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說集 第76章 烽燧狼煙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康熙帝指尖輕叩檀木案幾,目光落在軍報上那行刺目的文字:「叛軍皆佩藍扳指」。藍扳指——這簡單的三個字像一把利刃,刺穿了二十年的時光。
「皇上,蒙古諸部使節已在殿外候了兩個時辰……」梁九功躬身上前,聲音壓得極低。
康熙抬手製止了他,目光轉向窗外漸暗的天色。二十年前那個風雪夜,藍珠兒——那個有著湖水般藍眼睛的蒙古公主,也是這樣在殿外等了整整一夜。那時他剛剛親政,而她帶來的是蒙古十二部歸順的誠意。
「宣。」康熙整了整衣冠,聲音裡聽不出絲毫波動。
殿門大開,蒙古使節們魚貫而入。為首的巴特爾單膝跪地,虎皮帽上的紅纓劇烈顫抖:「皇上明鑒!科爾沁部絕無二心!這叛軍來曆蹊蹺,絕非我蒙古勇士所為!」
康熙的目光掃過使節們的手指——無一佩戴扳指。他微微頷首:「叛軍打著什麼旗號?」
「回皇上,叛軍旗上繡著……繡著……」巴特爾喉結滾動,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說。」康熙的聲音陡然轉冷。
「繡著藍眼睛的狼!」巴特爾重重叩首,「但草原上誰人不知,藍眼是妖邪之相!」
殿內瞬間寂靜。康熙的指尖在袖中掐入掌心。二十年前,藍珠兒那雙藍眼睛在燭火下像兩汪幽深的湖水。她臨行前那句「終有一日,我的眼睛會看著你」猶在耳邊。
「科爾沁部可還有藍眼睛的子嗣?」康熙突然問道。
巴特爾猛地抬頭,眼中閃過驚惶:「絕無可能!自老王爺處死藍珠兒公主後……」
「朕記得,」康熙打斷他,「藍珠兒是病逝。」
冷汗順著巴特爾的太陽穴滑落:「是……是奴才失言……」
夜色漸深,康熙獨坐禦書房,案前攤開密探剛送來的奏報。叛軍首領身量高大,使一柄鎏金彎刀,戰場上從不摘下麵具——這些特征在他腦海中漸漸勾勒出一個模糊的身影。
「皇上,太子殿下求見。」梁九功的聲音打斷了思緒。
胤礽臉色蒼白地走進來,眼眶通紅。十七歲的少年身形單薄得像張紙,寬大的杏黃色朝服更顯得他形銷骨立。
「兒臣……」胤礽突然跪倒在地,「兒臣做了個噩夢……」
康熙心頭一緊。自從胤礽八歲那年突發怪病後,每次噩夢都預示著病情加重。他起身扶起兒子,觸手卻是一片冰涼:「夢見什麼了?」
「夢見……一個藍眼睛的老婦人……」胤礽渾身發抖,「她說……說我是草原的王……」
康熙的手僵在半空。藍眼睛的老婦人?藍珠兒若活著,今年不過三十有六。除非……
「她還說了什麼?」康熙聽見自己的聲音乾澀得不像話。
「她說……血玉現世之時,就是真相大白之日……」胤礽困惑地抬頭,「父皇,什麼是血玉?」
窗外一道閃電劈過,照亮了康熙瞬間慘白的臉。赫舍裡皇後臨終前塞給他的那塊殘玉,此刻正在他貼身荷包裡發燙。
「胡言亂語!」康熙突然厲聲喝道,「定是你看多了雜書!回去抄十遍《孝經》,明日朕要檢查!」
胤礽驚愕地瞪大眼睛,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康熙立刻後悔了——這是赫舍裡用命換來的孩子啊。他伸手想撫摸兒子的頭,卻見胤礽已經深深拜下:「兒臣告退。」
望著兒子踉蹌的背影,康熙從荷包裡取出那塊殘玉。溫潤的白玉上,幾道暗紅紋路在燭光下若隱若現。這是赫舍裡難產那日攥在手中的,太醫說皇後臨死前拚命想說什麼,卻隻吐出「玉……藥……」兩個字。
「傳旨。」康熙突然轉身,「三日後,朕禦駕親征。」
梁九功撲通跪下:「皇上三思啊!太子殿下病體未愈,朝中……」
「朕意已決。」康熙摩挲著殘玉,忽然感覺指尖傳來異樣的溫熱。他驚訝地發現,玉麵上竟隱隱顯現出幾行細如發絲的文字。
「這……」康熙眯起眼睛,將玉湊近燭火。隨著熱度上升,那些字跡越發清晰:雪山靈芝、龍涎香、紫河車……竟是一張完整的藥方!
康熙的心猛地一沉。這張藥方,與赫舍裡臨終前未說完的話,是否有關聯?他想起這些年太醫們束手無策的太子之疾,想起赫舍裡臨終時抓著他衣袖的那隻手。
「備馬。」康熙站起身,聲音低沉,「去太醫院。」
梁九功遲疑道:「皇上,這深更半夜……」
「朕讓你去就去!」康熙語氣嚴厲,隨即又緩和下來,「告訴太醫院,按這個方子,連夜配藥。」
走出禦書房時,康熙抬頭望向夜空。滿天星鬥閃爍,彷彿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他摸了摸懷中的殘玉,心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
禦駕親征的決定傳遍紫禁城,朝野震動。太子府內,胤礽正對著銅鏡怔怔出神。鏡中的少年麵色蒼白,眼底青黑,整個人像被抽空了生氣。
「殿下,該歇息了。」侍讀學士李德全輕聲提醒。
胤礽沒有回應。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玉佩,那是母後赫舍裡留給他的唯一遺物。昨夜的夢境依然清晰,那個藍眼睛的老婦人說的話不斷在耳邊回響。
「血玉現世之時……」胤礽喃喃自語。忽然,他注意到玉佩表麵似乎泛起一絲異樣的光澤。他連忙湊近燭火,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是我太累了吧……」胤礽苦笑著搖搖頭。
這時,小太監匆匆來報:「殿下,太醫院派人送來了新配的藥。」
胤礽接過藥碗,眉頭微皺:「又是那些沒用的補藥吧……」
「這次不同,」送藥的太醫神色凝重,「是皇上親自帶回來的方子。」
胤礽的手一頓,藥碗差點傾倒。他盯著那碗漆黑的藥汁,心中莫名生出一絲不安。
與此同時,乾清宮內,康熙正對著地圖沉思。叛軍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科爾沁草原深處,那裡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最讓他在意的是,叛軍每次行動都精準避開了清軍主力,彷彿對朝廷部署瞭如指掌。
「皇上,」梁九功輕聲提醒,「該歇息了。」
康熙擺擺手,目光落在案幾上的殘玉上。玉麵上的字跡已經消退,但在燭光下,隱約還能看到一絲暗紅的痕跡。
「你說,」康熙突然開口,「如果有人在宮中安插眼線,會是誰?」
梁九功渾身一震,連忙跪下:「奴纔不敢妄議。」
「起來吧。」康熙歎了口氣,「朕隻是在想,這叛軍為何如此瞭解朝廷動向。還有那藍扳指……」
話未說完,外麵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慌張跑進:「皇上,不好了!太子殿下暈倒了!」
康熙猛地站起,椅子在地上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帶路!」他大步向外走去,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太子寢宮內,太醫們圍成一圈,神色凝重。胤礽躺在床榻上,麵色灰白,呼吸微弱。
「怎麼回事?」康熙厲聲問道。
太醫院院使跪下稟報:「回皇上,太子殿下服藥後突然昏迷。臣等正在全力施救……」
康熙的目光落在床邊的藥碗上,快步上前拿起檢視。一股奇異的藥香撲麵而來,與尋常補藥截然不同。
「這藥方可是朕親自帶回來的?」康熙聲音冰冷。
「回皇上,正是。」院使額頭上冒出冷汗,「臣等按照方子配製,絲毫不差……」
康熙突然意識到什麼,轉身看向梁九功:「立刻封鎖太醫院,任何人不得出入!」
「遵旨!」梁九功急忙退下。
康熙走到床邊,看著昏迷中的胤礽,心中五味雜陳。他伸手摸了摸兒子滾燙的額頭,手指無意間碰到了胤礽腰間的玉佩。
那熟悉的觸感讓康熙瞳孔一縮——這不是赫舍裡的遺物嗎?怎麼會出現在胤礽身上?
「傳朕旨意,」康熙沉聲道,「即刻啟程,提前出征!」
這一夜,紫禁城內燈火通明。沒有人知道,一場牽涉三代人的秘密,正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逐漸浮出水麵。
在前往科爾沁的路上,康熙時常取出那塊殘玉把玩。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會想起赫舍裡臨終前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不捨,又似藏著某種難以言說的秘密。
「或許,」康熙對著月色自語,「這次親征,不僅是為了平定叛亂,更是為了尋找真相。」
遠處,草原上空一輪明月高懸,映照著蜿蜒前行的軍隊。康熙握緊韁繩,目光堅定。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不僅是戰場的廝殺,更是一場關於血脈與傳承的終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