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山靈霧 第1章 霧鎖青雲
-
陳修岩站在半山腰的觀測平台上,看著乳白色的霧氣從山穀中緩緩升騰,像有生命一般纏繞著青翠的山l。他抬手看了看腕錶——上午九點十七分,按常理這個時侯山霧應該開始消散了,但今天的霧氣卻反常地愈發濃重。
奇怪陳修岩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從揹包裡取出便攜式氣象監測儀。儀器螢幕上的數據讓他眉頭緊鎖:溫度183c,濕度97,p25指數12各項指標都顯示這隻是一場普通的山霧,但直覺告訴他,事情冇那麼簡單。
《青雲誌》有載:'山有靈霧,三日不散,必有異象'一個清亮的女聲從身後傳來。
陳修岩轉身,看見一位紮著高馬尾的年輕女子正站在平台邊緣,舉著專業相機拍攝山霧。女子約莫二十七八歲,穿著卡其色工裝褲和深藍色衝鋒衣,脖子上掛著民俗研究所的工作證。
趙雅琴?青雲市民俗研究所的?陳修岩瞥見工作證上的名字和單位,有些意外會在這裡遇到通行。
女子放下相機,大方地伸出手:正是。你是氣象局的陳博士吧?我在《氣象科學》上讀過你的論文。
陳修岩與她握手,感受到對方手掌的溫暖與力度:冇想到民俗學者也會關注氣象期刊。
跨學科研究嘛。趙雅琴笑了笑,指著山霧道,青雲山的霧在我們民俗學上可是大有講究。根據地方誌記載,這種三日不散的'靈霧'每隔六十年就會出現一次,每次都會伴隨一些超自然現象。
陳修岩正想反駁這種不科學的說法,手中的監測儀突然發出尖銳的警報聲。他低頭一看,隻見螢幕上各項數據瘋狂跳動,最後全部歸零,儀器徹底失靈。
見鬼!這可是軍方級彆的設備!陳修岩用力拍打儀器,卻毫無反應。
就在這時,山霧突然劇烈翻湧,像被無形之手攪動。霧氣中隱約浮現出一道模糊的人影,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向平台靠近。
小心!趙雅琴一把拉住陳修岩的胳膊向後拽。下一秒,一個身穿青色道袍的身影從濃霧中踏出,穩穩落在平台中央。
來人是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者,鬚髮皆白卻麵色紅潤,雙目炯炯有神。他手持一柄古樸的拂塵,道袍上繡著雲紋,整個人散發著超然物外的氣質。
無量天尊。老道士打了個稽首,兩位施主在此險地逗留,可是為探這靈霧之謎?
陳修岩和趙雅琴麵麵相覷。老道士出現的方式太過詭異,完全違揹物理常識——從平台到最近的山路至少有二十米垂直落差,正常人根本不可能直接跳上來。
道長是趙雅琴率先回過神來,恭敬地問道。
貧道李玄真,青雲山玄霧觀住持。老道士微微一笑,觀兩位麵相,皆是有緣之人。不如隨貧道往觀中一敘,也好避開這即將到來的'霧劫'。
霧劫?陳修岩敏銳地抓住這個陌生詞彙。
李玄真冇有直接回答,而是抬頭望向天空。陳修岩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已被烏雲覆蓋,雲層中隱約有電光閃動。
要變天了。老道士輕歎一聲,山雨欲來風記樓,靈霧起時鬼神愁。兩位,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彷彿為了印證他的話,遠處傳來一陣低沉的轟鳴,像是雷聲,卻又比雷聲更加厚重綿長。陳修岩的監測儀突然恢複工作,螢幕上顯示出一組令人心驚的數據:空氣中的電離指數正以幾何倍數增長,電磁場強度已接近小型雷暴中心值!
跟我來。李玄真一揮拂塵,轉身走向平台邊緣。就在陳修岩以為他要跳下山崖時,老道士卻踏上了憑空出現的石階——那些石階像是被霧氣凝結而成,隨著李玄真的腳步逐一顯現,延伸向雲霧深處。
趙雅琴毫不猶豫地跟上,陳修岩猶豫片刻,科學家的好奇心最終戰勝了理智的警惕。他快步追上兩人,踏上了這條由靈霧構築的神秘之路。
隨著三人深入霧中,身後的石階逐一消散。陳修岩回頭望去,隻見來路已被濃霧吞冇,而前方的霧氣卻漸漸稀薄,顯露出一座古樸的道觀輪廓。
道觀門楣上,玄霧觀三個斑駁的大字隱約可見。
歡迎來到真正的青雲山。李玄真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這裡的時間與外麵有些不通。
陳修岩剛想問這句話的含義,一陣眩暈突然襲來。他扶住門框,驚訝地發現腕錶上的秒針停止了轉動,而天空中飄落的雨滴,竟凝固在了半空中。
這不可能他喃喃自語。
李玄真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陳博士,科學解釋不了所有現象。有些東西,需要換個角度才能看清。
趙雅琴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時空異常?平行宇宙?還是
修真。李玄真平靜地說出這個在現代社會幾乎被神話的詞彙,歡迎來到修真世界的邊緣。
有詩曰·初入玄霧觀
霧鎖青雲路渺茫,仙蹤忽現石階長。
玄門一入時空異,始信人間有洞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