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21章 禦苑琴音
暮春的紫禁城,空氣中飄著柳絮。順治帝剛在乾清門聽政完,大臣們還想繼續議事,他擺了擺手,獨自往禦花園走去。貼身太監吳良輔跟在後麵,他知道皇上最近心緒不佳,特意保持距離。
轉過一道朱紅宮牆,一陣清越琴聲從芙蓉榭傳來,像清泉流過石頭,又似幽穀裡鳥兒鳴叫。順治帝停下腳步,這琴聲不像宮中樂坊那般刻意,倒有幾分山野氣息。他抬手讓吳良輔止步,自己悄悄向前。
芙蓉榭臨水而建,周圍梨花如雪。透過雕花窗欞,看到董鄂妃穿著月白羅衣,青絲半挽,低頭撫琴。她手指輕攏慢撚琴絃,時而如雨打芭蕉,時而似風過竹林。斜陽透過窗欞,在她身上勾出一圈光暈,宛如畫中仙子。
侍女佩蘭最先發現皇上,慌忙跪下行禮。琴聲突然停了,董鄂妃抬頭見是皇上,起身時衣袖帶翻了香爐,香灰飛起。
「臣妾不知聖駕降臨,失儀之罪……」她匆忙跪下,聲音顫抖。
順治帝上前扶起她:「愛妃不必多禮。」他看向案上墨跡未乾的詩箋,「朕擾了你的雅興。」
董鄂妃耳尖微紅:「不過是些閨閣拙句,難登大雅之堂。」說著要收起詩箋。
「且慢。」順治帝按住她的手,指尖傳來溫軟觸感,「讓朕看看。」
詩箋上字跡娟秀,寫著:「深院無人春晝遲,梨花滿地不開門。」字跡灑脫,不似尋常閨秀。
皇帝眼中驚訝:「沒想到愛妃琴藝超群,詩才也如此了得。」他凝視著董鄂妃,發現她眉間一點硃砂記,陽光下像紅梅初綻。
董鄂妃低垂眼簾:「臣妾閒來無事,胡亂寫寫罷了。皇上日理萬機,臣妾這些雕蟲小技……」
「朕今日正覺煩悶,不如與愛妃對詩一首?」順治帝眼中閃著光彩。
佩蘭早已備好筆墨。順治帝提筆蘸墨,略一沉吟,揮毫寫就:「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
董鄂妃輕聲吟誦,眼中泛起漣漪:「皇上才思敏捷,臣妾望塵莫及。」
「朕續得可好?」
「隻是……」她欲言又止。
「直言無妨。」
董鄂妃鼓起勇氣:「皇上續詩雖妙,但意境過於淒涼。臣妾原想表達獨處時的閒適,而非……」
順治帝一怔,繼而大笑:「好個直言敢諫!朕就喜歡這般真性情。」他靠近低聲道:「比那些唯唯諾諾的強多了。」
這時吳良輔在亭外輕咳:「皇上,慈寧宮傳膳了。」
順治帝眉頭微蹙,隨即舒展:「告訴太後,朕晚些過去。」他轉向董鄂妃,眼中帶著詢問,「愛妃可願陪朕用膳?」
董鄂妃受寵若驚:「這……恐怕不合規矩……」
「在朕的宮裡,朕就是規矩。」順治帝不由分說,對吳良輔道,「傳旨,今晚朕在承乾宮用膳。」
吳良輔退下後,董鄂妃猶豫道:「皇上,太後那邊……」
「母後向來疼你,無妨。」順治帝忽然壓低聲音,「其實朕今日是有事相求。」
董鄂妃疑惑抬頭。
「朕近來被滿漢大臣爭執攪得頭疼,聽說愛妃精通漢學,想請教一二。」他眼中誠懇,「就當……」話未說完,忽然一陣眩暈,扶住案幾才穩住身形。
「皇上!」董鄂妃急忙攙扶,觸到他冰涼的手指,「您的手怎麼這樣冷?」
順治帝勉強一笑:「無礙,隻是昨夜批奏摺到三更……」
董鄂妃不由分說,扶他坐下。「皇上身子要緊,這會子先喝口熱茶。」
佩蘭連忙奉上今年新貢的碧螺春,茶煙嫋嫋升起。董鄂妃親手將茶盞遞到順治帝唇邊,「慢些喝,小心燙。」
順治帝飲了一口,暖意漸漸滲入四肢。他望著眼前的女子,心中湧起異樣感覺。平日裡那些繁文縟節、朝堂紛爭,在這一刻都顯得遙遠而虛幻。
「愛妃可知,朕最羨慕的是什麼?」他輕聲問道。
董鄂妃搖頭,眼中充滿好奇。
「朕羨慕你能在這深宮中,保有一方清淨之地。」順治帝目光落在遠處飄落的梨花上,「就像這琴聲,這般自在。」
董鄂妃垂眸淺笑:「皇上謬讚了。臣妾不過是在這方寸之地,尋些寄托罷了。」
「寄托?」順治帝若有所思,「愛妃可曾想過,這宮牆之內,何處纔是真正的歸宿?」
這一問,讓董鄂妃怔住了。她放下茶盞,纖纖玉手輕輕撫過琴絃。「或許,歸宿不在宮牆內外,而在人心吧。」
夕陽西下,餘暉為整座庭院鍍上一層金邊。一陣微風拂過,帶起片片梨花,紛紛揚揚灑落在兩人之間。
吳良輔再次出現在廊下,這次他沒敢打擾,隻是遠遠站著。他知道,此刻的寧靜對皇上來說,比什麼都珍貴。
順治帝看著漫天飛舞的梨花,忽然說道:「朕記得,去年這個時候,也是在這裡,朕第一次聽見你的琴聲。」
董鄂妃微訝:「原來皇上還記得。」
「怎會不記得。」順治帝嘴角浮現一絲笑意,「那天朕正為江南戰事憂心,卻被一曲《平沙落雁》安撫了心神。」
「原來是那首曲子。」董鄂妃輕撫琴絃,「當時不知是皇上駐足聆聽,否則定會更加緊張。」
「緊張?」順治帝挑眉,「朕倒是很想知道,你為何總能這般從容?」
董鄂妃抿嘴一笑:「大概是因為臣妾明白,這世間有些事,強求不得,也逃避不了。」
這句話讓順治帝陷入沉思。他想起朝堂上的明爭暗鬥,想起母後的殷切期望,想起那些無法擺脫的責任與束縛。
「愛妃,」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若是朕想做些改變,你會支援嗎?」
董鄂妃感受到他掌心的溫度,認真地點點頭:「隻要是對天下蒼生有益的事,臣妾自當全力支援。」
順治帝眼中閃過欣慰之色。他站起身,牽起董鄂妃的手:「走吧,該去用膳了。不過今晚,朕想聽聽你對滿漢文化融合的看法。」
「皇上要聽實話?」董鄂妃莞爾一笑。
「自然。」
「那臣妾可就不客氣了。」她整理了下衣袖,「其實滿漢之爭,不過是表象。真正的問題在於……」
隨著兩人的身影漸行漸遠,芙蓉榭裡隻剩下嫋嫋茶煙,和一曲未儘的琴音,在暮色中輕輕回蕩。
夜幕降臨,承乾宮內燭火通明。順治帝與董鄂妃相對而坐,桌上擺滿了精緻菜肴。然而誰也沒動筷子,都在專注地討論著滿漢文化的異同。
「愛妃說得有理,」順治帝若有所思,「這就好比烹茶,水溫、火候都要恰到好處,才能泡出好茶。」
董鄂妃掩嘴輕笑:「皇上這個比喻倒是新穎。不過臣妾以為,融合之道,貴在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順治帝重複著這個詞,眼神越發明亮,「朕明白了。就像這桌上的菜,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兩人相視而笑,彷彿找到了知己。窗外月色正好,銀輝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靜謐祥和。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更鼓聲。順治帝看了看天色,忽然說道:「愛妃可知,今夜的月亮為何如此圓滿?」
董鄂妃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一輪明月高懸,清輝如水。「或許是老天爺也在為我們祝福吧。」
「不,」順治帝握緊她的手,「是因為有你在身邊。」
這一刻,所有宮廷禮教、身份尊卑,都化作了一縷輕煙。在這深宮之中,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片刻永恒。
夜深人靜,順治帝回到養心殿。他站在窗前,望著天邊明月,腦海中浮現出董鄂妃溫柔的笑顏。他知道,從今以後,這輪明月將不再孤單。
第二天清晨,一紙詔書傳遍紫禁城:即日起,設立滿漢文化交流館,由董鄂妃親自主持。這個決定震動了整個朝廷,卻也讓許多人看到了希望。
而對於順治帝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項新政,更是他與董鄂妃之間,一段美好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