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青石問天 > 第95章 丹閣夜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青石問天 第95章 丹閣夜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夜色漸深,丹師閣的一間靜室內卻仍亮著暖光。林凡端坐於蒲團之上,對麵是須發皆白、麵容慈和的玄雲子閣主,兩人中間的小幾上,一套素雅的茶具靜靜擺放,嫋嫋茶香沁人心脾,衝淡了夜的沉靜。

林凡率先開口,將從墨家獲贈五百靈石與三株“淬金雷紋草”之事大致稟明。玄雲子閣主靜靜聽著,手指輕輕摩挲著溫熱的茶杯,眼中既有毫不掩飾的讚賞,也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嗯,墨家此舉,是結下了善緣。”玄雲子微微頷首,語氣帶著認可,“你能如此快得到盟友這般力度的支援,可見行事周全,自有氣度。”

“多謝閣主。”林凡心中暖流湧動,臉上的感激之色稍褪,轉為一絲凝重。他稍作遲疑,並未先問道,而是先稟明瞭另一件要事:“閣主,近日青焰閣外,時常有些鬼祟之徒窺探,雖未有直接衝突,卻如蚊蠅擾耳,令人不勝其煩。加之此前城外礦坑之事…晚輩心下難安,不知閣主可知這些人的來曆?他們如此糾纏不休,接下來是否會…”

玄雲子聞言,臉上慈和之色未減,眼中卻閃過一絲瞭然與淡淡的冷意,他抬手輕輕打斷了林凡的話。

“此事,老夫與陳老已有察覺。”他的聲音平穩,帶著一種令人安心的力量,“不過是些見不得光的魑魅魍魎,嗅著點腥味便圍過來的鬣狗罷了。你此次礦坑之行,手段乾淨利落,已暫時震懾住了宵小。他們眼下隻敢試探,還不敢真的對我丹師閣明麵庇護之人如何。”

他話鋒微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告誡與深意:“然而,你需明白,你挫敗的是黑煞宗的謀劃。此事絕不會就此罷休。眼前的騷擾是疥癬之疾,真正的危險,在於他們下一次不動則已、一動必是雷霆萬鈞的殺招。你切不可因一時平靜而放鬆警惕。”

他看著林凡,目光深邃:“所以,你此刻最要緊之事,並非與這些探子糾纏,而是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提升你自己的實力!唯有自身強大,方能以力破巧,將來無論是戰是走,都能掌握主動。否則,終日防賊,終有疏漏之時。”

這番話如重錘,敲在林凡心頭,讓他因近期順利而稍有鬆懈的神經再次緊繃起來。他深吸一口氣,隨後道:"閣主教誨的是,晚輩明白了"。

林凡神色肅然,重重頷首,

稍作遲疑後,隨即坦誠道出心中困惑:“閣主,晚輩近日修行,對周身靈氣的感知愈發敏銳,尤其水、木二氣,可越是敏銳,反倒對五行生剋生出更多疑惑——隻知其然,卻不知如何在修行中係統運用,以達事半功倍之效,還請閣主指點。"

玄雲子眼中頓時露出欣慰與探究之色,讚道:“你小子非常不錯,不僅專注於境界提升,反倒深思力量本源,這纔是真正向道之心。”他話鋒輕轉,看似隨意地問道:“說起靈氣感知,老夫觀你煉丹製符時,對木、水二行靈氣駕馭尤為精妙,林凡,你自身的靈根屬性,可是以此二者為主?”

林凡心中一凜,知道玄雲子閣主眼光毒辣,不敢隱瞞,如實答道:“閣主明鑒,晚輩…晚輩其實隻是木,水,土三靈根,皆為中下"

玄雲子白眉微挑,臉上掠過一絲真切的驚訝,隨即轉為更深的好奇與讚賞,“竟是木、水、土三靈根,且品階皆為中下...竟能在這般年紀達到築基後期,還兼修丹符二道且有卓越建樹…這著實令人驚歎。看來你所修的功法與你自己的悟性,彌補了你太多的先天不足。如今看來你也並非三靈根,而是五行俱全,隻是五行皆屬平庸罷了。”他頓了頓,語氣染上追憶與感慨,“如此天賦,讓老夫想起…唉,罷了,舊事不提也罷。”

林凡敏銳捕捉到閣主未儘之言,卻知不該追問,隻是恭敬地靜候下文。

玄雲子飲了口茶,緩緩開口:“林凡,你可知在這修真界,靈根資質雖是天定門檻,卻非絕對枷鎖。尤其對吾輩修行者而言,悟性與毅力,有時比先天資質更重要。”

“吾輩?”林凡捕捉到這個特殊的用詞,心中微動。

玄雲子目光閃爍,似在斟酌言辭,片刻後問道:“你可知這天機城,為何以‘天機’為名?”

林凡搖頭:“晚輩隻知此城曆史悠久、坊市繁華,是蒼梧界有數的大城之一。”

“繁華…是啊,如今的繁華。”玄雲子輕輕一歎,聲音裡滿是難以言喻的滄桑,“許多年前,此城創立之初,乃至其後很長一段歲月,‘天機’二字並非指城池,而是一個宗門——一個以推衍天機、精通陣符偃術名震一方的宗門。”

林凡心中一震!這是他第一次聽聞天機城的過往。

玄雲子似陷入回憶,聲音低沉而悠遠:“那時的天機宗,門下弟子未必個個靈根卓越,卻皆是心思聰穎、於陣、符、器一道有非凡悟性之人。宗門鼎盛時,借陣法彙聚四方靈脈,輔以精妙機關偃術,將這片荒蕪之地建成世間罕有的雄城…便是如今天機城的雛形。宗門理念,是認為萬物執行皆有其‘理’,無論修煉、煉丹、製器,都是對天地至‘理’的探索與運用,而五行生剋,正是這至理中最基礎的法則之一。”

他的話語裡滿是緬懷,也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落寞:“可盛極必衰乃是天數。後來…宗門遭遇大變故,強敵來襲,山門崩毀,傳承四散…曾經的輝煌,如今隻剩這偌大空城,以及散落各處、隱姓埋名的些許…舊人罷了。”

林凡屏息靜氣,心中早已波濤洶湧!他瞬間明白——陳老與玄雲子對自己超乎尋常的關照、暗中傳遞的資訊、青焰閣莫名而來的麻煩…所有疑問都有了模糊卻合理的解釋。

“您…您和陳老…”林凡忍不住開口,卻被玄雲子抬手輕輕打斷。

玄雲子眼神恢複平靜,卻更顯深邃:“老夫與陳老,不過是兩個念舊的老人家,見你心性資質上乘,不畏強權,又於丹符二道有天賦,便多了幾分愛才之心,願稍加拂照。你隻需知道,天機城內並非人人皆敵,但需步步謹慎,有些舊事,知道太多於你眼下無益。”

他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但林凡已然心知肚明。

玄雲子將話題拉回,語氣重歸肅然:“說回五行。正因昔年宗門注重‘理’的運用,對五行生剋研究極深。世間萬物,皆逃不出五行迴圈,靈根亦是如此。”他指了指小幾上的茶杯,“你看這杯茶:茶葉屬木,經火烘焙,以金器炒製,用土陶罐存放,最終以水衝泡,方能成這杯生津止渴、蘊含靈氣的香茗——這便是微小的五行迴圈,修行亦是同理。”

“首先是‘生’。”玄雲子指尖沾茶,在幾麵畫了個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乃滋養、促進之道。你主修的《青元子午訣》中正平和,偏於木之生機,而木遇水則榮,此番去碧波府那水靈充沛之地,對你修為本身便是大有益助,這是順應天時地利。煉丹亦是如此,依循藥性相生配伍,可事半功倍,甚至激發意外妙效。”

林凡聽得入神,不禁點頭——他煉製丹藥時,確實有過這般隱約的感受。

“其次是‘克’。”玄雲子神色凝重幾分,在圓外畫了幾道箭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乃製約、平衡之道,更是鬥法保命的關鍵!”他語氣加重,“你需牢記,洞察屬性克製,遠勝於蠻力硬拚!此番去碧波府,若遇修煉火係功法的對頭,即便他修為高你一層,你施展出精純水係術法或符籙,便可以弱克強;反之,若遇金係修士,其鋒銳最克木之生機,你的護身靈光易被撕裂,此時需靠身法閃避,或以厚土之符防禦——厚土雖生金,卻也能滯金之銳,萬不可硬撼。”

“更重要的是,”玄雲子聲音放緩,卻字字清晰,“未來對敵,眼力要毒辣,首要之事是判斷對方靈力屬性,再思應對之道。搶先手,以克製之術攻之,便能占儘先機;若不幸被屬性所克,需立刻轉變策略,或遊鬥、或遁走,借法器符籙彌補短板,保全自身為第一要務。”

林凡恍然大悟,以往模糊的戰鬥直覺,此刻終於有了理論根基。

“最後是‘化’。”玄雲子語氣變得深邃,“五行絕非孤立刻板,而是流轉不息、可相互轉化的——水汽蒸騰化雲雨,木燃成灰沃土,土中精華凝金石…這是天地迴圈之理。世間最高妙的功法與丹方,往往暗含五行轉化至理,隻是這等境界,非老夫所能窺探,或許隻有上界大能,乃至傳說中的先天道體,方能真正掌握。”

他看向林凡,目光滿是期許:“你對靈氣感知敏銳,這是天賦。世間萬物皆逃不出五行變化,靈根亦然。尋常修士靈根天生,終其一生難改強弱,但古老相傳,世間有大機緣、大智慧之法,可後天彌補甚至強化靈根,讓修士更好地感應、吸納、駕馭五行靈氣,不再受先天限製。”

“五行迴圈,相生亦相剋。若靈根有缺,修行之路便如五行缺角,難以圓滿,遇瓶頸時更艱難;可若能尋得機緣,補全甚至強化所缺之行,便前途不可限量——不僅破境更順暢,對天地法則的感悟、術法的施展,乃至煉丹製器,都會有脫胎換骨之變。”

“至於後天彌補靈根的具體法門…”玄雲子搖了搖頭,露出一絲苦笑,“此法太過虛無縹緲,古籍中僅有隻言片語記載,老夫亦不知其詳。或許藏於上古遺跡傳承,或許需舉世罕見的天地奇珍為引…如何尋覓、如何成就,全看個人造化。”

這番話如明燈,瞬間照亮林凡的心——他幾乎立刻想到了體內的“青元珠”與《萬衍道符》。他心中激動,但長久以來的謹慎讓他強壓下立刻動身前往碧波府的衝動。他想到了什麼,立刻從儲物袋中珍重地取出一物,正是那捲得自應姓修士家族的秘藏的古老秘圖。

“閣主,”林凡將秘卷呈上,“此圖是晚輩此前機緣所得,據傳記載了一處家族遺跡的方位。晚輩才疏學淺,一直未能參透其中關竅。今日聽您講授五行大道,忽覺此圖紋路似乎暗合某種生克之理,不知您能否代為掌眼,看看此地…是否值得一去?”

玄雲子接過那絹狀秘卷,緩緩展開,目光掃過其上那些古老的、彷彿蘊含著獨特韻律的紋路與標注。他的手指在一處山形水勢的標記上輕輕一點,眼中閃過一絲瞭然。

“嗯…此圖繪製手法古拙,並非近代之物。觀其地勢標注,五行之氣藏而不露,卻隱隱有水、木之氣縈繞交彙之象,雖非碧波府那等水靈極致之地,卻正是一處驗證你方纔所學、錘煉水木二氣感知的絕佳所在。”

他將秘卷遞還給林凡,頷首道:“欲行遠路,先穩步履。碧波府凶險莫測,你在此之前,先去此地曆練一番,將此行所學之‘生’、‘克’二理實踐一番,不失為一件好事。或許,其中還能找到一些對你有用的東西。”

林凡聞言大喜,閣主此言無疑是肯定了他的想法。他恭敬地接過秘圖:“晚輩謹遵教誨!”

玄雲子見他聽勸,麵露欣慰之色,這才又沉默片刻,將另一枚記載著碧波府水行要點與靜心水玉詳情的玉簡遞向林凡,叮囑道:“至於這碧波府...”

玄雲子又沉默片刻,鄭重叮囑道:“此番去碧波府,若有機緣,當尋一種名為‘靜心水玉’的寶物,此乃你補全水行靈根的關鍵機緣。”

他頓了頓,細細講解起這寶物的詳情:“這靜心水玉,外觀極為特彆,通常呈深藍色或幽黑色,觸感冰涼卻質地溫潤,內部彷彿有流動的水波與星辰光點,一旦處於黑暗中,便會散發出柔和的、水波般的微光。它大小不一,品質越高,內部的‘水波’便越靈動,‘星光’也越密集。”

“其產地更是稀有,僅出產於極幽深的水脈靈眼之中,需受萬年水靈之氣與地脈精華持續滋養方能凝結,而碧波府的核心區域,正是已知的、唯一的穩定產地。”

談及功效,玄雲子語氣愈發嚴肅:“它的效用非凡,首要便是滋養與淬煉神識——這是它的核心功能,你若長期佩戴或在其附近修煉,能極大地溫養你的神識,也就是精神力,使其變得更加凝練、堅韌和敏銳。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防止你修煉時因急躁而產生的‘心魔’乾擾,對你突破境界瓶頸、參悟《萬衍道符》這類複雜功法秘術,有不可替代的奇效,同時還能助你抵禦碧波府深水中的幻惑,做到明心見性。”

“其次,便是它對你的核心價值——純化水靈根。靜心水玉中蘊含著至純的水靈本源,恰好能被你的《萬衍道符》配合青元珠引動,逐步吸收煉化,用於後天強化和純化你的水靈根,是為你補齊五行根基的關鍵水行寶物。除此之外,它還是煉製高階寶物的頂級材料,可用於煉製水屬性防禦法寶、靜心凝神類法寶,或是繪製高階寧神符、水遁符等符籙。”

“正因如此,它的稀有度與價值難以估量,極為罕見,哪怕是指甲蓋大小的一塊,也足以在東域修真界引起金丹期修士的爭奪;若是品質足夠、體積稍大,甚至可能引來元嬰期老怪的暗中覬覦!

對於你這樣的丹師、符師,以及所有需要強大神識和穩定心境的修士而言,此物更是無價之寶,但也因此,它亦是取禍之源。”

最後,玄雲子再三提醒:“切記,這靜心水玉必在碧波府秘境最深、水靈最粹之處,且必定有強大水獸或天然陣法守護,你萬不可貪功冒進,需以保全自身為首要前提。一旦得手,務必速離,絕不可走漏半點風聲,否則後患無窮!

林凡接過玉簡,緊緊攥在手中。閣主一席話,不僅為他指明瞭水行之道,更彷彿在他麵前展開了一幅浩瀚的五行大道畫卷。他沉吟片刻,眼中閃爍著悟性的光芒,沉聲道:

“閣主一番教誨,如醍醐灌頂。弟子明白了,五行並非孤立,而是一個整體。此番碧波府之行,弟子定謹記五行生剋之理,洞察先機,以智取勝。”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彷彿想通了某個關鍵:“今日聽閣主您詳解水行之妙,晚輩不禁聯想到此前曆練的焚天穀。那熔火之地熾烈霸道,與這碧波府的至柔至陰截然相反,應同屬五行大道之一。

既然靜心水玉是補益水靈根的機緣,那焚天穀深處的‘熔火之心’,是否也擁有強化火靈根的相似之力。”

玄雲子撫須沉吟,目光彷彿穿透牆壁,望向遠方:“你能有此問,足見已窺得門徑,舉一反三。上古修士所言‘五行衍大道’,絕非虛言。你所修功法特殊,若能集齊五行本源之力、補全靈根,前途不可限量。”

他語氣轉而悠遠凝重:“可天地間能補益先天靈根的本源之物,皆非凡品,無不生於極端險惡之地,伴大氣運、大危機。”

“東方乙木主生機,其極致或為‘木靈之心’。東方青帝之野靈氣平和,難誕此奇物;古老相傳,南荒萬裡雨林深處有太古祭壇,可溝通天地孕育先天木靈,然那裡毒瘴彌漫、巫蠱橫行,更有凶獸妖植,詭譎莫測。”

“西方庚金主肅殺,其精華是‘太白精金’。西域無邊戈壁之下,或有上古劍塚、墜星之地,金煞之氣萬年不散方可凝結此物;但金氣傷魂,易孕煞靈,非心誌堅定、神魂強大者不可近。”

"北方壬水主涵養,其至寶為‘天一真水’,而你要尋的這‘靜心水玉’,可謂是其雛形或分支,同樣蘊藏至純水靈本源。北境極寒之地的萬丈冰川下,或有無凍幽泉;無儘海深處更有恐怖海眼,壓力足以碾碎法寶,且水中大妖,絕非陸上修士可輕易應對"

“中央戊土主承載,其本源是‘後土髓’。中州大地龍脈交彙之處,或有上古戰場遺跡,眾生執念與地脈結合方有機會生成;但此地是皇朝與各大宗門緊盯的重地,爭奪之慘烈,尤勝天材地寶本身。”

說完,玄雲子看向林凡,眼中有關切,更有托付重任的期待:“這些地方,無一不是九死一生的絕地。宗門鼎盛時或可組織力量探尋,如今…隻能靠你自身氣運與毅力。老夫能做的,唯有將這些古老記載告知你,再在你出發前,儘力備齊丹藥符籙,助你一臂之力。”

林凡起身,心悅誠服地行一大禮:“晚輩謹遵閣主教誨!定不負閣主厚望與…維護之恩!”這聲感謝,意義已然不同。

玄雲子坦然受禮,撫須微笑:“大道漫漫,循序漸進。去吧,萬事小心。”

林凡躬身告退,帶著玄雲子撥雲見日的指點、對五行大道更深的理解、對靜心水玉的清晰認知,以及對天機宗恢弘悲壯曆史的震撼,離開了丹師閣。

夜色中,他的腳步愈發沉穩,目光愈發銳利。夜風輕拂過丹師閣的飛簷,帶起幾縷殘留的茶香與淡淡的靈氣,拂動林凡的衣袂微揚。他掌心緊攥著那捲古老秘圖與記載水行要點的玉簡,指尖傳來的溫熱彷彿是閣主的期許與叮囑。五行本源的脈絡在心中愈發清晰,靜心水玉的幽光、家族遺跡的迷霧、焚天穀的熔火之心,皆在腦海中勾勒出前行的軌跡。他知曉前路雖遍佈荊棘,卻已是破開迷霧、目標篤定,每一步都踏向補全靈根、探尋大道的征途,亦承載著對天機宗舊人暗中庇護的無聲回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