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散修沒前途?我在人間立地成仙 第185章 功名不負
“青柳村,方平,甲等第三!”
這道聲音雖然不大,甚至不曾引起旁人關注,但在方平耳中卻如天籟之音。
方平隻覺得一股滾燙的血猛地衝上頭頂,周圍所有的聲音瞬間消失了。
縣試,他過了。
但縣試隻不過是童試的第一關罷了。
要想取得秀才資格,還需經曆府試與院試。
距離之後的府試還有兩月時間。
想到來回一趟並不容易,方平並沒有回家,而是在府城落了腳。
功名要爭,肚子更要填。
他褪下那身為應試漿洗得發白的體麵長衫,換回更破舊卻便於行動的短打。
白日裡,他在城南墨香齋尋了個抄書的活計。
蠅頭小楷,不過千字一文。
鋪子裡墨臭混著陳紙味兒,薰得人頭暈。
掌櫃是出了名的視財如命,經常借機剋扣方平的工錢,好在管吃住。
方平偶爾也會接些替人代筆寫家書,訴狀的私活,能多掙幾個銅板。
抄書的空檔,他如饑似渴的啃著借來的府試,院試曆屆考題和經義註解。
晚上回到掌櫃給他安排的馬棚,就著馬燈熟讀經卷。
抄書掙的錢,一部分被他托回鄉的行商捎回了家中。
每次不過十幾個銅板,用油紙包了又包,
他知道這點錢,杯水車薪,頂多讓爹抓副便宜草藥,讓家裡多買幾升糙米。
但也算是方平為家裡分擔一些壓力。
兩月的光陰一晃而逝,方平混跡在眾多考生中步入考場。
此刻已經到了農曆四月,氣候不再像院試那般寒冷了。
但方平卻不敢有絲毫懈怠,認真填寫著答卷。
好在是抄書的活計,讓他練出了一手好字。
等到府試放榜那天。
方平擠在人群裡,心提到嗓子眼。
“青州府青柳村,方平,位列甲等第七!”
“方賢弟,恭喜恭喜啊。”
“方賢弟這般學識,看來三月後的院試十拿九穩。”
周圍不少相熟的寒門士子,紛紛朝方平投來敬佩的目光。
縱然是一些家境富裕的學子,也隱隱有與方平結交之意。
方平迎著眾人善意的目光,一時間有些惶恐,卻還要向他們拱手還禮。
接下來的日子再度歸於平靜。
方平依舊回到墨香齋繼續著抄書的活計。
但好在掌櫃知道了他的府試成績,對他的態度也有所改觀。
不但將工錢漲到了百字一文,更是將他安置在後院的柴房裡,甚至允許他借閱店裡的書。
這讓方平再一次感受到身份變化帶來的好處,越發孜孜不倦的刻苦攻讀著。
三月後,氣候已經來到了夏末。
方平原本瘦弱的身子恢複了不少肉色,再次奔赴考場。
院試考場,肅殺威嚴。
方平深吸一口氣,這才踏入那象征身份躍遷的龍門。
雖然已是夏末,可氣候卻酷熱無比。
五日煎熬,暑氣蒸騰,考棚如同蒸籠。
半年來的世事磨煉,他的閱曆不再侷限於表麵上的民生艱苦,也不再是自家一己之私。
而是從聖賢微言中,探尋苦難的根源和解法,字裡行間是磨礪後的厚重。
放榜日,方平沒去擠。
他徑直用身上的錢租下一個大通鋪,倒頭就睡
半年來緊繃著的心在此刻終於鬆懈。
直到午時,方平才從涼席上睡醒。
腹中傳來饑餓感。
忽然,外麵的街市之上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一個相熟的,同考的書生衝進鋪子,滿臉通紅,一把拽住方平的胳膊:“方賢弟,哦不,方兄,中了,你高中秀才了,院試第九名,你是秀才公了!”
這一刻,方平臉上沒有狂喜,隻有彷彿長途跋涉後卸下千斤重擔的疲憊。
成了?
他真的……成了?
訊息像長了翅膀,飛回青柳村。
……
青柳村,晌午,熱氣沉沉。
方老實蜷在土炕上,咳得撕心裂肺,一聲聲像破風箱。
秦氏對著空了大半年的米缸,用瓢刮著缸底最後一點麩皮。
這半年來,方平陸陸續續寄過來數百文錢,不過二老都沒花一個字兒,而是攢著準備給方平考不中娶個媳婦。
方安悶頭坐在門檻上,用腫脹的手指編著草鞋。
不到二十的他,看起來如同三十歲,給人一種極為穩重之感。
“大娃子他爹,你看看要不要找陳太奶奶去李賴頭給二娃子說門親事?”
“我聽說李賴頭那閨女屁股大,還是個乾活的好手,將來一定能生個帶把的。”
秦氏邊忙活邊問道。
方老實甕聲甕氣的道:“先給大娃子說吧,和他同齡的都有娃娃了。”
門檻上的方安老臉一紅,露出靦腆之色:“爹,李癩子他根本就看不上我,前些日子,我就在河邊和他姑娘說了兩句話,他看到後立馬把姑娘訓了一頓,拉著就走。”
二老一時無言。
突然,村口傳來震天的鑼響。
不多時。
一群村民們領著兩個差役衝進方家的土坯房。
“喜報,貴府老爺方諱平,蒙欽命提督山東學政正堂王大人取中,院試第九名,入泮青州府學,為生員!”
此言如平地驚雷,炸得眾多村民們一懵,隨即驚呼了出來。
“生員是什麼?二娃子生了?”
“蠢驢,生員就是秀才,二娃子高中秀才了。”
“二娃子成秀才老爺了?方老實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
“大膽,怎敢直呼秀才公之父名諱?”
村民們瞬間炸了鍋,羨慕,驚歎,嫉妒,難以置信的議論聲如潮水般湧起。
多少代了?
青柳村多少年沒出過一個正經的秀才了?
怎麼就輪到他方老實家了呢?
土坯房裡,方老實渾濁的眼睛猛地瞪圓,蠟黃的臉上瞬間湧起不正常的潮紅。
他顫顫巍巍的走出家門,望著熱鬨的庭院,大顆大顆渾濁的老淚,順著眼眶滾滾而落。
秦氏則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合十,語無倫次地哭嚎。
“老天爺開眼,菩薩顯,祖宗保佑啊,二娃子中了,我兒是秀才老爺了!”
方安則是瞪大了雙眼,巨大的驚喜讓他有種天旋地轉之感。
差役剛走,眾多村民圍著方平一家各種道賀,羨慕已經說麻了。
第一個登門的是村長王有財。
他手上提著兩吊錢,一進門就對著炕上的方老實和地上的秦氏連連作揖,腰彎得極低。
“恭喜方老爺,賀喜方老太爺,老太太,平哥兒……不,方秀才公為咱青柳村光宗耀祖了。”
“日後村裡大小事務,還望秀才公多多指點,多多指點。”
方老實和秦氏手足無措,恍如夢中,隻會哆嗦著嘴唇,喃喃重複使不得,使不得。
第二個到的是村西頭的劉地主家。
劉地主本人,穿著一身嶄新的,閃著光的綢緞長衫,腆著肚子,身後跟著四五個挑著沉甸甸擔子的健仆,親自登門了。
仆人們肩上的扁擔都被壓得彎彎的。
劉地主臉上堆滿了和藹笑容:“哎呀呀,方老哥,恭喜恭喜啊,天大的喜事,光耀門楣,光耀門楣啊。”
“劉某聞訊,特來道賀,些許薄禮,不成敬意,給老哥老嫂壓壓驚,補補身子。”
他說完,當即揮揮手,仆人們立刻將擔子放下,揭開蓋子。
好家夥。
一擔是顆粒飽滿,散發著米香的上好粳米,白得晃眼。
一擔是細膩如雪,一看就知是精磨的白麵。
還有一擔,竟是兩隻肥碩流油的老母雞,一隻嘎嘎叫的麻鴨,外加一隻昂首挺胸,神氣活現的大白鵝。
這些東西,在這物質貧瘠青柳村,簡直是天降的富貴!
仆人們手腳麻利地將東西搬進方家堂屋。
方老實與妻子秦氏被驚得徹底說不出話來。
劉地主恭維道:“老哥老嫂這些年為了供秀才公讀書,真是吃了天大的苦了。”
“不過往後則是好了,秀才公如今有了功名,月月有官府發的廩米,見了縣太爺都不用跪,還能免丁口稅,免徭役,家裡的好日子在後頭咧。”
“往後啊,方秀才公若是回鄉省親,還望務必賞光,常來寒舍坐坐,指點指點犬子功課纔好。”
他將姿態放得極低,與此前視方平一家為乞丐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彆。
第三個到的是方平的大伯方同川。
“讓讓,都讓讓,給我家秀才侄兒賀喜來了。”
隻見方同川,穿著一件嶄新的褂子,額頭冒汗的拖著一板車的東西擠開人群。
板車上,赫然是半扇剛宰殺好,還冒著熱氣的肥豬。
豬血順著板車縫隙淌了一路,腥氣撲鼻,卻帶著極大的豪氣。
方同川把板車停在方家院門口,抹了把汗,叉著腰,聲音響徹半個村子。
“我就說嘛,打小看平哥兒那眼神就不一樣。”
“透亮,有股子靈氣,比村裡那些隻會撒尿和泥的崽子強百倍,是天生的讀書種子。”
“這不,你們瞧瞧,瞧瞧,這才幾年?他就成了秀才公。”
他拍著胸脯,說得唾沫橫飛,彷彿這功名有他一份功勞。
院外圍觀的村民裡,有個平日愛說笑的漢子,忍不住調侃道:“同川叔,你這話說得,縣試前,你不還說平哥兒不是讀書的料,想考功名純粹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咱祖墳沒冒那股青煙嗎?”
方同川一張老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他惱羞成怒的朝瞪了漢子一眼,嘟囔道:“去去去,我什麼時候說過這種話了?相反,我心裡一直覺著他能行,那孩子打小尿尿都比彆人滋得遠,我就知道有出息。”
這粗鄙又強詞奪理的話,引得人群一陣鬨笑,方同川的臉更紅了。
但他手上卻沒停,招呼著兒子趕緊把那半扇沉甸甸的豬肉卸下來,往方家那小小的堂屋裡擡。
方老實和秦氏看著那半扇油光水亮,還滴著血的豬肉。
再看看堆滿角落的米麵,聽著滿院雞鴨鵝的聒噪。
還有院外圍得水泄不通,眼神複雜的鄉親,隻覺得一陣陣眩暈。