外力。”
“高見。”陳長河沉吟片刻,壓低了聲音,“小主,關於黑風洞試煉,有一言相告。此次試煉,由我與魏千山共同佈置。魏師弟性情剛烈,佈置必以‘險、絕’為先,旨在最大限度模擬秘境殺機。這對您是危機,亦是良機。”
他袖袍微動,一枚非金非玉、觸手溫涼的令牌無聲滑入林凡手中。令牌正麵刻著一個古樸的“陳”字,背麵則是一道繁複的雲紋。
“執此信物。試煉之中,若遇不可抗之絕境,向任何一位身著灰袍、袖口繡有同樣雲紋的執事求助。他們皆是可信之人,見此令如見老朽,會為您開啟一次生路。”
陳長河鄭重道,“但此令隻能用一次,且一旦使用,試煉成績便止步於此。望小主慎之,非萬不得已,不可動用。”
這無異於一道保命的底牌!林凡緊緊握住令牌,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沉穩力量與陳長河的良苦用心。“多謝前輩”
“份內之事。”陳長河微微頷首,“此外,關於那百年天機秘境,老朽與魏師弟乃百年前皆是秘境生還者,所知遠勝宗門記載。待您取得名額後,再與您細說其中關竅。
“時辰已到,此地不宜久留,以免惹人疑心。”
陳長河最後提醒道,“暫且離去,安心準備黑風洞試煉。一切,待試煉之後再做計較。”
林凡重重點頭,將令牌小心收好,對著陳長河再次鄭重一禮:“前輩,今日之恩,林凡銘記。”
這一次,陳長河坦然受了他半禮,眼中儘是欣慰。
林凡不再猶豫,轉身而去。
藏經樓四層,重歸寂靜。陳長河望著林凡消失的樓梯口,良久,才輕輕籲出一口氣,低聲喃語:
“玥兒恩主,您看到了嗎?您的孩子他……長大了。我定會護他周全,助他……拿回本該屬於他的一切。”
他的身影緩緩融入陰影,唯有那縷追憶與決然,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