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106章 雪刃藏香
晨曦微光透過窗欞,灑在乾清宮的案牘上。康熙端坐於龍椅,手中握著胤禛呈上的匕首。他目光深邃,凝視刀鞘內暗藏的絹帛,眉宇間透出一絲疑慮。
胤禛垂手而立,神色恭敬卻難掩緊張。他雙手微微顫抖,遞上匕首時目光略顯躲閃。「皇阿瑪,這匕首是從赫舍裡府中搜出的。」他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試探。
康熙並未立即回應,而是將絹帛置於燭火旁緩緩加熱。隨著溫度升高,隱秘的字跡逐漸顯現。他瞳孔微縮,心中掀起驚濤駭浪。赫舍裡的名字與江南叛軍標記竟同時出現。
「赫舍裡……」康熙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然而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彷彿被陰雲籠罩。他攥緊拳頭,指節泛白,內心掙紮如潮。
養心殿內午時三刻,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樂聲悠揚。香氣氤氳間,眾人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康熙端坐主位,目光掃視四周,始終保持著警覺。他的心思早已飛向彆處。
喀爾喀公主翩然起舞,舞姿優美卻帶著一絲僵硬。眉宇間隱約透著幾分不安,她的動作雖流暢,卻總顯得刻意。康熙眯起雙眼,注意到她腰間絲帶的異常紋路。
突然,絲帶斷裂,一支金針掉落於地。康熙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揮手示意停舞。「公主,這金針從何而來?」他的語氣平靜,卻暗藏鋒芒。公主臉色驟變,嘴唇微顫,無言以對。
禦花園雪夜,寒風捲起枯葉,雪花無聲飄落。康熙獨自踱步,腳下積雪發出咯吱聲。他來到赫舍裡曾常去的涼亭,回憶湧上心頭。昔日溫柔的笑容此刻卻蒙上陰影。
納蘭容若匆匆趕來,手持一份密報。「皇上,江南織造局近日有異動。」他的語氣堅定,卻難掩擔憂。「此事恐牽連甚廣,需謹慎行事。」
康熙接過密報,眉頭緊鎖。他閉目沉思良久,終於下定決心。「唯有追根溯源,方能撥雲見日。」他低聲自語,轉身返回乾清宮。
回到宮中,康熙命人取來赫舍裡遺留的熏香配方。他仔細比對其中成分,發現與江南叛軍常用的毒藥配方極為相似。這一發現讓他心中更加沉重。
「胤禛,傳朕旨意,徹查江南織造局。」康熙的聲音冷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胤禛領命而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
康熙再次展開絹帛,反複檢視其中內容。他回想起赫舍裡生前的種種細節,試圖尋找更多線索。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可能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
禦花園中,康熙找到一處隱蔽花壇。他親手挖掘,果然發現一盒熏香殘渣。這正是赫舍裡生前所用之物,與密報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赫舍裡,你生前究竟捲入了什麼陰謀?」康熙低聲歎息,內心充滿矛盾。他既想查明真相,又不願相信她會背叛朝廷。
養心殿內,康熙召集幾位親信商議對策。他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發現,眾人皆露出震驚之色。納蘭容若率先開口,「皇上,此事恐怕涉及朝中重臣。」
康熙點頭,目光深邃。「朕已有所察覺,但還需更多證據。」他的語氣堅定,顯示出帝王的決斷力。眾人紛紛表態願全力協助調查。
深夜,康熙獨坐書房,翻閱相關卷宗。燭光搖曳間,他的神情愈發凝重。每一份資料都指向一個複雜的權力網路。
次日清晨,康熙召見負責江南織造局的官員。他仔細詢問近期事務,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官員的回答雖詳儘,卻難掩慌亂神色。
「朕給你三日時間,將所有賬目整理清楚。」康熙冷冷說道,語氣中帶著警告意味。官員額頭冒汗,連連叩首應諾。
與此同時,胤禛帶領侍衛秘密搜查赫舍裡府邸。他們發現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件,內容暗示她早已察覺危險臨近。
康熙收到信件後,反複閱讀其中內容。他終於明白,赫舍裡生前或許並非叛徒,而是試圖揭露某個重大陰謀。這一認知讓他內心五味雜陳。
「傳朕旨意,即刻封鎖江南織造局。」康熙的命令果斷而堅決。他知道,隻有控製住關鍵地點,才能阻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康熙發現孝莊太後生前與江南叛軍之間存在某種聯係。雖然目前證據不足,但他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必有隱情。
禦花園中,康熙再次來到赫舍裡生前常去的地方。他輕輕撫摸著涼亭的柱子,彷彿能感受到她曾經的存在。內心的痛苦與疑惑交織成網。
「朕一定會還你清白。」康熙低聲承諾,眼中閃爍著堅定光芒。他深知,這場風波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隨著調查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浮現。康熙逐漸拚湊出一個完整的陰謀圖景。每一個細節都讓他更加確信,必須采取果斷行動。
乾清宮內,康熙召集眾臣商討應對策略。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發現,要求群臣齊心協力,共同化解危機。
「朕知道諸位心中存疑,但此時此刻,唯有團結一致,方能渡過難關。」康熙的話語鏗鏘有力,展現出一代明君的氣度。
調查過程中,康熙特彆關注喀爾喀公主的背景。他派人暗中查訪,發現她與江南叛軍確實存在某種聯係。這一發現讓他更加警惕。
「容若,加強對公主的監視。」康熙低聲吩咐,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納蘭容若點頭應諾,隨即安排人手執行任務。
經過數日努力,康熙終於掌握了足夠的證據。他決定在朝會上公開此事,一舉鏟除叛亂勢力。這一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
朝會當日,康熙端坐龍椅,目光如炬。他將所有證據一一展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眾臣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應對。
「朕今日要告訴你們一個事實。」康熙的聲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蕩。他的神情嚴肅,顯示出帝王的威嚴與決心。
隨著真相揭曉,叛亂分子被當場拿下。康熙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喀爾喀公主身上。她麵色蒼白,渾身顫抖,已然明白大勢已去。
「赫舍裡的冤屈,朕會親自昭雪。」康熙鄭重宣佈,語氣中帶著幾分悲痛。他知道,這場風波雖已平息,但留下的傷痕仍需時間撫平。
事後,康熙獨自來到赫舍裡的靈位前。他點燃三炷香,默默佇立良久。心中的愧疚與痛苦漸漸化作堅定的決心。
「朕發誓,絕不讓此類事件重演。」康熙低聲許諾,眼中閃爍著淚光。這一刻,他既是帝王,也是失去摯友的普通人。
禦花園雪夜,康熙再次漫步其中。雪花依舊飄落,但他的步伐更加堅定。這場風波讓他明白,作為帝王,責任重於泰山。
回到乾清宮,康熙提筆寫下一道聖旨。他要求各地加強防範,杜絕類似事件發生。這份詔書將成為未來施政的重要依據。
夜深人靜,康熙仍在批閱奏章。燭光映照下,他的麵容顯得格外堅毅。一場風波雖已過去,但治國之路永無止境。
「容若,準備一下,明日隨朕巡視江南。」康熙放下筆,語氣平靜卻充滿力量。他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