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有雨 晚來星 《素描本》
-
《素描本》
新公寓在距離h市兩百公裡的沿海小城。
一室一廳,傢俱都是房東留下的,散發著淡淡的黴味和消毒水氣息。林晚選擇了最高層,因為\"沈晴喜歡看夜景\"。搬來的第一天,她做了個簡單的儀式:把沈晴的素描本和那封未讀完的信放在床頭櫃上,旁邊點了一支白蠟燭。
蠟燭是沈晴喜歡的柑橘味,燃燒時偶爾會爆出細小的火花,像微型的慶典。林晚每天隻允許自己讀一頁素描本或一段信,彷彿這樣就能延長沈晴還在身邊的時間。
素描本的前半部分是商業作品——為兒童繪本畫的兔子和小熊,食品包裝設計草圖,幾幅明顯是應付工作的企業吉祥物。翻到中間時,畫風突然變了。一頁頁全是林晚:林晚做飯時微微蹙眉的樣子,林晚蜷在沙發上睡著的側臉,林晚教紅豆握手的笑臉每一幅右下角都標註了日期,最近的一張是車禍前一天。
最後十頁是建築草圖。起初林晚以為又是沈晴的幻想作品,直到認出某些細節——廚房的藍色瓷磚是她們出租屋同款,落地窗的弧度與沈晴常描述的理想住宅一致,後院甚至畫了個小型狗屋和貓爬架。最後一頁的標題是《家》,右下角寫著\"給晚晚和我的未來廚房要夠她自由發揮\"
那晚林晚抱著素描本入睡,夢見沈晴站在一棟玻璃房子前對她招手。醒來時蠟燭已經燃儘,蠟淚在桌麵凝固成琥珀色的湖泊。
信比素描本更難麵對。沈晴的字跡工整得近乎刻板,每個筆畫都像用尺子比著寫的:
「如果你看到這封信,說明我演技還不夠好。醫生說我最多還有六個月,但我覺得能撐更久——畢竟要等你學會做舒芙蕾呀(笑)。對不起,一直瞞著你。每次你為我頭痛擔心的樣子都讓我心碎,所以當王醫生建議\"讓病人保持好心情\"時,我決定演一場戲」
信紙在這裡有被淚水暈開的痕跡,不是沈晴的——她的淚滴總是完美圓形,這是林晚的眼淚,在葬禮那天落的。
「最遺憾的事是冇能帶你去北海道看雪。記得嗎?我們第一次約會溜冰場,你說從來冇看過真正的雪。我偷偷查了好多攻略,連民宿都收藏了幾家現在隻能拜托你替我去啦。在雪地裡寫我的名字,然後看著它被新雪覆蓋,應該很有趣吧?」
林晚把信紙按在胸口,那裡有個空洞正不斷擴大。窗外開始下雨,雨滴敲打著玻璃,像無數細小的手指在敲門。
她開始收集關於北海道的一切。旅遊雜誌、地圖、甚至報名了日語網課。電腦瀏覽記錄全是\"劄幌最佳觀雪期\"、\"小樽運河冬季攝影技巧\"、\"北海道寵物友好酒店\"。這些準備活動給了她一種奇異的慰藉,彷彿在完成某種神聖的儀式。
日語老師是個紮馬尾的日本姑娘,視頻授課時總愛糾正她的發音:\"不是'さようなら'(再見),是'またね'(下次見)——對逝者才用前者。\"林晚冇有解釋,隻是默默記下這個區彆。
冬季來臨前,她收到一個包裹。沈母寄來的,紙箱上用膠帶纏了又纏,像是怕裡麵的東西飛走。拆開後發現是沈晴的遺物:小學日記本、中學獲獎作文、大學設計作業,最下麵有個扁平的木盒,裝著那幅沈父始終不肯掛出來的\"亂七八糟的畫\"——沈晴大學畢設,一棟融合了日式庭院與現代玻璃結構的住宅模型圖。
圖紙邊緣寫著一行小字:\"給未來的家,和家裡的你。\"
林晚把圖紙裱起來掛在床頭,正好擋住牆上的一塊黴斑。那晚她久違地夢見了沈晴,不是血淋淋的車禍場景,而是陽光下的樣子——穿著那件藍色毛衣,頭髮上沾著麪粉,正笑著把一勺蛋糕糊遞到她嘴邊:\"嚐嚐甜度夠不夠?\"
醒來時枕頭是濕的,但心口的鈍痛減輕了些。窗外的梧桐樹開始落葉,一片金黃的葉子粘在玻璃上,像沈晴素描本裡掉出的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