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清朝小說集 > 第60章 孤舟蓑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清朝小說集 第60章 孤舟蓑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

康熙站在赫舍裡生前的寢殿中央,手指輕撫過妝台。空氣中殘留著藥香,那是太醫們為救赫舍裡性命熬煮湯藥留下的氣息。

「皇上,太子已經安睡了。」梁九功輕聲稟報。

康熙微微點頭,目光卻未從妝台上移開。三天前,赫舍裡拚儘最後一絲力氣誕下胤礽後撒手人寰,他甚至來不及與她道彆。如今,這個剛出生就被立為太子的孩子成了她留給他的唯一血脈。

「把赫舍裡的東西都整理出來。」康熙的聲音有些沙啞,「朕要親自過目。」

梁九功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幾個宮女捧著漆木箱子進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康熙揮退眾人,獨自蹲下身,開啟第一個箱子。裡麵整齊疊放著赫舍裡的衣物,最上麵是一件繡著蘭花的藕荷色常服——那是她最愛穿的一件。

康熙的手指輕輕觸碰那細膩的綢緞,彷彿還能感受到她的體溫。他深吸一口氣,將衣物一件件取出,每一件都勾起一段回憶。在最底層,他發現了一個用藍布包裹的方形物件。

解開布包,裡麵是一本裝幀精美的冊子,封麵上用娟秀的字跡寫著《帝王起居注》。康熙眉頭微蹙,這不是內務府記錄的版本。翻開第一頁,他的呼吸頓時凝滯——這是赫舍裡的筆跡。

「康熙四年三月初七,玄燁今日在乾清宮召見漢臣,談及江南稅賦。他言談間對漢臣頗多尊重,令我想起祖父常說『滿漢一家』的理想。但願這份心意能長久保持」

康熙的指尖微微發抖。他從未想過,赫舍裡竟會如此細致地記錄他的言行。他快速翻動書頁,每一頁都記載著他的所作所為,以及赫舍裡或讚賞或憂慮的評注。

「康熙六年臘月,玄燁因索額圖進言,削減漢官俸祿。他明知此舉不妥,卻礙於滿臣壓力而妥協。夜裡他輾轉難眠,我知他心中矛盾,卻不敢多言」

康熙的心臟猛地一縮。那確實是他執政早期的重大失誤之一,導致江南漢人士紳離心。他從未向任何人表露過當時的心境,而赫舍裡卻看得如此透徹。

「康熙八年春,明珠提議圈占漢民良田分給八旗子弟。玄燁雖未當場應允,但神色已有鬆動。我憂心如焚,若此令一下,滿漢隔閡將更難彌合」

康熙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這些年來,他確實在滿漢問題上搖擺不定。一方麵深知需要籠絡漢人士紳,另一方麵又不得不顧及滿洲貴族的利益。赫舍裡竟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翻到最後一頁,康熙的手突然僵住了。那頁紙上隻有一行字:

「願君視漢滿如左右手。」

墨跡新鮮,似乎是不久前才寫下的。康熙的眼前浮現出赫舍裡伏案疾書的畫麵——她是在什麼時候寫下這句話的?是在臨產前預感不測,還是早就想對他說的肺腑之言?

一滴淚水不受控製地落在紙頁上,康熙急忙用手去擦,卻意外發現這頁紙比其他頁略厚。他小心地捏住頁角,發現竟然是兩張紙粘合在一起。

「這是」康熙的心跳加速,他輕輕剝離粘連的紙張,發現中間藏著一張薄如蟬翼的宣紙,上麵有墨跡滲透的痕跡,但字跡模糊難辨。他舉起紙張對著燭光,隱約可見幾個斷斷續續的字:

「索家密謀漢臣名冊當心」

康熙的手劇烈顫抖起來。這是什麼意思?赫舍裡發現了什麼秘密?為何要將這資訊藏得如此隱秘?他回想起赫舍裡臨終前欲言又止的神情,當時他隻道是生產痛苦所致,難道她其實是想告訴他什麼?

窗外突然響起雷聲,一道閃電照亮了康熙蒼白的臉。他緊握著手中的宣紙,心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索家」康熙低聲喃喃,這個名字讓他心頭一震。索額圖是朝中重臣,也是赫舍裡的親舅舅。若真有什麼密謀,為何赫舍裡會選擇將此事記錄下來?

康熙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雨點開始敲打窗欞,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的思緒被拉回到赫舍裡臨終前的那一晚。

那天夜裡,赫舍裡躺在床榻上,臉色蒼白如紙。她望著康熙,嘴唇微動,似乎想說什麼,卻最終隻是搖了搖頭,閉上了眼睛。康熙當時以為她是因疼痛而無法言語,現在想來,或許她是有話不能說。

「朕真是糊塗。」康熙自責地低語。他轉身回到桌前,重新翻開那本《帝王起居注》。這一次,他不再急於翻閱,而是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

每一頁都像是赫舍裡在對他訴說心聲。她記錄了他的每一個決策,分析了每一次朝會的利弊,甚至還寫下了許多他未曾察覺的細節。比如某次宴會上,一位漢臣因座次問題麵露不悅;又比如某日早朝時,滿臣與漢臣之間的微妙互動。

「原來你一直在看著朕。」康熙的目光停留在一行字上,「朕卻從未真正理解過你。」

赫舍裡的文字不僅記錄了事實,更透露出她對滿漢關係的深刻思考。她不止一次提到「滿漢一家」的理想,也多次表達對康熙某些決策的擔憂。然而,她的語氣始終溫和,從未有過指責或抱怨。

「朕辜負了你的期望。」康熙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赫舍裡的笑容。那個總是溫婉賢淑、善解人意的女子,竟然承受著如此多的壓力和憂慮。

他再次拿起那張薄如蟬翼的宣紙,仔細端詳。雖然字跡模糊,但他依稀辨認出幾個關鍵詞:「索家」「密謀」「漢臣名冊」。這幾個詞串聯起來,讓康熙感到一陣寒意。

「難道索額圖真的有問題?」康熙皺眉思索。他與索額圖關係密切,後者不僅是朝中重臣,更是赫舍裡的親舅舅。若真有什麼陰謀,為何赫舍裡會選擇隱瞞?

康熙決定徹查此事。他喚來梁九功,吩咐道:「傳旨,明日早朝,所有六部官員必須到場。」

梁九功應聲退下,康熙則繼續翻閱《帝王起居注》。他發現,在最後幾頁中,赫舍裡多次提到「漢臣名冊」這個詞。她似乎非常關注這份名冊的內容,並在其中標注了許多人的名字。

「這些人是誰?」康熙心中疑惑。他決定先不動聲色,暗中調查這些名字背後的關係。

夜已深,雨勢漸大。康熙坐在燈下,手中捧著那本沉甸甸的冊子。他的心情複雜難明,既有對赫舍裡的愧疚,也有對未來的擔憂。

「朕一定要查明真相。」康熙暗暗發誓。他抬起頭,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雨聲依舊,彷彿在為逝去的人哭泣。

翌日清晨,康熙早早來到乾清宮。他神色平靜,看不出絲毫異樣。然而,他的目光卻格外銳利,掃視著每一位前來早朝的官員。

「眾卿有何奏報?」康熙開口問道。

大臣們紛紛上前稟報政務,康熙卻始終留意著索額圖的舉動。後者一如往常,恭敬地站在佇列之中,沒有任何異常。

「關於江南稅賦一事,」康熙忽然說道,「朕決定重新審議相關政策,以確保公平合理。」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滿臣們麵露不滿,而漢臣們則顯露出欣喜之色。

「皇上英明!」一位漢臣高聲讚道。

康熙微微一笑,目光掃過眾人。「此外,朕還準備設立一個專門機構,負責協調滿漢事務。具體人選,待朕斟酌後再定。」

索額圖聞言,眉頭微皺,但很快恢複如常。康熙看在眼裡,心中更加警惕。

散朝後,康熙命人秘密調查索額圖近期的活動。同時,他也派人查詢赫舍裡提到的「漢臣名冊」。他相信,隻有揭開這個謎團,才能真正理解赫舍裡的遺願。

幾天後,調查有了初步結果。原來,索額圖確實與一些滿洲貴族私下接觸頻繁,而那些被赫舍裡標注的名字,大多與索額圖有關聯。

「果然有問題。」康熙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決定采取行動,但在此之前,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與此同時,康熙也在反思自己的執政理念。赫舍裡的《帝王起居注》讓他意識到,自己在過去的一些決策中,確實存在偏頗。為了平衡滿漢關係,他必須做出改變。

「朕不能再猶豫了。」康熙自言自語道。他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公開處理索額圖的問題,同時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以實現赫舍裡「滿漢一家」的理想。

夜幕降臨,康熙再次來到赫舍裡的寢殿。他點燃蠟燭,將那本《帝王起居注》放在桌上。

「朕明白了。」康熙輕聲說道,「你放心,朕一定會完成你的遺願。」

燭光搖曳,映照出康熙堅定的麵容。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滿挑戰,但他已做好準備迎接一切。

窗外,雨停了。一輪明月悄然升起,灑下柔和的光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