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143章 織局暗焰
康熙站在織造局檔案室中,手中捧著那封滿文密信。昏黃的燭火映照下,他眉頭微蹙,指尖輕撫過紙上的詭異符號。這些天來,藍色火焰的謎團如影隨形,讓他寢食難安。
喀爾喀公主緩步走近,她的目光落在密信上。「這咒語,似曾相識。」她的話音輕柔卻堅定。康熙抬眸看向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二人對視片刻,默契漸生。
夜色漸深,檔案室內更顯幽靜。燭火搖曳間,木質書架投下斑駁暗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焦糊味,彷彿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遠處傳來守衛的腳步聲,更添幾分緊張氣氛。
「從這符號來看,應是西藏密宗的古老文字。」康熙沉吟道。他的聲音雖平靜,卻掩不住內心的波瀾。祖母孝莊的叮囑猶在耳畔,這火焰之謎似乎牽涉甚廣。
喀爾喀公主凝視著密信,纖細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紙邊。「若真是密宗文字,為何會出現在清朝宮廷?」她的疑問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新的思路。
回憶起佟佳氏忌日那天的異象,康熙心中五味雜陳。他起身踱步,腳步聲在寂靜的室內格外清晰。「我們得去西藏走一趟。」他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寺廟的晨鐘喚醒了沉睡的高原。經幡在寒風中獵獵作響,誦經聲低迴婉轉。康熙與公主漫步而上,每一步都彷彿踏在曆史的脈搏上。遠處山峰直插雲霄,險峻異常。
「那位喇嘛,據說能預知未來。」公主輕聲說道。她的神情專注,眉宇間透著思索。「但為何他會提前知曉我們的到來?」康熙追問,語氣中帶著幾分警覺。
鐵索吊橋橫亙於深淵之上,寒風呼嘯間隱約可見機關重重。康熙駐足遠眺,手指輕叩欄杆。「這些佈置,絕不簡單。」他的目光銳利如刀。
寺廟內,喇嘛端坐蒲團之上。當他緩緩開口時,聲音如同古寺鐘鳴:「施主遠道而來,可是為瞭解開藍色火焰之謎?」這番話讓康熙心頭一震。
密信中的線索逐漸明晰,康熙卻越發感到不安。他在殿內來回踱步,思緒萬千。「這一切背後,定有更大的陰謀。」他的聲音雖低,卻透著決然。
「朱三太子的蹤跡,或許就是關鍵。」公主忽然說道。她的眼神明亮,彷彿捕捉到了什麼重要資訊。「但為何他會與神秘組織有所牽連?」
夜幕降臨,寺廟內燈火通明。康熙與公主仔細研究著密信上的每一個符號。燭光映照下,他們的神情專注而凝重。遠處傳來幾聲犬吠,平添肅殺之氣。
「這些符號,像是某種預言。」康熙喃喃自語。他的手指在紙上比劃著,試圖尋找其中的規律。「但預言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喇嘛的目光深邃如淵。「老衲受人之托,守護此密信多年。」他的語氣平靜,卻暗藏玄機。「施主可知,這火焰之力關乎天下氣運。」
康熙聞言心頭一震。他看向公主,發現對方也是一臉驚愕。「難怪黑煞會如此覬覦這股力量。」他的聲音低沉,透著深深的憂慮。
高原的夜晚格外寒冷。康熙披衣立於窗前,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他的思緒紛飛,種種疑團在腦海中交織。「我們必須找到最終的答案。」他暗自發誓。
翌日清晨,他們告彆喇嘛踏上歸途。鐵索吊橋在身後搖晃,彷彿在提醒著此行的凶險。康熙回首望去,隻見經幡飄揚,寺廟已隱入雲霧之中。
回到京城後,康熙立即召集心腹商議對策。大殿內燭火通明,眾人的表情凝重。「根據密信所示,黑煞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宮中。」他的聲音鏗鏘有力。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大臣們紛紛附和。康熙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傳朕旨意,即刻徹查相關人等。」
決戰前夕,康熙獨自站在禦花園中。月光灑在他的肩頭,映出一道挺拔的身影。「這一戰,關乎大清的未來。」他的聲音雖輕,卻充滿力量。
黑煞的總部隱藏在群山深處。當康熙帶人抵達時,隻見高台之上,一道黑影負手而立。寒風呼嘯間,對方的聲音傳來:「康熙,你終於來了。」
雙方對峙,氣氛劍拔弩張。康熙凝視著眼前的敵人,內心卻異常平靜。「今日,便是你的末日。」他的聲音如同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戰鬥一觸即發。黑煞雙手結印,晦澀的咒語聲中,數道黑影從四麵八方湧出。康熙早有準備,指揮手下迅速布陣應對。
激烈的交鋒中,康熙敏銳地捕捉到對手的破綻。他想起此前收集的情報,心中已有計較。「原來如此,這就是你的弱點。」他的嘴角浮現一絲笑意。
關鍵時刻,喀爾喀公主及時出手相助。她的動作敏捷,招式淩厲,與康熙配合得天衣無縫。黑煞的臉色逐漸陰沉,顯然未料到會有此變故。
「你以為憑借這股力量就能控製天下?」康熙冷聲質問。他的劍鋒直指黑煞,氣勢如虹。「癡心妄想!」
隨著戰鬥的推進,黑煞的防線逐漸崩潰。康熙抓住機會,一劍刺向對方要害。黑煞倉皇後退,臉上首次露出驚慌之色。
最終,在眾人的合力之下,黑煞被徹底擊敗。康熙收劍而立,長舒一口氣。這場持續數月的謎團,終於告一段落。
回到宮中,康熙將這段經曆詳細記錄在案。他知道,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危機,但天下仍有許多未知的挑戰等待著他。
喀爾喀公主前來辭行。臨彆之際,她深深看了康熙一眼。「殿下英明神武,實乃大清之福。」她的語氣真誠,帶著幾分敬佩。
康熙微微頷首,目送公主離去。他的心中感慨萬千,這段經曆不僅解開了藍色火焰之謎,更讓他對治國之道有了新的領悟。
夜深人靜時,康熙再次翻開那封密信。燭光下,那些曾經令他困惑的符號如今已瞭然於胸。他輕聲說道:「這天下,就該由有能力者守護。」
窗外月色如水,紫禁城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康熙合上密信,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