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青蕪誌 > 第112章 各宗門的效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青蕪誌 第112章 各宗門的效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阿芷帶來的“竊聽”警報,如同一道寒流,瞬間凍結了蕪園的空氣。

那一片靈草葉在她手中微微顫動,葉片上浮現出幾道暗紅紋路,那是被外力強行啟用的傳訊印記。沈青蕪接過葉片,指尖輕撫其上,一股微弱卻陰冷的神識波動順著經脈直衝識海——有人在暗中窺探蕪園的核心機密,而且,已經持續了數日。

“封鎖所有靈草傳訊渠道。”沈青蕪沉聲下令,聲音不高,卻如鐘鳴般在眾人耳中炸響。

墨塵子立刻起身,手中拂塵一揚,數道符籙自袖中飛出,精準地貼在園中幾株主靈草根部。那些平日溫潤髮光的靈草瞬間黯淡下來,彷彿陷入沉眠。與此同時,林夢冉已在陣盤前掐訣佈陣,將整個蕪園的靈力流轉路徑重新調整,切斷一切可能被監聽的節點。

阿芷站在一旁,臉色蒼白如紙。她本是蕪園中最敏銳的“聽風者”,天生能感知靈力波動的細微變化。正因如此,她才第一個察覺到那股若有若無的窺探之意。此刻她雙拳緊握,指甲幾乎嵌進掌心,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那人……不是隨便探查,他在找什麼……像是在……篩選。”

“篩選?”沈青蕪心頭一凜。

蕪園的理念向來與眾不同——“殘缺即圓滿”。我們不追求極致的靈根、完美的體質,而是相信,每一個看似“不足”的存在,都藏著獨特的圓滿之道。這種理念原本隻是我們在困境中的自保之法,卻不料,竟如春風化雨,悄然改變了整個修真界的格局。

而如今,有人盯上了它。

就在我們緊急應對之際,遠在北境的劍塚,卻傳來了令人震驚的訊息。

這個以“萬劍歸宗”立派、崇尚極致劍體與剛猛劍意的古老宗門,竟然破天荒地釋出了一則新令:即日起,劍塚將開啟“感劍試”,專收“劍感敏銳但體質孱弱”者為徒。

訊息一出,修真界嘩然。

千百年來,劍修之路向來是強者之路。冇有強健的體魄,如何承受劍氣穿行經脈的撕裂之痛?如何駕馭飛劍破空的反震之力?可劍塚此舉,卻像是在向傳統宣戰。

然而,當第一批入選弟子的名單公佈後,眾人終於明白——劍塚,真的找到了一條新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寧澈的少年。

他年僅十六,自幼體弱,三歲便被醫師斷言“活不過十歲”。他不能習武,不能練氣,連行走都需人攙扶。可就在七歲那年,他曾在夢中“聽見”了劍塚鎮派古劍“孤鳴”的哀吟。那聲音如風過鬆林,如雨打殘簷,唯有他能感知。

起初無人相信,直到那年冬夜,劍塚古劍無故震動,劍鳴三日不絕。長老們循聲查探,竟發現百裡之外,一個臥病在床的少年,正喃喃複述著古劍的“心語”。

劍塚長老動容,破例將他接入山門。

起初,眾弟子皆不以為然。一個連站都站不穩的人,如何配稱劍修?

可寧澈的修煉方式,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劍塚為他佈下“聚靈養脈陣”,以陣法之力溫養其經脈,彌補體質之缺;又請煉器宗師為他打造一口“無鋒木劍”,劍身無刃,卻內嵌九重靈紋,能將劍氣反噬之力層層化解。

他不用力,隻用心。

每日靜坐於劍坪之上,閉目聆聽風中劍鳴,感知天地間每一縷劍意的流動。他的“劍感”敏銳到可怕——能察覺三丈外柳絮飄落的軌跡,能預判飛鳥振翅的節奏,甚至能在劍未出鞘之時,便“聽”到對手劍意的破綻。

短短數月,他在一次試劍大會上,以一口木劍,斬斷了隨風飄落的九片柳葉,劍落無聲,葉斷如裁。

那一刻,全場寂靜。

一位劍塚老長老顫聲歎道:“此子非以力禦劍,乃以心通劍。劍道之極,原不在筋骨,而在靈覺。”

劍塚的變革,如星火燎原。

與此同時,南境烈火門也傳來驚世之變。

他們在深入地火淵底研究火靈脈時,意外發現了一處千年未現的奇景——烈焰核心之中,竟包裹著一簇極寒之焰,如冰封火蓮,生生不息。

這一發現,徹底動搖了“水火不容”的修真鐵律。

而烈火門中,一位名叫蘇槿的女弟子,正因這一發現,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她天生水火雙靈根,本是萬中無一的資質。可正因兩種靈力相剋,稍一運轉,便如刀割經脈,修為卡在築基中期長達五年,幾近絕望。

她曾試過壓製水靈根,專注火修,卻導致體內陰氣鬱結,每逢月圓之夜便高熱不退;也曾嘗試逆轉靈力,結果引發靈脈逆行,險些走火入魔。

就在她幾乎放棄之時,蕪園的理念傳入烈火門——“順勢而為,殘缺即圓滿”。

她眼前一亮。

為何一定要壓製其中一種靈根?既然水火併存於天地,為何不能共生於我身?

她開始嘗試引導兩種靈力不再對抗,而是如陰陽雙魚般相互環繞、流轉。她模仿蕪園的“圓融心法”,在修煉時靜觀體內靈力如江河交彙,不爭不搶,順勢而行。

起初,每一次嘗試都伴隨著劇痛。可她咬牙堅持,一日複一日。

終於,在一次閉關中,她於靈台深處“看見”了那朵冰火蓮——火焰在外翻騰如怒潮,寒焰在內凝成一點星芒。她心神一動,引動靈力,竟將這景象化為己用。

出關之日,她在試煉場上施展新成靈技——“炎海冰心”。

刹那間,烈焰如海嘯般席捲而出,灼熱之氣令百步之內草木儘枯。可就在這狂暴火海的中心,一點寒星悄然浮現,如月懸天心,寒氣四溢。

一名金丹長老親自試招,剛踏入火海,便覺靈力運轉驟然凝滯,彷彿被無形冰鎖纏繞,竟無法調動分毫。

全場震驚。

蘇槿立於火海之中,衣袂翻飛,神色平靜:“我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廢體,而是……水火共生的道體。”

烈火門掌門當衆宣佈:“從今日起,門中設立‘雙靈堂’,專收靈根相剋卻天賦異稟者,探索共生意境。”

這兩則訊息,如同兩顆隕星墜入修真之海,激起千層巨浪。

丹道世家最先響應。他們開始研究“平衡丹”,以陰陽調和之法,煉製能穩定衝突靈力的丹藥。有位老丹師甚至提出:“若能調和體內靈力,何須追求單一靈根純淨?殘缺之體,亦可成大道。”

陣道宗門也不甘落後。他們為體質特殊者設計“微型輔助陣”,如為體弱者布“養脈陣”,為神識敏感者設“靜心陣”,甚至有人提出“移動修煉艙”的構想,讓修士可在陣中邊行邊修。

一時間,修真界風氣為之一變。過去,宗門收徒,隻看靈根純度、體質強弱、戰力高低。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天賦?

是完美的資質,還是獨特的感知?

是強大的力量,還是與眾不同的道路?

蕪園的理念,正悄然重塑整個修真文明的根基。

然而,就在這股變革之風席捲四方之時,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湧動。

墨塵子帶回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東境防線之外,發現了“天衍司”的蹤跡。

那是一群身著灰袍、麵容模糊的神秘人。他們不屬任何宗門,行事詭秘,卻對各派的革新之舉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他們曾潛入劍塚外圍,試圖探查寧澈的修煉記錄;也曾出現在烈火門附近,觀測“炎海冰心”的靈力波動。

更令人不安的是,林夢冉在翻閱一部上古典籍《玄淵誌異》時,發現了一段模糊記載:

“昔有邪源,名曰‘腐化之源’,其性嗜靈,其形無定。欲現於世,需尋‘完美容器’——非血肉之軀,乃靈性殘缺卻道感通玄者。此類人,常為世人所棄,卻暗合天機。”

他將這段文字遞給我,指尖微微發抖:“‘靈性殘缺卻道感通玄’……寧澈、蘇槿,他們……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沈青蕪心頭一震。

阿芷突然衝了進來,手中緊握一片靈草葉,臉色慘白如雪。

“它……找到了……”她的聲音顫抖,“‘容器’……在東境……那個地方,有天衍司的氣息,還有……腐化之源的低語。”

沈青蕪與墨塵子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東境,正是天衍司出現之地。

而那裡,近日恰好有一名被劍塚拒絕的少年——他天生無靈根,卻自稱能“聽見劍的哭泣”。他被拒後流浪至東境,音訊全無。

難道,天衍司尋找的“完美容器”,正是這些被傳統修真界視為“殘缺”的天才?

他們不是在研究革新,而是在篩選祭品?

夜風穿園,靈草低語。

我站在蕪園最高處,望著遠方天際那片隱隱翻湧的烏雲。

我們本想以“殘缺即圓滿”喚醒一個更包容的修真世界,卻冇想到,這份理念,竟也引來了深淵的覬覦。

但無論如何——

我握緊手中玉簡,目光堅定。

蕪園的門,不會關上。

隻要還有一人,因“不同”而被棄,我們便要為他點亮一盞燈。

哪怕,那燈會引來黑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