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問仙 第18章 血契古篆
燭火在夜風中搖曳,林秋生顫抖著將鎮邪藥釜置於母親床前。藥釜表麵的刺桐花紋與母親頸間的紫黑咒印隔空氣勢相撞,釜中殘留的刺桐花露突然沸騰,蒸騰出的霧氣中竟浮現出保生大帝乘龍飛升的幻象。母親喉間發出含混的呻吟,腕間咒印如活物般竄向心口,秋生分明聽見無數窯工的哭號從她體內湧出:「還我窯火!還我靈脈!」
「阿母!」秋生握緊母親冰涼的手,觸到她掌心隱約的繭紋——那是常年握瓷片留下的痕跡,與記憶中父親修補瓷器的手勢如出一轍。李長生曾說母親是陶靈轉世,此刻他終於驚覺,那些被父親稱作「祖傳瓷藝」的修補術,竟是封印焚心咒的太素針法。
藥釜突然劇烈震顫,釜底「永樂元年」刻痕滲出微光,與秋生懷中殘頁產生共鳴。他想起煉藥時父親的低語「陶靈血是開啟下卷的鑰匙」,咬牙扯斷銀針絲線,針尖刺破指尖。鮮血滴在藥釜「太素」古篆上的瞬間,整座青源堂的藥櫃無風自動,數百味草藥懸浮空中,在月光下組成人體經絡圖。
「太素血脈,果然在此!」李長生破窗而入,草笠下的麵容映著藥釜金光,「秋生,你母親是古窯靈脈化形的陶靈,而你是太素門與陶靈血脈融合的「藥人」!」老人甩出青蚨玉佩,與秋生的玉佩合璧,顯化出太素門祖師畫像——竟與保生大帝容貌相同!
母親突然睜開眼,瞳孔中倒映著三十年前的火光。秋生識海劇痛,幻象中年輕的父親將殘頁塞進磁灶窯廢墟,母親(彼時還是素衣少女)被藥王宗長老追上,焚心咒的鎖鏈刺入她眉心:「醫典下卷若不交出,我便讓這靈脈永無寧日!」
「原來父親藏起下卷,是為了用古窯封印咒靈」秋生低語,藥釜金光突然轉為血紅,將母親體內的陶毒瘤顯化為懸浮的窯磚。每塊磚上都刻著七十二窯工的名字,正是族長提及的滅窯慘案受害者。
「當務之急是穩住焚心咒。」李長生撒出風爐丹方灰燼,「秋生,用你的血為引,施展出殘頁最後一頁的「靈爐封煞針」!」秋生依言紮出針法,卻見銀針在母親麵板表麵凝結出冰晶——那是靈脈逆流的征兆。
窗外突然傳來刺桐港方向的巨響,血手堂的「血霧船」竟突破泉州灣靈脈屏障,船上飄來的黑霧中,隱約可見青礁島血祀陣的輪廓。母親咒印猛地擴散至咽喉,她忽然坐起,用陌生的男音嘶吼:「藥王宗的火,終將燒儘太素餘孽!」
秋生被震飛數步,手中殘頁自動翻開,背麵的「靈爐篇」殘句竟補全為:「陶靈血祭開窯門,五氣歸源破血陣」。他這才驚覺,母親的咒印與藥釜、殘頁形成三角封印,而自己的血脈正是解開一切的鑰匙。
「秋生,帶春桃去清源洞!」李長生丟擲藥葫蘆攔住血霧,「水脈靈珠能暫時壓製咒印,我去刺桐港拖延時間!」老人轉身時,秋生看見他後頸新添的血手印——那是與母親咒印同源的灼傷。
背起母親衝出青源堂時,秋生路過父親的書房。月光照亮牆上的《針灸銅人圖》,他突然想起老君岩的八卦藥田圖與銅人穴位重合的秘密:原來太素門早已將靈脈分佈融入人體經絡,泉州城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聚靈陣!
清源洞的石階在夜雨中泛著冷光,母親在懷中漸漸化作輕煙狀,秋生這才發現她的身體開始瓷化——那是陶靈本體即將潰散的征兆。當藥釜觸碰到清源洞石門時,門上的刺桐浮雕突然轉動,顯化出鄭和寶船的羅盤刻度。
「永樂元年原來醫典殘頁是隨鄭和船隊傳入南洋。」秋生將雙佩嵌入石門,洞內突然噴出幽藍泉水,與藥釜的刺桐火焰形成水火交融之象。母親在泉水中睜開眼,眼神恢複清明,她指尖輕撫秋生眉心:「阿秋,去青礁島保生大帝廟的龍柱裡,藏著你父親留下的下卷殘頁」
話音未落,洞外傳來血手堂的銅鑼聲。秋生將母親安置在靈泉旁,取出太素青蚨針,針尖映著洞內水脈靈珠的微光。他終於明白,自己的血液為何能啟用古篆——那是太素門掌門人與陶靈守護者的宿命之血,是醫典傳承的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