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54章 再現天機
夜色深沉,鳳儀殿內燭火搖曳。皇後端坐於主位,眉心微蹙,手中捧著欽天監呈上的星象圖。紙頁邊緣已被她捏得微皺,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圖上那抹詭異的紅光。
「娘娘,這星象異常,恐非吉兆。」身旁的貼身嬤嬤低聲提醒,語氣中透著幾分不安。皇後抬眸,眸光如冰,「傳令下去,各宮嚴加防範,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次日清晨,鳳儀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女跪伏在地,聲音顫抖,「啟稟娘娘,瑞嬪娘娘昨夜曾私會侍衛統領!」皇後眸光一凜,揮手示意侍女退下,心中卻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偏殿內,瑞嬪被帶至皇後麵前。她低垂著頭,雙手緊握成拳,指節泛白。皇後凝視著她,語調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瑞嬪,你可知罪?」
瑞嬪身子一顫,手指無意識地絞在一起,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臣妾……臣妾隻是……」她支吾半晌,終究沒能說出完整的句子。
皇後站起身,緩步走到瑞嬪麵前,目光如刀,「本宮問你,為何深夜私會侍衛統領?」她的語氣雖冷,心底卻有一絲掙紮。若此事屬實,後宮必將動蕩;可若僅是誤會,又該如何收場?
瑞嬪咬了咬唇,終於抬起頭,眼中滿是慌亂與恐懼,「臣妾……臣妾隻是好奇,想問問統領關於東邊的事。」此言一出,殿內一片死寂。
「東邊?」皇後眉頭緊鎖,心中警鈴大作。她隱約察覺,這條線索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然而,瑞嬪的回答太過含糊,顯然有所隱瞞。
就在此時,一名太監匆匆趕來,跪地稟報,「娘娘,不好了!侍衛統領死了!」皇後心頭一震,轉身看向瑞嬪,眸中寒意更甚。
偏僻宮殿內,昏暗潮濕,牆角蛛網隨風搖曳,地板發出吱呀聲,彷彿隨時會塌陷。皇後帶著一隊人馬趕到時,現場已是一片狼藉。侍衛統領的屍體倒在血泊中,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翻倒的桌椅、散落的文書,無不昭示著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爭鬥。皇後蹲下身,仔細檢視屍體,忽然發現他手中緊緊攥著一張染血的紙條。
「小心內鬼。」紙條上的字跡潦草而倉促。皇後盯著紙條,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統領謹慎多疑,如此關鍵的提示,定是他臨死前拚儘全力留下的。
回宮途中,皇後命人搜查統領的房間,希望能找到更多線索。果然,在床底發現了一封殘缺的信件,上麵隱約提到「東邊有人」。然而,信件內容模糊不清,難以拚湊完整。
黃昏時分,皇後召集心腹商議對策。她站在窗前,望著天邊最後一抹霞光,心中思緒萬千。東邊的線索雖然重要,但過於模糊,缺乏具體指向。幕後之人究竟是誰?目的又是什麼?
與此同時,德妃寢宮突發大火,火勢迅猛,幾乎將整座宮殿吞噬。訊息傳來時,皇後正準備用膳,聞言立刻放下筷子,神色凝重。
「又是東邊。」她喃喃自語,心中的疑慮愈發深重。接連發生的事件,似乎都與「東邊」有關,可每一次的線索都戛然而止,讓人無從下手。
瑞嬪被軟禁的訊息很快傳遍後宮,眾人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她是替罪羊,也有人認為她背後另有主謀。然而,無論真相如何,她的命運已然註定。
深夜,瑞嬪獨坐房中,神情恍惚。她手中握著一把匕首,目光遊離不定。門外傳來腳步聲,她猛然驚醒,將匕首藏入袖中。
「瑞嬪,你還好嗎?」一名宮女敲門詢問,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瑞嬪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我沒事,你先退下吧。」待宮女離開,她再次取出匕首,眼中閃過決絕之色。
另一邊,皇後仍在苦苦思索。她命人徹查東邊宮殿,試圖尋找更多蛛絲馬跡。然而,越是深入調查,越覺得撲朔迷離。每一條線索都像迷霧般籠罩著真相,讓她難以看清全貌。
幾日後,東邊宮殿的搜查有了新進展。一處隱秘的地窖中發現了大量兵器和書信,內容涉及朝堂機密。皇後閱罷,臉色驟變,心中頓時明瞭了幾分。
「果然是他們。」她喃喃道,眼中寒光乍現。然而,此刻的她並未急於行動,而是選擇靜觀其變,等待最佳時機。
同一時間,瑞嬪的房中傳來一聲尖叫。侍衛破門而入時,隻見她倒在血泊中,手中匕首尚有餘溫。這一幕震驚了整個後宮,也讓皇後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瑞嬪的死因成謎,有人說是畏罪自殺,也有人懷疑她遭人滅口。無論如何,她的離去為這場風波增添了一抹悲涼的色彩。
皇後站在鳳儀殿前,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東邊的陰影依舊盤踞,而她必須撥開迷霧,找出幕後黑手。
夜漸深,風起雲湧。後宮之中,暗流湧動。每個人都在等待,等待那最終的風暴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